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宋仕妖娆> 分节阅读 2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73(1 / 1)

不明白,两人离开国公府,没有回国宾馆,而是找了个高大上的酒楼,要了个雅阁,示意李巨鹿在外守候。等茶水泡好,李凤梧呵欠着手,“王学士,你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猫腻”王之望苦着脸,“以高寿昌接待咱们大宋使团那日的表现来说,按说不至于连你我都不见。”“然而事实如此。”王之望沉默了许久,忽然抬起头直视自己,问道:“李使,还请坦言,你是否已见过高寿昌”李凤梧笑了笑,反问道:“我也想问王学士来着,是否已经见过高寿昌”王之望摇头,“李使觉得某有那么蠢”李凤梧也摇头,“那倒是奇了怪了。”王之望缓缓的道:“此次出使,若是失职,我大概会被贬官,但是诸位年轻俊彦,未来便要蒙上一层污秽,按说那两人也不会做出自掘坟墓的事情来。”李凤梧不确定的道:“有没有可能,某人已经和高寿昌谈好,等咱俩功返回临安,那人在官家面前说出和高寿昌的约定,届时功劳便是其独得。”王之望哑然失色,“这这不太可能吧。”这样做,不啻于将使团所有人都得罪了,就算一时青云,也要落下个恶名,今后别想在临安再爬升了。因为有了这种先迹,其余人和其同僚都会忌惮。李凤梧哈哈一笑,“貌似我在临安也没什么好名声。”言下之意,我这个在恭王和邓王眼中的恶臣,不也混得好好的,还成为了天子近臣,若是钱象祖和柳子承如此做了,有两位皇子包庇,对仕途的影响貌似不会太大。王之望摇头,“李使不一样。”自己仕途二十多年,早已经看清楚,李凤梧的恶名大部分是他自污,或者说不愿意屈服于恭王和邓王而来的。而他在当今大宋天子眼里,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治世苗子。看看李凤梧仕途的轨迹,就能看出这其中的猫腻。先是官被宣召至临安,抗旨之后除了罚薪屁事没有,还得了个承事郎的文散官,然后参加锁厅试,其后秉承官家意志出使金国去耀武扬威了一番。官家对此可是高兴的很。其后高中探花,出任重镇襄阳的知县,立下大功后返回临安,立即去了秘书监,兼理一切事务,连做出收取著作管理费这种事情都被官家默许。可想而知官家对其之看重,再后便是担任大辽使团接送使。现在又是使大理的正使。这轨迹怎么看,都是直奔宰辅之路。可以说,李凤梧的仕途轨迹,都在官家有心意之间,沿着中枢重臣的方向,这比龙大渊和曾觌两人还要让人羡慕。李凤梧皱眉,“那王学士以为,是什么关节出了问题”王之望喝了口茶,忽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还是临安的茶好喝,大理这地方确实山清水秀,但是比起临安还是差远了。”李凤梧不做声,不明白王之望为何提起这。王之望放下茶杯,“按说那两人不会做出这种事,不过若是能让李使永远留在大理,你说面对这诱惑,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李凤梧一惊,“王学士想起什么”王之望确实是灵犀突至,说道:“记得几日前,高观音隆来过国宾馆”李凤梧点头,“当时我和王学士说过,绝对不要免谈。”王之望苦笑,“我倒是记着李使的话,只怕有的人未必会这么想,也许有的人就是想借这个机会,搞一点大事情呢”李凤梧愕然,“还请王学士指点迷津。”王之望没有立即做声,看向房门。李凤梧起身,打开房门问李巨鹿,“可有异动”李巨鹿憨着挠了挠头,“从我们离开国公府,就有人跟着我们,倒是没有进酒楼。”“不会被偷听吧”“不会,要不小官人,洒家去将他打发了”“别。”开玩笑,也不知道这拨人是谁,突兀的去打发掉,还不知道惹来什么麻烦,没人偷听就好,回到房间,笑道:“王学士但说妨。”王之望点点头,对李凤梧这点能力还是放心,“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咱俩没见高观音隆,但有人见了,而且怂恿高观音隆抓住这一次机会,将高寿昌整倒下台。”李凤梧疑惑,“高观音隆不至于这么蠢吧,他现在还没整倒高寿昌的实力。”王之望摇头,“若是有大理皇帝支持呢”这倒是有可能了。但是李凤梧问道:“这和高寿昌不见我们有什么关系”王之望哈哈一笑,“高寿昌是谁如今大理实质上的第一人,若是有人想整他,而且这个人还是他一直关注着的高观音隆,他会不知道所以他不见我们,根本不给高观音隆发作的机会。”这就有点乱了啊。李凤梧有很多疑惑的地方。高观音隆就算见了柳子承或者钱象祖,就依靠大理两个皇帝的支持,他哪里来的信心就能大败高寿昌,况且自己在崇圣寺之前见段正严,段正严的意思可不是如此。也是说先培养高观音隆的势力,而不是现在就发难。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队的棋子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凤梧和王之望身在局中,已有些看不出清楚形势,其他人又何尝不是。高寿昌不见大宋使君,这件事很快被大理朝臣知晓,一时间大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局内人看不清楚,但局外人可清楚的很。反正就一点:高寿昌、大理皇帝段正兴父子,高家观音派,这三波人马肯定想要借出此次大宋使团发作,重新洗牌。至于具体如何,大家根本不用管,该站队的站队,不该站队的别乱站队。