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宋仕妖娆> 分节阅读 29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90(1 / 1)

这个交易就这么愉快的达成。正月初九,使团在大理迎送使隆重的送别仪式下,又在高寿昌刻意派出的一千兵士护卫下,离开大理,开始了漫长的归途。在边境和迎送使分手,进入大宋境内乌蒙部。李凤梧等人吃惊的发现,乌蒙部竟然真的大军云集,负责统率乌蒙部大军的,豁然是川陕路威震金国的老将吴璘吴璘如今是四川宣抚使。虽然王刚中走了,但安抚使、制置使这个位置,被沈介接了过去。而沈介一向和吴璘意见不统一。加上近期刚担任兵部侍郎的胡铨也上奏呈弹劾了这位老将,让吴璘很有点郁闷,若不是此次出使大理的使团需要自己调动大军前来乌蒙部助势,吴璘都想上奏呈请辞了。不过现在使团完美完成任务,又平安归来,这位老将又生出了辞职之心。是以在乌蒙部和使团汇合后,这位老将将大军交给了利州路统制吴挺,自己则收拾打点了行李,前往临安面圣。一般来说,地方守将要入京面圣,都需要先些奏呈。不过吴璘在调动大军前来乌蒙部之前,就已经上过奏呈,说等此事告一段落,将入京觐见。赵昚也亲笔回了旨意同意。是以在行事流程上,吴璘此举没毛病。于是,声势浩荡的使团中,又多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以及一标护卫。有这位老将坐镇使团,原本互相看不顺眼,偶尔还会爆发点矛盾的使团,顿时安静了许多,对此王之望简直想给吴璘跪下了。自己这个大使节,根本就没完成官家交代的任务。要是在回临安的路上,李凤梧把柳子承杀了,或者柳子承把李凤梧杀了,得了,自己也等着贬官到地方养老吧。但现在有吴璘,李凤梧和柳子承再大胆,也翻不出浪花来。不见吴璘一到使团,李睿甚至宗平都老实了,那一千神卫军,更是对吴璘老将军崇拜的以复加。这可是吴璘啊。守备川陕,从败绩的吴璘。这就是大宋如今还活着的军神,作为神卫军士兵,谁人不崇拜只是当众人忽然听到流言,说大宋军神吴璘老将要请辞,顿时沸腾了,数人满怀激情的请见老将吴璘,恳请这位老将再战十年。可当众人看见已经佝偻了腰身的吴璘,却没人说得出这种话来。这位老将确实累了。李凤梧也是如此感觉,虽然觉得遗憾,可吴璘真的老了。万幸,这大宋还有宗平,还有卢震,还有李睿,还有辛弃疾,还有一众充满朝气的年轻武将第二百一十四章 社稷、君王、黎民归途漫长。这其间出了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王之望作为主和文臣,被吴璘老将军各种鄙弃嫌弃,但王之望不啊,非但不介意吴璘老将军的各种白眼各种脸色,反而厚着脸皮各种套近乎。最后吴璘被搞得没办法,只好和他虚与委蛇。哪里知晓,在被动的和王之望谈了一席话后,吴璘竟然对王之望好感大增。当时李凤梧也在。也正因为李凤梧在,吴璘才不好马下脸让王之望下马车。三人在马车里,品着茗。还是李凤梧先挑起话头,说道:“吴老将军,有一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吴璘是个直性格,很是爽快的道:“那就别说了。”顿时将李凤梧呛得不要不要的。王之望慌忙打圆场,“还是可以说说的嘛,旅途漫漫,也可打发时间,老将军你说是不是”吴璘哼了一声。心中有些奇怪,以王之望的资格,貌似必要给李凤梧找台阶,更没必要拍他的马屁吧李凤梧尴尬的咳嗽一声,道:“老将军应该有十二子的罢”王之望嘿嘿笑了笑,“老将军真是让吾辈羡慕啊。”这下轮到吴璘尴尬了,一时间老脸有些发烫。