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仙侠小说>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第九十三章 原来如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原来如此(1 / 2)

欧阳德点点头道:“这件事包在老夫身上,他是谁?家住哪里?”

大奎这才答道:“定西县西南有个张庄,这个孩子叫张二狗。若是老哥愿意,便多收一个徒弟吧,他是张二狗的玩伴叫石头。”

欧阳德应允,大奎心怀大畅。虽无好酒,菜肴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盆炖兔肉另外配着几样青菜,但是大奎吃的格外香。席间大奎感叹道:“欧阳前辈文武兼备,本官自愧不如。二狗兄弟二人能得欧阳前辈指点,真是三生的造化啊。”

欧阳德闻言一笑,心知大奎是为以前比试脚力的事一直记挂在心,当下也不隐瞒实言道:“大人误会了,若说医道。老夫自认有些斤两,但若论武功是万万不敢与大人相提并论的。”

大奎有些不耐道:“老哥何故如此谦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本官说的是实话。”

欧阳德还没说话,大奎却看到杨小虎坐在一边抱着饭碗偷笑,却又不敢笑出声,直憋得满脸通红。

大奎有些不悦,冷着脸问道:“小虎,你笑什么?”

杨小虎哪敢实说,连忙摇头说:“没什么没什么。”

大奎气道:“不说罚你三天不吃饭。”

杨小虎闻言忙道:“义父对欧阳前辈的称谓一会前辈一会老哥的,故此孩儿想笑。”

听到这句话,大奎不仅脸一红道:“轮年岁欧阳前辈自然是前辈,但是论交情还是称呼老哥比较妥当。”说着去问欧阳德:“欧阳老哥,你说是这个道理不?”

欧阳德连连点头,打着圆场道:“张大人言之有理,只是老夫与张大人称兄道弟倒是高攀了。”

大奎大笑道:“欧阳老哥何必如此客气,若非老哥多次出手相助,我这条命早就没了。能与老哥结交那是我的福分,何来高攀一说?来来来,我敬老哥一杯。”大奎说着端起酒杯向欧阳德敬酒,欧阳德连忙举杯回敬。

喝了这一杯酒后,欧阳德这才道:“当初与大人比试脚力,老夫侥幸胜出,其因有二。”

大奎听到这句话,不仅留心细听下文,欧阳德顿了顿这才道:“大人在山中奔走,不识路径难免走偏,此乃其一。此处山林老夫甚为熟络,故此占了地利此为其二。一反一正大人焉有不输之理?”

大奎细心一想,不仅问道:“当初比试,我明明是向着山峰直奔而去,何来走偏?”

欧阳德呵呵笑道:“看着山走,脚下必会懈怠。若只顾脚下便难免走偏,此中道理相必张大人心中自然明白。”大奎闻言不禁点头称是。想平时大路上奔走不必看路,自然要快些。不熟的山路难免要慢许多,欧阳德虽是如此说,但其就算占尽地利,能赶到大奎前面也算是个中的高手了。识英雄重英雄,大奎向欧阳德再敬一杯。话题一转却是再不谈比脚力之事。欧阳德心中暗自嘉许,张大奎拿得起放得下,真丈夫也。

酒过三巡天色已晚,大奎带着杨小虎及两名亲随要去山崖下的草棚住宿。欧阳德连忙挽留道:“大人万金之躯怎能去睡草棚?不如就在舍下将就一晚,我夫妇二人去山上的药棚歇息便是,那里家用物事齐备,大人尽可安心。”大奎见欧阳德执意挽留,也就不再坚持,就与杨小虎及两名侍卫留了下来。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大奎向欧阳德告辞,人马一路向东再次进发,所至郡县百姓夹道相迎。因为大奎这一路行来,但凡见到贫困人家便会留下一头牛或者几只羊。未出甘肃地界,所驱赶的牛羊已分发大半。大奎心中合计着,怎么也要留下几头牛带回济州去。自己的老家也曾受兵灾,那里的百姓也需耕牛。眼看到了山西行省平阳地界,跟在大奎身后的杨小虎不仅神色黯然。

大奎行在队伍最前,却是漫不经心的问道:“小虎啊,你老家不就是这里的吗?”

杨小虎听到义父的问话,却是说道:“家里没人了,四海为家吧。”

大奎不仅轻笑道:“故土难离,乡音难改。还是回去看看吧,义父和你一起去。”

杨小虎回想起当年自己年幼之时流离失所,辗转到了江南之地。流落异乡衣食不得周全,为了混口饭便从了军。再后来遇到了义父张大奎,这才有了安身立命的差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