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宋仕妖娆> 分节阅读 19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3(1 / 1)

巨大的投石车,将极早便搬上城头的巨石投掷出去,呼啸着落向城外平地上密密麻麻的金兵军阵中弥漫的烟尘中,又多了多少肉泥。城墙之上,十数个士兵抬起巨大的油罐,倾泻而下。几支火箭随之射落。噗的一声,大火瞬间将攻城车包裹。炽烈火焰里,数十个金兵成了火人,惨嚎着扑进护城河里,亦有人心急意乱之下向后方溃败,旋即被己方监战士兵射杀。于此同时,从箭垛后面站出来的数士兵,弩兵射箭压制井阑,步卒或抬着巨石,或倾倒燃油,云梯之上顿时惨嚎不断这样的情形在寿州四面城墙上同时上演。人间地狱,莫过于此。夹谷清臣见状,皱了皱眉,却动于衷,攻城焉能不死人,只要我大好儿郎站上城墙,寿州将成囊中之物。只是唯一有点担心的是,距离寿州城南十里处,似乎有一只大宋军队。否则派到那面的斥候,怎会一个都不曾回来务必要在那只军队前来增援之前,拿下寿州,否则等大宋援兵一到,寿州便难攻了。回首望了一眼,身后那整装待发的三千骑军和两千步卒,冷哼了一声。早就防着宋人这一手,是以才有五千骑军和两千步卒没有投入攻城。一者骑军不善攻城。一者防备宋人援兵袭杀,有三千骑军和两千步卒,足以应对一切变化,除非大宋援兵有上万人之众。不过那也妨。自己大可放弃攻城,让士兵撤回重新结成阵型。夹谷清臣甚至隐隐希望大宋如此。比起攻城,更愿意和大宋正面作战,能极大的减少战损。寿州城南十里处,旌旗遮天蔽日。数千大军阵型整齐,不时可见斥候从前方奔回,带来即时的战场消息。顺便也带回了不少金国斥候的头颅。刚赶到不就的赵恺,让刚禀告过情况的斥候下去,侧首看向辛弃疾和寿春守将,江南大营统领郑直,“若斥候消息探查误,夹谷清臣只用了一万五千兵力攻城。”辛弃疾蹙眉,“那还留有五千,这其中应该有骑军,估计就是防备着援军奔袭。”郑直点头,“以金人之勇猛,一万五千攻八千,有极大可能成功。”赵恺沉默了一阵,似是在问郑直和辛弃疾,又似在自语,“虽然夹谷清臣用兵老道,寿州守将朱镇甫统领亦是老将,应该能守一两日罢”辛弃疾忽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将终究是将,兵终究是兵,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忌也。”郑直猛然睁眼,“辛副统领之意”赵恺哈哈大笑,“传斥候,金人第二波攻城之后,迅疾回报”夹谷清臣再如何用兵如神,有个问题也是他解决不了的士气低落。虽然他可以以功名利禄振奋士气,但战场局势瞬间万变,如接连被矬,金兵必然大受影响,如果在这个节骨点上自己帅兵杀出。那么攻城之兵不足为惧,需要小心的便是未投入攻城的那五千金兵。辛弃疾紧了紧手中长枪。郑直正了正盔甲。大半个时辰后,几骑斥候风驰云掣的奔回,未及近,便大呼:“金人第二次攻城失败”赵恺笑了笑。郑直立即挥手传令。三千骑军率先冲出,其后步卒全速推进,将在寿州城南集结,其后绕过寿州城,直取金人军阵后方。蹄声如雷。战马嘶鸣。千骑卷平岗,旌旗舞青天。大地之上,一支巨大的黑色羽箭势如破竹,冲向寿州。t第三十五章 襄阳人不知金人来t宋金大战爆发。淮南西路,寿州已死人。淮南东路,纥石烈志宁大军兵临盱眙城下。