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宋仕妖娆> 分节阅读 39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90(1 / 1)

这是为了压青羊、乌鸡、青牛这三煞。此时习俗认为,三煞在门,新人不能入,若入则会损尊长及子。撒谷豆,三煞则自避,新人方可进门。二位新娘子在侍女的扶持下,下了花轿,踏着毡席行走,先跨过放在地上的马鞍,叫做平安。李凤梧等在马鞍之后,全身披红挂绿,手持槐树木所制的木筒,牵着同心结,面向二位娘子而立。这同心结是文李两家各出一根彩绦编制而成的,两端也比寻常婚礼上用的长。侍女将同心结的两端,送到二位新娘子手里,便悄然退到一旁。由李凤梧牵着她们进了院门,直入中堂。进入中堂,身份比较清白的耶律观音手持金秤,为二位新娘挑开盖头,新娘方才露出花容。只见一个体态轻盈,粉妆玉琢;一个风姿绰绰,仪态端庄;一个鬓发玄髻,长发泼墨,一个皓齿朱唇,温婉如风。端的是春兰秋菊、各胜擅场,皆是一顶一的大美人。中堂里坐着的来宾,皆是建康之首。知府陆游带着通判以及诸县大令和府学两位教授。“某这学生,艳福不浅啊。”陆游笑眯眯的道。众大人闻言纷纷点头,“放翁收了个好学生啊。”其实现在李凤梧是天子门生。众人这么说有些不合礼制,但有些事就这事这样,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夫妻三人先到院桌前,拜祭了天地,然后入祠堂中,拜祭了祖宗。这才再转回中堂。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乐止,司仪诵唱道:“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新人就位,随司仪诵唱一拜君上,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如仪依序行礼。众来宾兴致勃勃,早就想看看,他们仨人怎么个对拜法谁知人家来了个三足鼎立,头冲头深深施礼拜下,看上去十分和谐。再向来宾行礼后,新郎便将新娘送入洞房,进行婚礼的下半场,外厢间,则大开筵席、款待宾客。三人坐在新房的婚床上,女眷们便用盘盛着金银钱、杂果,在房中撒掷,这叫撒帐。它与撒谷豆禳三煞不同,是寄寓着祝愿得子、长命富贵吉祥。只听她们一边撒一边唱道:“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葱笼长不散,画堂曰曰醉春风。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低,龙虎榜中标第一,鸳鸯谱里稳双栖。洒帐南,琴瑟和鸣乐且耽,碧月团圆人似玉,双双绣带佩宜男。洒帐北,新添喜气眉间塞,芙蓉并蒂本来双,广寒仙子蟾宫客。洒帐中,一双云里玉芙蓉,锦衾洗就湘波绿,绣枕移就琥珀红。洒帐毕,诸位亲朋齐请出,夫夫妇妇咸有家,子子孙孙乐极。”撒帐之后,伺女们奉上金剪,三人各铰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这是合髻,意味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白头偕老的信物。第三百九十一章 金钗却玉搔头而后女傧相又奉上四个紫金钵,钵底用红、绿丝线打着同心结这是新人行合卺礼,亦即双双喝酒。卺是一个瓠分割而成的两个瓢,但宋人也常用酒杯代替。也幸亏如此,否则还真没法弄。“玉女朱唇饮数分,盏边微见有坏痕。仙郎故意留残酒,为惜馨香不忍吞。”女傧相们齐声唱着诗,催促新人两两喝下交杯酒。在欢呼声中。李凤梧先和文浅墨一起把酒碗扔到床下,文浅墨的那个落地后跳起,李凤梧的落地后寂然不动。观礼的众人大喜道:“好兆头”李凤梧再和文淑臻一起掷。然后两排侍女端着托盘上来,盘中是所谓的定情十物。最前排的侍女先奉上第一定情物手镯,一边吟唱着:“何以致契阔绕腕双玉镯。”一边给两位娘子戴上,套在浅墨手腕上的,是一对翡翠玉镯,浑体翠绿,没有一点杂色。套在淑臻手腕上的,是一对玛瑙手镯,通体火红,亦一点杂色套上玉镯后,两名侍女退下。第二对侍女走上前来,奉上托盘,伴娘从盘中取下第二件定情物臂钏,吟唱道:“何以致拳拳绾臂双跳脱。”钏属镯类,戴在手腕处的叫手镯,佩戴在臂上的叫钏。比起样式简单的手镯,臂钏则样式繁丽的多。李凤梧送给浅墨的,是一对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浑然缝,以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仅这一件,就花了两千两银子。送给淑臻的,是一对金跳脱,如弹簧状,盘拢成九圈,两端用金银丝编成环套,用于调节松紧,一点不妨碍运动,同样价值不菲。轮到第三件定情物戒指,奉上托盘的侍女吟唱道:“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情的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地分量却是最重的。戒指需要新郎给新娘带上,因为戒指最重要,所以要在场的女姓合唱,以示叮咛与祝福:“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终极。”李凤梧取下一枚银色的戒指,众女子的眼睛一下就亮起来,她们都是识货之人,发现那并非银戒,光泽要更加绚丽,显得比高贵。还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透明宝石。