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逆天明末三十年> 六百九十四章 漕运定论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百九十四章 漕运定论上(1 / 2)

听见刘毅的话,王先通沉默了半晌,这个刘毅方才说什么,他要利用漕运为天下的百姓做点事情,这听起来怎么觉得有些滑稽。在王先通的印象中,这些个手握一方兵权的将领,谁的心中真正能有家国天下四个字,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特别是刘毅的意思明摆着他是想控制漕运,那么问题来了,他控制漕运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刘毅见王先通沉默不语,接着说道:“这样吧,总督大人不妨听一听下官的三个说法。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总督大人指正。”王先通道:“那好,你说说看。”

“下官今日前来乃是需要总督大人协助收漕运之权于新军。大人不必感到惊讶,还请听下官说完。”看见王先通张大了嘴巴刚要发问,刘毅抢先一步说道。王先通只能继续听刘毅说下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会给大明百姓带来三点好处。其一,漕运废弛久矣,这一点大人比下官要清楚的多,沿途这么多布政使司抢夺了本该属于漕运衙门的权力,可是他们却没有为大明百姓服务,方才说到常盈仓的事情,这里面贪污之事可谓是海量,既然如此,漕运衙门必须要将这些权力全部收回来,重新建立大明的漕运体系,让这些贪官污吏断了财路,无处遁形。灭了这些人,百姓的日子当然是要好过的多。可是如今的局面,如果背后没有强大势力的支持,说这些无异于空谈耳,所以新军就是最好的靠山。可能总督大人对新军的事情还不清楚,下官也希望您不要固步自封,多去了解了解。不要在这漕运衙门中荒废时日,因为日后漕运一旦重新启动,衙门的事务将会非常繁杂。总督大人不了解各地的讯息可不成。”刘毅起身,来回踱步,一边跟王先通解释道。

“其二,漕运重启,则能大大缓解国库的压力,总督大人不会不知道,当年漕运繁盛之时,其税收也是大明的一大银钱来援,如果能重开漕运,则这一部分的金银将会如期送到国库内,就算是再不知天下事,总督大人也该明白,如今的大明国库可谓是满目疮痍,每年辽饷高达千万两,这只是辽东一地的费用,九边重镇每年也需要相当大的开支,还有全国各地的卫所兵和其他事务,对了,西北也不太平,流贼愈演愈烈,剿匪也需要相当庞大的军饷,如果再发生个什么洪灾旱灾,百姓的救济也要用钱,大明现在一年的税收才多少,区区两千万两而已,甚至还没有这个数,这意味着什么,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如此一来,军士拿不到军饷,包括这总督衙门连养廉银都拿不到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如果新军介入,则是对税收强有力的保证,不说多,每年至少有几百万两银子的进项,您想想,这笔钱如果是给了国库,哪怕不说国库的事情,就算是赈济灾民,这些钱能救多少条人命,总督大人难道心里没数吗”刘毅对王先通说道。

王先通低下了头,心中对刘毅的怀疑在一点点打消,如果真的像刘毅说的那样,确实,多出几百万两银子的进项,朝廷就能干更多的事情,自己的养廉银什么的不重要,如果是能拿出这些钱为百姓做些事情,也算是功德无量了。王先通小声问道:“那还有第三点呢”

“其三,漕运不仅是民用的功能,还有军用的功能,试想,如果是新军接管漕运,那么新军兵马就可以冠冕堂皇的巡逻河段沿岸,长江,黄河等水域内也可以明着布置水师,这对整个大明的防御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己巳之变您总知道吧,如果有新军就在河道上航行,是不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对京师进行支援。包括其他的地方如发生战事,漕运河道乃是调兵运兵最安全的选择,如此大的军事价值如果不利用起来甚是可惜。而大明的军队如果能及时出现挡住建虏北虏流贼等敌人的进攻,这又能挽救多少大明百姓的性命。这些账不用下官细说,想必总督大人心里应该都明白吧。”刘毅义正言辞的说道。

王先通闭上了眼睛,刘毅说的对不对,对!当然对。王阳明先生不仅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刘毅谈论的军事价值王先通自然是明白,家学渊源,王家的子弟一生下来就要接受王学的培养,而作为长子的王先通将来是要接任世袭新建伯的爵位的,当然王家在他身上下的功夫可要比一般王家子弟多得多,如果说王阳明在王先通这一代最好的衣钵继承者是谁,那非王先通本人莫属。而王学的学科繁杂,兵法也是重要的科目。王阳明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丝毫不亚于戚继光。平定江西叛乱,平定宁王叛乱,总督两广。这些事情都是王阳明先生军事天才的证明。所以对于兵法,王学也是悉心教授所属子弟。王先通此人对兵法自然是知晓。刘毅此言绝对正确,漕运之于军事,确实有妙用。只不过还要取决于刘毅此人的心术,若刘毅真是为天下百姓想,那自然是大善。若不是,则大明危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