利州路,完颜悉列和金将万户豁豁的大军已取了秦州,老将吴璘在虞允文的协同下,已然出兵,务必要守住珉州和祁山。谁家儿郎守边关,念疾去,寒光铁衣照血胆,青衣冢冠;谁家娘子针轻衫,记归期,倚窗望月笑言,奈何夏寒一首不甚工整,不知道是出自哪家少年抑或是哪家少妇、小娘子的边关小词儿迅速流传,边境人不传唱。甚至于越过千山万水,传进了临安。大内皇宫垂拱殿,赵昚看着一封封从边关加急送来的奏呈、战报和文书,情绪黯然。虽然军政奏呈、战报和文书都由枢密院三衙公事房经由洪适、蒋芾两人主持掌控下的诸多官员斟酌处理后再送过来,只需要咱们的官家盖章落实下去即可,但赵昚依然觉得心慌。甫一大战,利州路便丢了秦州。淮南东路盱眙告急。淮南西路的寿州倒还好,朱镇甫守住了寿州,而节度使赵恺驰援,却扑了个空。夹谷清臣第二次攻城不下,便鸣金收兵。等赵恺率领的三千骑军五千步卒赶到,金兵已退回阵营,结下严实的防御阵型。赵恺只得放弃,率大军进入寿州。不过经此事后,赵昚对自己这个仁厚儿子大为改观,凶猛之风,拓疆之气,都在这孩子身上有了一点点的迹象。如此,便着文表扬其一番罢。而最让赵昚揪心的是京西南路,据发回来的文书,张超、张明之采纳了襄阳通判朱文修的建议,齐聚均州、随州、安丰军之兵,意在黑龙集一带伏击金兵。其战略意图是一战而胜,之后进取唐邓两州,再以唐邓两州为跳板,直取颖州的仆散忠义老窝。主意是个好主意。如果成功,真是个弥天大功,但赵昚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不过事已至此,只能期盼张超和张明之能不负众望,不求能一击而愧军人,哪怕是战败之后保持兵力退守襄阳,自己也不会怪罪于他们。毕竟,京西南路兵力太过薄弱,如此情况下,他们尚想着的是进取,以襄阳之鸡肋,逆转整个战局,着实难能可贵。实乃朕之良臣呐。只不知李凤梧这小子又在干嘛,该不会收拾了细软准备带着哪个叫什么唤儿的女婢跑路吧李凤梧当然没有跑路。张超和张明之出军,很难预测胜负,襄阳此刻并没有危机。况且自己是襄阳知县,如果敌人大军未到自己就先跑了这是自己扼杀仕途的节奏,当然不会那么傻。手头所有鸡毛蒜皮的公务全部压下。县衙一众人等,三班衙役以及县尉黄斐弘掌控的没有编制的白衙,也尽数放到了襄阳城区,配合着襄阳府兵昼夜巡视。确保襄阳城内不乱。原本襄阳大户乡绅和士族们已打算逃难,先从京西南路进入荆湖北路,不过因张超和张明之的主动出击,这些望族乡绅们又安定下来。先看看情况。万一宋军大胜而归呢。因知晓金人进攻襄阳目的之一是取自己的狗命哦不,是取自己头颅。李凤梧越发小心。鬼知道有没有金人细作趁乱潜伏进了襄阳城,逮着机会就给自己来一个迎头痛击。两千新兵,在致果校尉、光化军正将魏疏笙的操练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每日闻鸡起枕星眠,相当见效果。不过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那就得到战场上去检验了。对于正将魏疏笙,李凤梧确实有些诧异,没想到魏族竟然还有这么个牛逼人物。正将啊,正儿八经的主力营长。能成为襄阳第一望族,真不是说着玩的。前有进士老爷子魏半山,后有二房魏平川在徽州为官,又有三代子孙魏疏笙在光化军担任实权校尉。文臣武将,魏家都有了。如此家族,在今时没落的襄阳,岂能不是第一望族。