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逆天明末三十年> 一百六十九章 铸炮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六十九章 铸炮成功(2 / 2)

崇祯发了一通火之后慢慢冷静了下来,韩爌所说乃是老成持重之言,确实,现在还需要袁崇焕收拾辽东局面,毕竟五年平辽的话还萦绕耳边,如果现在换将那天下人会指摘自己疑心病太重,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罢了就按韩爌说的办吧。他立刻指示王承恩拟旨,将韩爌的建议落实,并赏赐褒奖了袁崇焕。一时间辽东局势大定,袁崇焕又将赏赐的金银绸缎分发给了麾下关宁军将士,两万士卒欢呼震天,士气高涨。

就在辽东发生了这么多大事的时候,太平府江南制造总局的靶场上炮声震天,总局仿制的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已经是成功试射。

大明对于火炮技术是限制的很严格的,民间和军阀一般是不可能搞到火炮生产技术的。因为火炮威力大,堪称大杀器,明军又是以火炮见长,火炮的制造就集中在南北军器局的手里,地方上最多有一些小型佛郎机,子母炮,土炮,大抬枪之类的东西,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是绝对没有的,刘毅目前的炮兵部队装备的主要是佛郎机和飞雷炮,这些都是近防炮,不能进行远距离火力打击,所以刘毅责成制造总局,将太平府境内拥有的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数门集中起来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仿制改进,希望能制造出适合青弋军使用的炮火,毕竟此时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的自重太大,搬运不方便,射击角度也很难调节,攻城或者攻击固定目标不错,但是野战恐怕效果差很多。

而且大明的铸炮工艺普遍是泥模法,泥模法的本质就是先制成一个圆柱形的形芯,再制作一个外范。将形芯外范合体后再进行浇铸,最后再经过齐口、打磨、钻火门,一门火炮才算制成。泥模铸炮法沿用数百年,堪称成熟的铸炮技术,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外范和形芯用粘土制成,透气性低,很难干透,经过炭火烘烤经常外干内湿,浇铸时产生潮气,使所铸火炮经常有蜂窝状孔穴。故泥模铸炮经常出现残次品,《西法神机》中甚至有“铸百得一,即为国手”这种夸张的说法。二是由于火炮浇铸完成后需要将泥模打碎取出火炮,所以每铸一门火炮就要专门制作一个模具,且《海国图志》中曾记载泥模“非一月不能干透,若值冬令雨雪阴寒,晴霁绝少,则非三两月不能干透”,极其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实现火炮制造的标准化。三是铁水浇入模具时经常扰动形芯,使铸造出的火炮炮膛不在炮身的中轴线上,再加上火炮后续的镗孔、打磨工艺粗糙,火炮的射击精度会很差。种种因素导致泥模炮不仅粗笨,而且多铸造缺陷,表面粗糙。

在毕懋康,鲁超,谢伟甚至宋应星也来建言献策的不懈努力下,总局终于在泥模法的基础上开辟了铁模法的新道路。和泥模法相似,铁模法第一步也是制模。用粘土制成泥炮和分段的外模,然后再分段铸造铁模,每段铁模都分为两瓣(四千斤以上大炮要分为三瓣)。铸造火炮时,先用细稻壳灰混合细沙泥调水,粉刷铁模内壁,再用上等极细窑煤灰调水粉刷。将每段铁模两瓣相合如合瓦形,用铁箍箍紧烘热,再将每段铁模节节相续拼接在一起。之后便是和泥模铸炮一样用铁水浇铸。火炮制成后,就可以按瓣次序,“如脱笋壳状”剥取铁模。此时火炮还未冷却,处于红热状态,如果炮身上有不平之处,即可用工具直接平整。且取出形芯除净炮膛内的泥胚后,炮膛内“天然光滑”,不需要再镗孔或者打磨。

在使用此法之后青弋军所用火炮的可靠性比现在大明其他地方的火炮要耐用的多,在极限射击的情况下,铁模法铸造的火炮可以连续射击三十次不散热才会炸膛,而泥模法铸造的火炮一般极限是连续十发,这在战场上就取得了无以伦比的优势。而且由于气密性的提高,太平府所生产的红夷大炮比寻常的红夷大炮射程多出百步。

另外为了解决火炮移动和射角的问题,刘毅首先提出了效仿明军的车营将火炮和板车结合起来的做法,只是有了更加好的改进方案,他想起了拿破仑时期的加农炮运输方式,并不像现在的大明火炮配备两个大木轮,而是放在炮车之上,炮车配备四个木轮增加稳定性和机动能力,这样在机动时只需要直接在炮车前套上几匹健马就可以立刻拉动了。

宋应星这个物理大师更是利用减速齿轮的原理,使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发明了磨盘底座。(历史上磨盘底座是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发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在大炮炮管的最后方加装一个螺纹柱,这样炮手只要转动螺纹柱底端的手柄就可以调整火炮的俯仰角,而只要转动磨盘侧面的手柄,用从小到大的几个齿轮互相连接,在极其省力的情况下就能转动炮身下的磨盘,实现火炮的一百八十度旋转。实在是军国利器。

另外毕懋康身上有早年孙元化编著的西法神机一书,上面详细记载了火炮射击,测距,诸元的标定方法,毕懋康亲自授课,组织青弋军炮兵军官进行学习,包括装药量对射击距离的影响,一些简单的圆规方矩器具的应用,如何在图纸上标定诸元等等,都需要一一考核,而且火炮在正式射击之前一定要预先进行试射,利用试射的情况来判断正式射击的角度,并且刘毅找郑芝龙订购了一批荷兰千里镜配发炮兵,每个小旗官一个,这样就更加方便了。现在的青弋军炮兵已经要略微领先于整个时代,领先主要是体现在训练和射击的方式方法上,有了系统性的概念。而另一方面在辅助工具上也要强出很多,最起码刘毅在这方面是舍得花大钱购置辅助工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