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和王之望一番密谈,因王之望的灵犀突至,李凤梧也隐隐摸到了门槛,觉得有人是想借机搞事情,而自己和王之望应该如何应对李凤梧喝了口茶,沉默了许久,望向王之望,“王学士,绳子尚在否”王之望犹豫了刹那,点头。李凤梧明确告诉王之望,咱俩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不管这件事走向如何,作为大使节和使团正使,两人要么一起获功,要么一起贬职。对此王之望很有些奈,暗暗恼恨柳子承和钱象祖为何要见高观音隆。李凤梧察言观色,知晓王之望没有骗自己。小说t否则他也不会指点出钱象祖和柳子承可能见过高观音隆的事情来。于是轻声道:“春节前,我见过一人。”王之望有些不解,李凤梧见过谁,还能扭转现在这个局势:只要高寿昌不见自己和他,就没法说服高寿昌,没有高寿昌的首肯,大理不可能平白故的同意增加滇马至大宋。李凤梧淡淡说出一个地名:“崇圣寺。”王之望先是一怔,继而一惊,“段正严”李凤梧点头,“没,正是此人,而且我已和他说好,只要按照他和段正兴的意思去做,大理愿意将每年和大宋贸易的滇马数量提到六千五百匹。”王之望眼神顿时复杂起来。之前还觉得柳子承和钱象祖两人做事犀利不顾后顾,大有年轻人的锐利风气,现在看来,和李凤梧一比,这两人还是愣了啊。连大理的太上皇都被他搞定,这件事似乎向着好的局势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搞定高寿昌。如今的大理第一人,只要高寿昌不同意,就算是段正严出来说话,都不管用。偏偏现在高寿昌担心高观音隆和段正兴两父子勾结,趁着此事要发难于他,坚决不给自己和李凤梧机会去见他。这便法说服高寿昌。所以要想不被柳子承和钱象祖独功,两人要想保住仕途,必须要说服高寿昌,而说服高寿昌的前提是要按住高观音隆,不让这货趁这个机会勾结段正兴父子发难。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比登天。然而李凤梧想的却不一样。笑了笑,问王之望,“王学士,你觉得高寿昌还有多少年可活”王之望不解,不明白李凤梧为何问这个话:“高寿昌如今不过四十有余,养生有道,再活二三十年并非难事。”“那么你觉得高观音隆如今有多少机会能把高寿昌拉下马”王之望沉默许久,“仅高观音隆,不出三成,但若是加上段正兴父子,便能有六成。”这也是高寿昌忌惮的地方。高观音隆经营几十年,虽然没曾得到中国公这一代表着高家家主的地位,但在大理,也是根深蒂固的权臣,其势力并不低高寿昌低多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站队”李凤梧问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王之望顿时懵逼,“我们也需要站队”李凤梧哈哈一笑,段正严这货忽悠了自己,按照段正严的说法,是先培养高观音隆的势力,但现在却并非如此,而是怂恿高观音隆提前发发难。既然如此,自己也不需要再对他客气了,至于他说的六千五百匹,倒不会有假。毕竟自己背后是整个大宋帝国。结合前后一想,段正严只可能有一个目的:让此次高寿昌和高观音隆两虎相争,最后再有段家来坐收渔翁之利。这样之后,大理将牢牢被段家掌控。然而李凤梧却清楚一件事:官家需要一个稳定的大理,但不需要一个被段家牢牢掌控,凝固成一块铁板的大理。制衡,不仅是在大宋朝堂上。官家需要大理有一个大理皇帝,也需要大理有一个中国公。所以两虎相争后被段家坐收渔翁之利的事情若是出现,就算自己和王之望完成使团任务,回到临安,官家对自己两人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对自己两人的仕途影响不会太大,但在官家眼里,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需要站队。必须要选择一个人,让他在这一场斗争中胜出,成为可以和大理皇室段家分庭抗礼的存在,如此,大宋才能继续从中获取好处。这是官家的意思。自己作为一个天子近臣,上半生的幸福都在他身上,便必须按照官家的意思来,至于下半生,就看自己押宝的赵恺了。笑着对王之望道:“王学士应该比我清楚。”王之望作为一个能之臣,能在朝堂屹立二十多年,当然是站队,在当初奸相秦桧掌控朝堂时,王之望没有站到秦桧那边关键那时候他地位太低,秦桧也看不上他。等他地位起来了,赵昚登基。王之望没有立即站队,而是安静的做着本职工作,直到主战派崛起,官场摸爬滚跑二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去主战派那边已没有余地。于是果断投奔主和派相公汤思退。所以说观势而站队,对王之望来说,真不陌生。闻听李凤梧此言,也没在意他话里那淡淡的讽刺,道:“李使之意,我们选择谁”李凤梧哈哈一笑,“恐怕已经不是我们选择谁,有人已经为我们选择好了。”王之望有些不解。李凤梧解释道:“如果我们没有今天这一番坦诚相对的谈话,大概我们还会继续去见高寿昌,不自觉的成为某些人的棋子,但是现在”顿了一顿,“我们自己下棋。”第一百八十四章 有人活,就得有人死自己下棋王之望着实有些糊涂。大宋相对于大理,确实是强大的邻居,但仅靠一个使团,怎么可能左右大理的政局,况且这使团并非团结一心,如今俨然已分成了两派。这还怎么下棋李凤梧哈哈笑道:“王学士,我需要你来做一回恶人。”王之望越发摸不着头脑,“李使此话怎么说”李凤梧此刻已将先前的困惑一扫而空,胸有成竹的道:“请王学士今日比去求见大理皇帝段正兴,并且对滇马贸易一事,要狮子张大口。”王之望诧异,问道:“如此行吗”李凤梧嘿嘿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