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逆天明末三十年> 四百四十三章 多路援军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四十三章 多路援军下(1 / 2)

七月六日,兵部的行文到达了正在训练的天雄军军营。天雄军在卢象升的带领下,立刻集结,将战备物资准备好。三日后动身,出发前往辽东。只是,即便是从大名府赶往辽东,按照天雄军大部分是步兵的状态,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作为孙承宗的簇拥和坚定支持者,卢象升也不想看到大明的局势糜烂至此。特别是孙承宗求援,一定是建虏北虏的进攻压力非常大。现在的卢象升担心的不是天雄军的安危,而是天雄军能不能尽快赶到辽东,投入战斗,给孙承宗解围。看着正在集结的天雄军将士们,卢象升从内心里祈祷,这些好儿郎能少受一些损失,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击败建虏。

塘马兵分多路,另外两路人马已经直奔山东境内和南直隶境内,负责通知山东兵,登莱兵,还有青弋军。“闲人闪避!闲人闪避!”塘马在官道上一边大喊,一边打马飞奔着。

七月七日,塘马到达了济南府,山东巡抚余大成接令。立刻通知山东各卫调集兵马在济南府集中,前往辽东支援孙承宗。山东五卫抽调了骑兵四千,步卒六千,组成一万人的队伍在济南府集结,领兵的将领是山东副总兵沈廷谕,参将陶廷龙。山东兵马因为处于沿海地区,也离京师比较近,所以在精锐程度上略好于内地的兵马,但是他们毕竟也是卫所兵,集结的速度并没有多快,七月七日到达的文书,一直到七日后,各卫兵马才陆陆续续汇集到济南府,真要是动身出发,还要到七月十五之后了。而同样身在山东的登莱兵马就要快速一些,第一是因为登莱二州地方并不大,兵马调动快。第二,登莱的兵马本来是毛文龙的下属东江镇部队,所以也是辽东军的一部分,其中有不少骑兵。按照军令,登莱二州的近三万辽东军应当抽调一万人参战。此时登莱巡抚是孙元化。领兵的主要将领有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将领,都是毛文龙的老部下。

孙元化此人乃是一代能臣忠臣,天启年间的举人。是徐光启的高徒,徐光启将毕生关于火器的学问全部传授给了孙元化。所以除了官员的身份之外,孙元化还是一个武器专家。跟毕懋康和赵士桢等人类似。属于既能处理政务,又能搞发明研究的人。后来他经过孙承宗的推荐进入兵部,一开始主管大炮制造。根据徐光启和他的研究,改良了大明的铸炮技术,让大明的火炮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又升郎中,直到去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因办案正直受到了崇祯的赏识,调任登莱巡抚,主管一地军政事务。

“孔将军,耿将军,诸位将军,本抚刚刚接到兵部行文,辽东战事紧急,圣上和朝廷对我们登莱军寄予厚望,希望我们能星夜驰援孙阁老,再立新功,这是文书,请各位看看吧。”登州府衙,孙元化召集耿仲明,孔有德等诸将议事,将兵部的行文告知了他们。

孔有德等人将行文接过来仔细阅读,半晌,几人相视一眼大笑而起。耿仲明哈哈笑道:“哈哈哈,祖大寿啊祖大寿,还有何可纲,你们也有今天,当初不是帮着袁崇焕诋毁大帅吗,现在好了,遭了报应了吧。哈哈哈哈。”孔有德,李九成诸将也是心下大喜。众人根本就没有把辽东的局势当一回事,反而因为祖大寿等人遭难而感到开心无比。

孙元化在一边脸色铁青。他一拍桌子怒喝道:“诸位将军,如此做派,成何体统!”孙元化上任登莱巡抚之后,从公事的角度出发,认为东江军虽然是所谓叛将毛文龙的部下,但是不能因为毛文龙的罪责而迁怒于他的部下。这些兵将都是大明的兵将,久在关外,处于抗击建虏的第一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们多年生活环境艰苦,却能坚持和建虏作战。也都是英雄好汉。并且作战经验丰富,就对付建虏来说,他们算得上是很有经验的老兵。战斗力很强。现在毛文龙的部下解散,这一部分人既然被安置在登莱二州,那就一定要让他们一心为大明效忠。所以他不断的上书朝廷,请求朝廷给孔有德,耿仲明他们升官。比如孔有德,本来是一个游击将军,因孙元化上书,被升为参将。耿仲明他们也是如此。

孙元化并没有任何私心,他只是希望自己给这些辽东兵将多争取一些福利,他们能更加拼命的为朝廷效力仅此而已。对于不听话的辽东军将领,他也是示之以威。如果不听他号令的,他就会上奏朝廷将此人罢官免职。所以一方面孔有德等人对孙元化给自己升官的事情感恩戴德,一方面也惧怕孙元化将他们打回原形。可以说孙元化的恩威并施将孔有德等人治理的比较服帖。在辽东军中,孙元化也有着很高的权威。所以孔有德他们放浪形骸,孙元化一发怒,他们就立刻偃旗息鼓了。

孔有德,耿仲明诸将跪在孙元化面前道:“末将知错,末将知错,还请大人原谅则个。”孙元化也不想跟他们计较,这种历史原因的东西孙元化怎么可能不知道。所以他只是叹息了一声道:“诸位请起吧。本官不是针对你们,只是大家同为大明的兵将,岂有见死不救之理。何况此次是孙阁老亲自上书,孙阁老这么大年纪的人,日夜在辽东操劳,诸位,大明局势危急,本抚只希望诸位能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