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宋仕妖娆> 分节阅读 37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75(1 / 1)

妃钱氏还是太子赵愭,反正必然是这两人中的一人。”柳子承蹙眉道:“殿下似乎还忘了一人。”赵惇心念一动,“你是说赵挺”柳子承点头,“太子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病了,当然也能有这种阵仗。”赵挺是赵愭的儿子,如今也有三四岁了。皇甫坦却笑道:“若是赵挺病了,东宫何至于要封锁消息,所以依贫道之见,很可能是太子殿下,太子妃都不可能。”然而打脸来的很快。房外响起敲门声,赵惇喊了声进来,李承祖喘着粗气进来,“殿下,得到消息了。”赵惇一振,“是太子病了”李承祖摇头,“适才东宫终于不再封锁消息,其中有个翰林太医也离开了东宫,据他所说,是太子妃急病,现在已经虞了。”皇甫坦觉得脸皮有点发烫。柳子承可怜的看了他一眼,并不打算给他台阶。赵惇挥手示意李承祖下去后,这才淡笑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传出来的消息是太子妃钱氏急病,我却觉得这很可能是张杓的手笔,故意放出烟幕迷惑我们。”太子重病,能隐瞒一阵然后痊愈自然好。但若是被朝野众臣知晓,这就会留下一个隐患,张杓当然不愿意看见这种状况。随着官家查出张杓是赵愭的谋臣,也随着赵愭入主东宫后,张杓对于他和赵愭的关系,没有如以前那般隐藏了。如今临安,大概没几个不知道张杓是赵愭的首席谋臣。不过这位天骄之子依然傲气的很,很多时候说话做事,即使是在赵愭面前,也强势的很。很有点韩侂胄曾祖父韩琦的风骨。敢对大宋最强武将之一的狄青说出“东华门外状元唱名者才是好男儿”这种话的人,焉能不强势,实际上韩琦出仕一生,确实是个强势得连官家都不悚的相公。当然,这也是因为他遇到的官家是赵祯。宋仁宗赵祯,执政几十年,对得起一个“仁”字。对臣子之仁慈,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病乱三王宋仁宗时期,北宋出了一大堆名垂千古的名臣: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富弼、韩琦、苏轼、苏辙、包拯、沈括、曾巩、欧阳修、狄青、文彦博、苏颂、张尧佐、王德用、王素就是如此能人辈出的北宋,也解决不了三冗的积弊,可想三冗给大宋这个王朝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已深入到了骨髓。柳子承想了想,“这确实是个比较难以摸清楚的事情,现在就看官家和上皇了。”若是太子病重,上皇和官家必然会去东宫探望。赵惇点点头。皇甫坦又活跃起来,“那贫道倒是可以为殿下尽一番力。”赵惇眼睛一亮。是啊,还有皇甫坦啊,皇甫坦深受皇爷爷赵构的信任,让他去德寿宫觐见上皇,并不是难事,再利用他的一身玄学,很可能从皇爷爷那里套出实情。因为东宫封锁消息,现在还不确定是张杓的手笔还是父皇或者皇爷爷的意思。怕就怕在这是父皇或者皇爷爷的意思。商议了一番皇甫坦入德寿宫见上皇的事情后,这位想要凭靠拥戴之功而成天下道学之首的道士,喜滋滋的离开了恭王府。柳子承却坐着没有动。连送一下皇甫坦的意思都没有。送走皇甫坦,赵惇看着柳子承,“现在可以说了吧”柳子承一直没走,而且先前说话也有保留,赵惇就知道,柳子承有一些不能被第三人知晓的话要对自己说。柳子承没有说话,而是抿着茶看了一眼门。