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2 / 2)

心中思虑一番,已是有了计较,他立刻抽出令箭,命令杭州府的快马即刻马不停蹄,换马不换人,传令五地兵马来援,他的安排是这样的,浙江最靠近福建,杜弘域麾下两万战兵除了留下五千人防守沿海防止海寇偷袭以外,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全部出动,由杜弘域亲率作为前军。福建本地俞咨皋的兵马受到重创,水师也基本是十不存一,这样一来,福建兵不堪用,剩下的几千人暂且把守福建各地,如果郑芝龙深入福建内地,则这些兵马能起到迟滞的作用,拖住敌军,等待援剿大军合围。

南直隶因为总兵暂时空缺,南直隶的兵马是归南京兵部直管的,所以袁崇焕令南京兵部主事陈严龄领兵,副总兵侯峰协领,南直隶各卫抽调两万五千人作为中军,袁崇焕正好临时挂南京兵部尚书衔,所以他调动陈严龄是没有问题的,调兵行文中还特地注明要将太平府的刘毅部带上。最后他发了一到行文给最远的江西,要求江西出兵一万,可以略晚几天,作为后军押运辎重和粮草。这样集结五地五万余人的兵力,袁崇焕对于战役有了不小的信心。

张鹤鸣在行文中说的很清楚,郑贼核心兵力不过两万,剩下的两万是新入军,训练不足没什么战斗力,他的舰队是在海上称雄,上不了陆地,那么攻下厦门,收复三县失地还是有很大把握的。以五万大军对阵两万海寇,他就不信郑芝龙还能比建虏更凶狠。

可是袁崇焕也忽略了一点,他手上的这五万大军是久不经战事的南兵,战斗力和九边精锐是没法比的,自从戚继光去世,戚金的兵马在浑河覆灭后,世上已经没有戚家军,现在的浙兵和几十年前的浙兵可不是一个概念,袁崇焕下意识的让浙兵做先锋,也是时间仓促,来不及调查的缘故,实际上,杜弘域自己心里最清楚,浙江虽是全国最富庶之地,可是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也是泛泛,他自己麾下两万余人的员额实际只有一万,这次调动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不过是些老弱了,真要是郑芝龙偷袭浙江沿海,这三四千老弱之军还真是抵挡不住。可这些话他是不能对袁崇焕说的,只能是硬着头皮调集了一万五千军。

六月中旬,刘毅正在操演民团,现在刘毅的正兵配合的更加娴熟了,武器装备经过几个月的积累更是充足。

目前刘毅的两个火铳连,人人配二六式火铳一杆,手铳一杆。骑兵连配手铳两杆,长骑枪一杆,马刀一柄,左手小臂上配和自己一样的程式连弩,可以连发三箭。每名骑兵在马上挂小圆盾一个,冲锋时可以防护头面和胸口。长枪兵负责操纵飞雷炮和太平府调集的大小佛郎机,飞雷炮便宜好用,工坊制造了二十门,增加了底座和稳定支架,这样发射时就不需要挖坑,类似迫击炮一样,放在地上就能发射,只是不能调节俯仰角度,只能预先标定好诸元发射。

大小佛郎机十几门作为远程火力和飞雷炮一样都配备了马车拉动,到达战场后卸下即可。刀盾连除了每人增配手铳一杆之外,毕懋康和鲁超还对明军用的震天雷进行了改进,缩小了震天雷的体积,改变了一些火药的配方,使震天雷的重量变得轻巧了一些,虽然相对后世的手雷来说还是很大,但是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威力也变得更大一些。

刘毅创造性的要求鲁超给震天雷增添一个木柄,方便握持,投掷的更远,也便于携带,只要将木柄捆在一起,刀盾兵背在身后就可以了,投掷时用火折子点燃引线,然后抓着木柄扔出去就行了。刘毅试着投掷了几枚,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不就是明代的七七式吗,他有点神经质的要求鲁超一定要将引线造好,可别再来一个一点就炸,他已经被一颗手榴弹送回了大明,可别再出一次相同的事情了。

这样每个刀盾兵身后背负五颗震天雷,战斗时当敌人接近到二十步就可以投掷,为了增加破片的威力,刘毅还要求毕懋康将震天雷的外壳设计成统一的铸造模具,在外壳上加上横竖的纹路,这样爆炸的时候破片会更加均匀,里面在填充一些钢珠铅子之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