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庄子的故事> 第16章 道家的生死观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道家的生死观 二(1 / 1)

庄子、道家讲生死、齐生死,并不是在宣扬消极思想,而是在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忽悠别人活在梦想世界里。未来再美好,那是子孙们面对的生活和享受的生活,而我们面对的、享受的是现实生活。庄子、道家是重生的,特别是庄子、杨朱等道家,最注重地是现实生活。活着,才是属于我们的。死后的荣誉,我们却享受不了。因为死了,无法感受。人死了,金钱、荣誉、权力、美女、子孙后代,等等等等,我们都感受不到了。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可以感受、享受到一切。所以说活着才是我们的追求你拥有金钱、荣誉、权力、美女、子孙后代,等等等等,可你只能拥有一时,你不能长久地拥有,你也无法长久地拥有。历史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组织,无法长期永远地拥有某一项。皇家的江山、皇氏家族,牛比了吧可是也就几百年,就结束了。也有人可能变态地认为:皇家的江山是几百年就结束了,可皇家的子孙遍布天下。可他们想过没有那也许只是姓氏,他们姓皇。可他们的血脉传承,早已与不是皇家的人融合了。任何家族,再牛比的家族,他们的儿子要娶媳妇,他们的女儿要选女婿。而媳妇和女婿都是其他姓氏、其他血脉。子子孙孙下来,还有多少是当初的血脉子孙们的血脉早已融合了,天下早已是一家了。你说你的认真是不是徒劳再说我们的先祖,也许我们几千上万年前的先祖与你们几千上万年前的先祖,还是兄弟姐妹呢所以你的一切追求,曾经地一切不择手段,都是徒劳,都是在折腾。都是在窝里斗,都不在家里人斗家里人,手足相残。甚至说严重点:你是在搅乱社会和谐、制造社会的动乱。有些东东你拥有了,就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别人的生存或者是压迫了别人的生存空间。你影响了别人的生存或者是压迫了别人的生存空间,必须会引别人的反抗。别人为了生存,必然要改变那些影响了他生存、生存空间的游戏规则。说直接点,那就是要改朝换代。别人的反抗,反过来影响了你的生存。或者你因此而失去了过去的一切。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曾经的折腾、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因此你死了。如果你因此死了,你所拥有的一切,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活着我们才能拥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所以说活着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梦想中。未来再美好,那不是我们享受的,那是儿孙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活在立竿见影的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可以立竿见影,我们就去做。早上栽树,下午在树下面乘凉,这事我们可以去做。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担粮,这事我们可以去做。兴修水利,扩展农田,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我们可以去做。大家团结起来,防止意外、防止野兽、防止坏人入侵,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我们可以去做。某些国家在展武力,可以预见对我们的生存构成威胁,这是可以预见的潜在危险。所以我们也要展武力。不要以为你跟别人套近乎就可以避免战争。更不要以“军备竞争”来阻止展武力。为了避免军备竞争,可以秘密展武力啊是不是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人无打虎意,虎有食人心,不得不防。如果用我的生命可以换来儿孙的幸福、身边人的幸福、大家的幸福,那么我可以去死所以说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活在梦想世界里。说到活在现实世界里,就有人脑子转不过弯来,认为是得过且过,只顾自己。显然这也不是道家和庄子所赞同的,道家与庄子、杨朱都不是叫人得过且过的。其实得过且过并不是明智地选择。如果我们得过且过了,在接受了真正道家思想的人面前,你很快就会被孤立起来了。尽管你是别人的儿女、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等,当你得过且过的时候,按照道家生存学理论,你不顾别人别人一样不顾你。哪怕你是别人的父母、儿女或者是兄弟姐妹。尽管儒家认为不应该,可在现实面前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包容你不顾别人,接受儒家学说思想的人一样不顾你。但是儒家为了迎合社会舆论的影响,表面上并不会这样。明明不孝敬长辈,表面上还要装出孝敬的样子。明明做父母的有偏心,却偏偏找一个说辞来掩饰偏心。明明不愿意跟别人友好,表面上却还装出很友善地样子而道家就不同,道家直截了当,而不做作。你不顾别人、不与人合作,我就孤立你。我没有必要包容你,我也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做什么表面文章。何必呢为何要掩饰呢为何不敢面对呢为何要粉饰太平呢为何要构建一个充满谎言的社会呢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就提到了“贪生怕死”。贪生与怕死是连在一起的,贪生的人绝对怕死。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并没有提到人们为什么贪生,只是讲了要正确面对死亡,正确理解死亡。贪生怕死的话题牵扯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不先说清楚这三观,都无法改变人们贪生怕死的观念。要想改变世人的传统观念,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你可以改变某些人的观念,可你无法改变所有世人的观念。改变所有世人的观念,必须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而最快地途径,那就是通过国家权力来推广。可道家认为:欲则不达。因为人们传统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多少代人而形成了。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天下世世代代根深蒂固都是这么认为的,你想改变,可想而知。所以说,欲则不达。只有人们自觉地觉醒,才是最好地改变。当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一定地时候,当各种学说理论都试验过了,能够幸存下来的,才是人类最终地选择。所以以国家权力强行推广自己的学说思想,也不是长久的办法,也只是急功近利,强迫别人接受而已。在道家面前,在真正地道家面前,无论你使用什么学说思想,什么律法,他们都能够在夹缝中寻找到生存的方法。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给人民一条生路的。没有人民,没有人民的赋税,统治者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只要给人民一条生路,道家都有生存下去的法子。剥削者也一样,手下没有人,手下没有奉献者,他们剥削鬼啊行了只要你还给别人一条生路,道家就有生存下去的法子。人生,不过是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能够让自己活到终老,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足也多余的东东,别人去追求的东东并不是我要的,统统地给我滚一边去。有利于我生存,我就追求。不利于我生存,我就躲避,如此而已道家追求生但并不是贪生,道家重生与世人的贪生是不同的。贪生是一种无知、盲目。道家重生,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完成这一次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生命过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