赵惇咳嗽一声,起身来到门外,叮嘱了姜庆,没有自己的允许,任何人不准靠近书房。回来后坐下。柳子承淡淡的道:“是太子殿下病了。”赵惇诧异的很,“先前你不还说,也可能是太子妃么,或者是那小侄儿赵挺。”柳子承点头,“都不排除,但目前来说,最大的可能还是太子殿下病了。”“为何”“如果是太子妃或者赵挺病重,似乎都没有封锁东宫又传出消息的必要,这反倒有些欲盖弥彰,所以我以为,太子殿下病重的可能有七成。”赵惇要多一些谨慎,“那有没有是可能是太子妃钱氏或者赵挺病了,张杓故意这样行事,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之后贸然出击,如此他就能抓住我们的把柄。”柳子承沉吟了一阵,“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准备。”“最坏的准备”赵惇有些茫然了,不知道柳子承是何用意。柳子承看了一眼赵惇,说话也毫头徐可言,“临安风景终究不如钱塘夜色啊。”赵惇震了一下,没有说话。柳子承却自顾自的道:“上元大火案发生之后,我就想到了很远,其后在李凤梧的运筹帷幄下,上元大火案重启,当时我就想到,柳家生死在此一举,要么柳子远和我父亲一同栽倒,我独活,要么我柳家三人全数下天牢,殿下是知晓这些事的。”赵惇依然没有说话,却有点明白柳子承的意思了。父亲都能舍弃,又何况兄弟柳子承好整以暇的喝茶,许久才道:“江山社稷,美人亲情,鱼与熊掌兼得的时候毕竟不多。”赵惇犹豫,接口道:“难道就不能利用朝臣,说太子殿下身体不适,不宜章国权”柳子承摇头,“有一定效果,但太子入主东宫已是定局生根之事,这样操作很难动根本,最终的结果,大概是官家提拨几个他信的过的臣子来辅助太子殿下,而不会轻易更换太子人选。”换太子,在历朝都是大忌。赵惇叹了口气,“等确定了形势,再看吧。”柳子承点头,“也是,目前还没百分百确定究竟是太子病了,还是太子妃或者是赵挺。”顿了一顿,又很是阴鸷的说了句,“机不可失,如果真确定了,希望殿下届时不要妇人之仁,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此,殿下才逆袭太子,替之而入主东宫。”听到入主东宫,赵惇的眼睛猛然亮了。“我去庆郡王府看看我那皇兄有什么打算,也许李凤梧有什么良计也说不准。”赵惇起身。柳子承也起身,“还是要提防一下李凤梧。”赵惇点头,“虽然庆郡王身边有个本科状元赵汝愚,而这个本科状元也自视甚高,以为其才更比李凤梧,但我还是觉得,李凤梧才是我们的大敌。”柳子承点头,眼里有些隐隐的担忧。随着东宫不再封锁消息。随着那位翰林太医离开东宫,太子妃钱氏病重的消息立即传遍临安。而在梧桐公社。一直安静坐在房间里看书的李凤梧,没有等来庆郡王赵恺,却等回了李巨鹿。李巨鹿一脸小心翼翼。就算是侍候在李凤梧身边的人是朱唤儿,李巨鹿也没有做声,只是看了小官人一眼。李凤梧心里明白,还没说话。察言观色的朱唤儿冷哼了一声,很是不满的道:“我去找观音妹子去。”临走到李巨鹿身边,还狠狠的一脚跺在李巨鹿脚背上,“以后让眉娇好好收拾你,哼”李巨鹿苦笑。李凤梧也只好笑着对李巨鹿道:“别放心上,她刀子嘴豆腐心。”李巨鹿咧嘴一笑,“才不会。”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颗蜡丸,递给小官人。李凤梧接过蜡丸,手上略微用力,蜡丸裂开,看了里面那张纸上那两个龙飞凤舞,虽然简单却透出一股苍劲力道的字,真真正正的笔走龙蛇。显然这张纸的主人是个书法造诣极高的人。太子两字触目惊心。李凤梧笑了。让李巨鹿将纸张烧了。