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庄子的故事> 第1019章 与张仪谈天下大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9章 与张仪谈天下大势(1 / 1)

张仪喝退身边的侍女和护卫,请庄子上坐,他则跪在庄子膝前,一副虔诚地样子。庄子知道,张仪不仅仅是做作,也有一定地虔诚之心。在秦国朝堂之上混了这么多年,游走在各国君王、大臣之间,张仪已经领受到了人心的险恶。所以在某些人和某些事面前,不得不装模作样。今日之张仪,在庄子面前的样子,一半是虔诚,一半是出于做作地伪装。以张仪现在的身份,最起码也是魏国的相国。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完全可以换成相国的身份,以一个上层社会人物的身份,来隆重地接待庄子。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一个弟子、后辈的身份,跪在庄子面前,虚心求教。所以张仪多少是有做作的成份在内。张仪与庄子以前并没有见过面,对庄子的印象更多是来自魏国君王和魏国朝堂内外的传说。还有与公孙衍见面后,由公孙衍转述的。从这些方面来看,庄子应该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物。张仪在秦国时期,并没有听说多少关于庄子的故事。因为他去秦国的时候,秦孝公已经死了,商鞅也死了,秦孝公、商鞅时代结束。所以他并没有从秦国的朝堂上听到多少关于庄子的消息,更没有人对庄子作出过什么评价。关于道家学说,张仪是了解一些的。不过张仪认为,道家学说太被动了。张仪认为,人生在世,当积极作为,努力改变现状。而不是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水到渠成,顺应自然,他觉得那样太被动了。道家的理论是正确的,可就是太被动了。所以他还是愿意选择积极人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仪对庄子并不是那么地了解,加上对道家学说存在着一定地偏见。所以他对庄子的态度,就可以想象了。所以他表面上作出尊重地样子,其实内心深处,还是不服的。表面上他是要拜师,而内心里却是要看看你有没有当师父的本事。这就是张仪此刻的心态。表面上一套,内心里又是一套。庄子自然是把张仪看得透了,自然是鄙视着张仪的这点小聪明。“我想我要是对你讲道的话,你可能觉得厌烦。因为公孙衍大概在你面前卖弄了,公孙衍应该把他的那点道学理论都对你说了吧”庄子问道。张仪趴在那里哼了一声。“我要是跟你说人生大道理,你更是听不进去。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这大周的天下,将来如何人类的命运将来如何”既然跟这家伙讲道他听不进去,那么就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问问他对大周天下、对人类命运有何看法你不会跟公孙衍一样,只知道带领兵士上战场厮杀,只知道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不知道大周天下一统之后,人类将如何来管理这个社会这个社会需要怎样地社会秩序和制度,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呢张仪跪在那里,头也不抬,答道:“先生请讲”庄子听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本来是想问张仪的,可这个张仪,直接打马虎眼,一句“先生请讲”,就把话题反推给你了。你问“这大周的天下,将来如何人类的命运将来如何”,那你就先来说说吧嘿嘿果然是游说高手,这太极推手推的那个圆。庄子不得不摇头苦笑一下,说道:“大周天下一统,是必然趋势。现在地关键是谁能够一统天下”张仪这才抬了抬头,抢着答道:“以前是秦国,现在就不知道了”“说说以前怎么是秦国现在为什么不是是不是你不在秦国了,你”庄子也玩了一下太极推手,顺着张仪的话题,把话题反推给了张仪。那意思是:以前为什么是秦国因为是你在秦国。而现在你不在秦国为相了,所以秦国就不可能了。因此逼迫张仪作出解释。张仪本来是想表白一下,他是看好秦国的,是因为秦国强大。秦国自秦孝公、商鞅时期开始,就走对了道路。所以秦国可以一统天下。现在秦孝公、商鞅时代结束,秦武王上台,秦武王就一武夫,以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如果是这样地话秦国就不再有盟国。没有盟国的秦国,就会被孤立起来,成为众矢之的。你就是再强大,也是维持不了多久。还有他也想借机表明一下,他不再为魏国效力,他不是公孙衍第二,他是有立场的。还有他也暗示了一下,魏国的新君王也是一个无能的家伙。像他这样地君王,只能说混混自己的一生,图一个个人享受罢了,是不会有作为的。甚至这样地君王能不能把自己的君位混下去,传承给自己有能力的子嗣,都很难说。见庄子太极推手推过来了,他不得不回答。也因此对庄子有了新的认识。先生果然不简单啊不是我等能够轻松套住的人。“秦国已经不是秦孝公、商鞅时代,也不是秦惠王时代。现在秦国已经改朝换代了。现在的秦国,是秦武王执政。这个秦武王,占着自己有力气,占着秦国强大,他以为他和他的秦国是天下第一了”张仪就把他的心里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一吐为快,一发而不可收。他的认识跟庄子一样,认为天下是必然一统的。天下不能一统,人民就永远没有安身的日子。如果不能有一个强大地国家出现,站出来一统天下,天下永远保持着现在的这种局面,只会连连战争。直到各个诸侯国打不起仗了,没有多少人口来养活君王和世袭贵族了为止。然后各个诸侯国再休养生息,发展人口,让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大起来。再然后开始新的一轮战争,如此反复。在这个时期,人民永远是受害者。生育永远在控制着人民的痛。人民生儿育女不是为了体验亲情,而是成为君王们利用的工具。君王们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为了有足够的人口数量来保持兵源的供应,就会鼓励你去生育。然后采用手段逼迫你把儿子交出来,参加战争。然后民间一片哀怨说到这种局面的时候,张仪大哭。可以想象当爹娘看着儿子被拉上战场的那个痛苦场面。可以想象当爹娘、妻子儿女得知亲人战死战场的那个痛苦场面。可以想象,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当一场战争之后,或者是连续的战争之后,当身边不再有健全的成年男人的时候,当到处都是人民的哭声的时候,这个世界仿佛黑夜,到处都是哀鸣之音aa27052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