张超和张明之出兵已两日,襄阳府内,治安巡逻有黄斐弘带领县衙差役配合着郭靖带领的府兵,两千新兵的操练更是轮不到自己指手画脚。是以李凤梧开始思考,如果真到了需要死守的地步,那么自己怎样利用上帝视角来帮助大宋守住襄阳守住襄阳就是守住自己的仕途。更是守住自己的脑袋。可论怎么想,都没有什么有效办法能为襄阳打造出一支雄师来。所以说,穿越者也是人,不是神。不是每个人都有刘秀那种能力,可以施展大陨石召唤术如果李凤梧有刘秀的本事,恐怕就不会货与帝王家,而是想着窃国了。吃过早食,带着朱唤儿漫步在襄阳街道。至于恶仆李巨鹿,这几日反而很少露面。青石板铺就的长街,因为昨夜下了场小雨,洗掉了尘埃却又不留下泥泞,再经艳阳照耀,襄阳城宛若新生一般,很是干净整洁。大街小巷,酒肆茶楼饭店,贩夫走卒,依然一派繁荣。路经一巷子。两位白发老人坐在大榕树下,光影斑驳洒落在两位老人家的身上,此刻正捉子厮杀,棋盘上兵过河、炮当中宫,连环马踏,两车袭底,很是精彩。李凤梧看了看,自愧棋力不如。正欲离开,却听得一位老人抬起头,白发苍苍,一脸的褶皱随着笑容越发紧密,很是和蔼的笑问道:“敢问李知县,两位大使出征可有消息传回”李凤梧愕然,这老头子怎么认出自己的回身看着老人,“老人家,您怎的知晓两位大使是出征,而不是公干”老人笑眯眯的,“我家小儿子在安抚使治所当了个小差,所以老朽也知晓一二,李知县莫非不知晓如今襄阳人不知金人来。”难怪虽然时代局限性,导致襄阳百姓不能即使知晓消息,但安抚使治所、转运司治所、襄阳府治、县衙诸多人员的家人亲属大多自襄阳,总会有那么点消息传出来。如今襄阳人不知金人来。可襄阳城一切照样。没有惊慌失措拖家带口逃难的艰辛汉子,也没有带着美貌娘子仓皇逃离的年轻官人t第三十六章 都只是读书人人t李凤梧看着满大街的人,奈的笑了口气,自己还是小看了大宋人啊经历过诸多战乱,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大宋人都淡定着呐。怕也是有人怀着“金人影子都还没看见我就跑了岂非很没面子”的心思。襄阳人确实有这个底气。绍兴三十一年,张超率军大败金人,绍兴三十二年,李道于光化军境内大败金人。两战之后,张超成了光化军节度使,李道成了庆远军节度使。虽然近些年大宋对金作战败多胜少,但守备四川利州路的吴璘老将军除外,就是后娘养的京西南路也鲜少吃败仗,襄阳人焉能没有底气。眼前这两位老人,此刻便气定神闲的下着象棋。也许在他们看来,张超和张明之此次出征,必然又要凯旋而归。另一位捉子对杀的老人放下手中那个欲卧槽逼宫的黑马,反手将过河卒横推了一步,恰好送到了红车口上,堵住顺下砍相偷士的一步,淡淡的道:“就怕又要处不见新寡。”说话很有水平,这两位老人应是读书人。读书人不好忽悠啊。李凤梧长叹了口气,“太平江山焉能不染血,边关才能升新月。”两位老人抬头,目光中精彩熠熠,同声抚掌大笑,“好一句太平江山焉能不染血,好一句边关新月,李知县探花之名果然斐然出众。”李凤梧谦虚的微微弯腰,“两位老爷子过奖了。”执红子的老人抚着白须,红车不动,却抬了抬炮,架到中宫马之后,这才笑眯眯的道:“李知县这是要去府治”李凤梧点头又摇头,“随意走走。”说完便转身离开。身后两位老人顿时吵了起来:“吃车”“哎”“休想悔棋”“某与李知县谈话,不曾注意到你这过河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