自己在川陕守备,虽说不是安抚使、制置使,但也是宣抚使,算得上川陕数一数二的人物,偏生蜀中姑娘多水嫩,天府之国尽美女。也不知怎的,自己夫人和那些小妾也是能生,而且大多生些胖小子。一房正妻加上几个小妾,竟然生了十二个儿子。貌似比当今官家还要哪啥。是以吴璘当然尴尬。李凤梧却笑道:“身在蜀中,岂能抗拒蜀中女子的娇柔,不过话说回来,老将军一心守备军事,不知有没有疏于教导子孙后辈”对前辈如此说,这是很失礼的事情。吴璘讶然,旋即略有恼怒,“李少监此话何意”王之望也诧异万分,李少监不是这种人啊。李凤梧沉默了许久,才道:“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想说一下,老将军一家守备川陕一生,俨然已是蜀中隐王,且要提防一些事情。”王之望震惊莫名。吴璘如晴天惊雷,差点拍案而起,“你的意思是”李凤梧摇头,“当然不是老将军您,而是子孙后辈,须知任何一朝的官家,都忌惮着一件事。”吴璘顿时焉了。自己焉能不知,哪一朝的君王最忌惮的事情,都是功高震主。自己一生从败绩,又守备川陕,在蜀中确实有裂土封王的资格,自己并此想,也许后辈之中会生出之类想法。吴璘想到了一个人。儿子吴挺的长子吴曦。这小子从小就野心勃勃,最欣赏的莫过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被李凤梧这么一提,等自己身死后,没人压得住他,恐怕还真有这种隐患。吴璘沉默了,良久,才道:“谢李少监提醒。”心中也想到了一种可能。李凤梧是新晋天子门生,又是最近风头最劲的天子宠臣,他说这句话,虽说应该不是官家授意,但未尝不是品读官家意思得出来的。所以他是在替官家提醒自己。想到这又认真的道:“某自会好好教导儿孙,比不负官家厚爱。”李凤梧笑了笑。心中却在叹息,恐怕这不是教导的问题,吴璘的儿子吴挺倒是没问题,官至太尉,可惜的是吴挺那个儿子吴曦,这货将来是要叛宋归金,并要求金国封他为蜀王。这直接导致吴挺也被牵连,吴璘吴玠的后辈尽数被遣往湖广和浙江一带。吴家之没,始于此举。气氛又很尴尬。王之望又出来打圆场,“吴家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李少监此言有些言过了。”李凤梧顺阶而下,“是的,还请老将军不要放在心上。”吴璘有了心事,只是嗯了一声。王之望又道:“老将军,我知晓你一心守备家国,志在恢复山河,也看不起我们这些只会动嘴皮子的文臣,可是我今日还是要说一句,不为其他,只想告诉老将军,你可以看不起我主和之行,但不能看不出我主和之心。”吴璘犹豫了下,“可没有看不起王学士。”王之望苦笑,“自金国铁蹄南下,靖康之后,宋室渡河,朝中便分成两派,这已是人人尽知的事情,然而究其本质,本非是奸臣和忠臣的区别,而是对国家大势的看法不尽相同催生的矛盾。”李凤梧点头,“这是实话,放眼两宋”“两宋”王之望和吴璘对这个说法都感到莫名其妙。李凤梧心中一咯噔,道:“放眼我大宋南渡后,几十年来,最好的机会莫过于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候完颜雍夺权,可就是那样,我大宋兵马也力挥师北上,究其原因,莫过于国势使然。”吴璘叹道:“天赐良机,可叹易逝去。”李凤梧摇头,“其实也并不算得良机,观完颜雍近年之执政手段,绝非完颜亮这等暴君可比拟,如果我所料不差,咱们大宋当今官家即将一手打造出一个盛世,但那完颜雍也将打造出金国之盛世,怕是要落一个小尧舜的身后名。”吴璘点头,“确实,近年金国的方针很是明确,改进为守,偏生我大宋力北进,两次北伐皆没取得多少大成。”王之望谈了口气,“所以,我们这些只懂笔墨的人,才会想着主和啊。”