办完事后李巨鹿悄声问道:“小官人,好事”李凤梧点点头,“今晚我约了韩侂胄去西湖夜游,但不会留宿,之前叮嘱过你的有些事情该发动了,记住,别手软,但也要那捏住分寸。”李巨鹿一脸为难,“小官人,要不这件事就放弃了吧”李凤梧摇头,“不能放弃,咱们该做的还是要做,至于接下来会做成什么样子,就看庆郡王殿下了,他若是要实力作死,那咱们也可奈何。”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凤扬镳,各看天涯李巨鹿眼神很是纠结,“可是洒家总觉得,这样太危险了,万一没拿捏好分寸,这可是咱们不可承受之重。”李凤梧哈哈一笑,“所以,这都得看你了。”李巨鹿一阵紧张。李凤梧笑了笑道:“你紧张什么,现在紧张的应该是三位皇子,我要是没预料,太子和两个王爷,现在都紧张得不要不要的,最清闲的反而是咱们。”李巨鹿哦了一声。旋即有些愤懑不平,“庆郡王殿下也该紧张一下了,若非是他听从赵汝愚的建议,执意要和恭王走得这么近,小官人何至于要出此下策。”李凤梧有些蛋疼。咳嗽了一声才道:“这种话以后咱俩说说就行,千万不要被外人所知。”李巨鹿点头,“我知晓轻重,小官人。”李凤梧点点头,“那就好。”顿了一下,“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是怪我,当初太高估了赵汝愚的能力,早知道会闹成今天这样,就不该让赵汝愚认识庆郡王殿下。”赵汝愚确实回临安当官了。而且是在庆郡王赵恺、恭王赵惇联手力荐下,官家勉强同意了他回到临安,在枢密院任了枢密副承旨的正七品官职。着实是踩着火箭的升迁速度。赵汝愚回到临安,原本就在自己建议下在和恭王划清关系的事上摇摆不定的赵恺,倏然又下定了决心,这几日依然和赵惇过往甚密。赵汝愚别的本事没有,说服赵恺倒是很有一手。估计都是宗室子弟,所以更能尿到一股壶里。李巨鹿冷笑了一声,“赵汝愚有本事,就不会让从庆王降到庆郡王了。”李凤梧知道李巨鹿有怨言,也不好说得。自己确实也有的。不过事情到了今天这地步,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况且这样的赵恺也不,更有君王风范。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至少在这些事上,赵恺是能听得见赵汝愚的话,所以他并没有深深的指着自己一个人的计谋。对于自己而言不是好事,但对于大宋江山而言,却是好事。院子里传来杜仲卿略略比平常稍微大一点的声音,“殿下里边请,小官人应该在书房等您。”李凤梧看了一眼李巨鹿,示意他放好心态。李巨鹿点点头,“小官人你放心,这些话洒家不会胡乱说的。”赵恺进入书房,李巨鹿走出书房,和东方秦川一左一右守在书房门口,杜绝任何眼线偷听谈话有这两人在,别说皇城司,官家掌控的赵镰也法偷听到。赵恺坐下,又起身非常不客气的将冰块搬到了自己四周。夏末,临安依然炎热难耐。李凤梧微笑看住他不开口。一如当年。在建康的李家西院里,两人第一次见面只是已时过境迁,李凤梧不是当年的李凤梧,赵恺也不是当年的赵恺。如今的李凤梧,职秘书少监,阶太中大夫,爵开国男。大宋雏凤,天子近臣。就算职官只是从五品,但临安朝野,就是二三品的六部尚书,看着李凤梧,那也会客客气气的打声招呼,而不敢高傲俯视着。如今的赵恺,虽然是庆郡王,看起来不如当年,但言谈举止间充斥着沙场培育出来的挥斥方遒之感,仁厚之风亦淡漠了七八。虽然太子是赵愭,赵愭之后还有赵惇,但可以说,就是立赵恺为太子,在如今的官家心中而言,也是可以的。赵恺惬意的换了个姿势,“刚才我来梧桐公社时,恭王来过我府上,谈了许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