又道:“暴君完颜亮虽然贪恋女色,霸政残暴,但就算是这样,也能让我大宋力恢复江山,如今又是明君完颜雍,恢复江山已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事情。”吴璘长叹了口气。李凤梧深有同感,“主和主战,主战者,只看见了恢复江山的人心,却看不见大宋的积弊,主和者,只看见了大宋的积弊,没有看见大宋的人心。难道我们能说,主战就嗜战,只想着依靠战功升迁吗,难道我们也能说,主和者就不想恢复江山,只想苟活吗”顿得一顿,“都不是,主战不为升迁,只为江山恢复,主和者不想苟安,只是不愿意浪费国力,在力恢复江山时候不要让百姓受苦。”顿了一下,才一字一词的道:“前者奉君,后者怜民”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臣、父子王之望抚掌大笑,“李少监是明白人。”李凤梧苦笑,“也算不得明白,叔公张浚致仕前,曾言此于我。”吴璘讶然,“张相公致仕前有此想”张浚是绝绝对对的主战派,连他都有了这种想法,倒是让自己讶异的很。李凤梧点点头。吴璘沉默了一下,“张相公此言不差矣。”王之望点点头,“事实上老将军,你我,甚至于李少监这位新晋的天子宠臣,大家心里都清楚,大宋目前真没有能力北伐恢复江山,前年去年两次宋金大战,国库耗损一空不说,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并不是很划算。”吴璘没有说话,作为武将,有些事情他不能说。李凤梧点头,“大宋之积弊不除,几北伐成功之可能。”王之望点头叹息,“所以主和,所以苟安,所以才会出现只把杭州作汴京的说法啊。”吴璘更沉默了。大宋积弊,冗兵、冗费、冗员。三者中,冗兵和冗费,自己最为清楚,比如一方守备兵马,名义上有一万,实际上能有六千就不了,几乎有一半的空饷,剩下还有一千左右老弱病残。这样的军队,谈恢复江山再说冗费各种国库拨发的经费,几经辗转,最后还有多少能落到实质想到这吴璘甚至有点惭愧。自己也不是没从冗兵冗费中获取好处,要不然一大家子数十口人,怎么可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从这方面来说,主战派的武将,多少不是怀着某种心思。因为打仗,武将才能发财,才不会被官家忽视。李凤梧长叹一口气,“社稷半寸,君王图兴,然朝堂已北进臣子。”王之望接口:“叹我朝堂没了王安石,没了范仲淹,也没了韩琦富弼,我王之望虽然也想辅助官家励精图治,一心主和而谋后动,然而终究是能力有限啊。”吴璘也叹气,“雄师之中,也没了岳飞,韩世忠”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自己能一生败绩,一者是搭了地利和天险,一者是川陕本来就不是金国重点进攻方向。论武略,自己是真不如岳飞和韩世忠。社稷,君王,臣子。这是大宋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念及此,吴璘之心越发颓败,生出的隐退之心越发坚决。看了一眼李凤梧。遥想此子,建康抗旨走入仕途,使金不辱使命,高中探花,如今又大理成功归来,此子之轨迹,俨然有我大宋明珠之兆。也许有一天,这一子能成为我大宋恢复江山的定鼎。于是又有些欣慰,“未来的朝堂,未来的江山社稷,未来的辅助官家,还要多仰仗李少监和王学士了。”李凤梧笑了笑,“我自当呕心沥血于朝堂,边疆军伍,老将军且看外面,有六千铁骑纵江淮大破拐子马和铁浮屠的李睿,有四千破一万的大宋尖刀亦有涅面恶鬼之称的宗平,还有死守襄阳功成的卢震,更有辅助庆王赵恺守下安丰军取得大捷的辛弃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