贵妇们心中暗叹,和这种戒子相比,家里那些镶着宝石的金戒指,简直俗不可耐。于是暗暗打定主意,回头找新娘子打听,从哪能买到这样的戒指这些玩意儿可不简单大宋罕见,好在如今的大宋已经有不少一赐乐业人,李凤梧花了大价钱,才让一赐乐业人通过海路从海外订做好后带回建康在李凤梧出使西辽前,就已经筹谋了此事。拿起浅墨柔若骨的白皙小手,与她含情脉脉相对,将戒指轻轻套在她纤细的名指上,然后在她的唇上深情一吻,引来一众妇女的尖叫欢呼。文浅墨羞不可涩思绪竟然跳脱了,想起了当年在桂影院被官人第一次亲吻李凤梧又拿起另一枚戒指,执起淑臻羊脂白玉般的玉手女人们又爆发出欢呼,惊得前院吃酒席的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第四件定情物是耳环,侍女唱道:“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而后伴娘从盘子里取下耳环给新娘戴上。在宋代,小巧简洁地耳环称为丁香,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李凤梧为小妹准备了前者,为月娥准备了后者。第五件定情物是香囊,侍女们吟唱着:“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为二位新娘子系上。第六件定情物是玉佩,侍女们吟唱着:“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第七件定情物是同心结,侍女们吟唱道:“何以结同心素缕连双针。”后世中国流行的同心结,都是单色的,但日韩的同心结,依旧像宋朝一样,采用双色编织,意味二人一体。第八件定情物为金簪,侍女吟唱道:“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为二位新娘插上簪子。第九件定情物是钗,侍女吟唱道:“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最后一件是裙,侍女吟唱道:“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当然这件不会当场穿起。这就是宋代为何剩男剩女特别多的原因,光凑齐这定情十物,就足以让小户之家砸锅卖铁了。一旦女方不降低要求,婚事只能限期拖下去送完了定情十物,就算是把新娘子牢牢拴住了,李凤梧出来到外面向来宾敬酒,女客们在内院开席,自不消提。婚宴由一品麻辣会馆倾情承办,为了办好这场盛大的宴会,郑合管理的一品麻辣会馆直接停业三天,全店员工全力筹备。在各大商号的配合下,又在李家小官人亲力亲为的操持下,这一顿婚宴,可谓豪华得让人口瞪目呆。不惜本钱的通过一赐乐业人的商号,为婚宴运来了三船汴京见不到的食材。首先是海鲜,在汴京城的高档宴会上,主要以河鲜为主,因为这里是内陆,运输不便,人们所吃的海产品,大都是失去精华的腌制货,味道自然不佳。但是一赐乐业人在沿海收购到上等的鱼虾蟹贝后,采用冻运法,先送入冰窖彻底冰冻,然后装入层层包裹的保温箱中。再令所属的沿途各商栈制备冰块,使保温箱内始终处于冰冷状态,用最快的速度运抵京城。待送到建康时时,那些海产品仍然是冰冻的,自然保持新鲜,只需要简单烹制,其天然的鲜味便盖过内陆的一切菜肴。其次是蔬菜,这个季节,北方的蔬菜品种已经很少了。但南方依然应有尽有。除了那些国内原产的蔬菜之外,一赐乐业人还从印度引种了木耳菜,从阿拉伯引种了莴苣、包心菜,也一股脑运来了。还有就是热带水果。什么香蕉、菠萝、芒果、榴莲、山竹、火龙果、红毛丹、黄梨依托南宋便捷的海运,十天时间便送到了建康,虽然已经有一半腐烂,但因为运量太大,剩下的一半,也足以供应这次宴会了。而且李凤梧把那些外表不再光鲜的水果榨成果汁,定会大受欢迎。川菜热辣麻,有果汁能让宾客吃的更为惬意。有了如此顶级的食材,加上李凤梧指点下,郑合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打造了一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川菜经此婚宴,一品麻辣会馆川菜宗师的地位,就此奠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洞房花烛夜,城春草木深本来还有闹洞房的环节。宋朝的闹洞房,是很没有节艹的,比后世闹得还凶,绝对是新郎新娘的噩梦。但大家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妙的川菜美食,大多吃得撑饱难奈,动都不想动,结果让他给逃过去了。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李凤梧长舒一口气。纵使钢筋铁打,也禁不起这样折腾,他又累又醉,只想合眼睡去,而父亲和三位母亲,已经早就睡着了。耶律弥勒和朱唤儿扶着他,往西院走去。侍女们迎上来,把李凤梧接过去。新房里,女客要走得稍早些,因此二位新娘子,已经独处了一会儿。两姐妹,本就连心。在新房里叽叽喳喳聊了许久,大多都是文浅墨在说,文淑臻在听。这样一来,文浅墨倒是不怎么紧张了。可一看见官人进门,顿时又紧张起来,拉着文淑臻的手松也不送。那么问题来了。今日婚娶两个老婆,洞房怎么解决李凤梧倒是不介意三个人一张床。可文浅墨是黄花大闺女。文淑臻虽然是二嫁,但柳子承好龙阳,文淑臻显然也还是个雏儿,根本没经过人事。你让这俩丫头和自己双龙一凤。那画面太美,李凤梧不敢看。不得尴尬成狗屎了。好在李家早有准备,新房准备了两间。看见官人进门,文淑臻起身,轻轻捏了捏妹妹,“小妹妹,好好伺候着官人歇了吧。”文浅墨眨巴着眼睛,“姐姐”文淑臻温婉的笑了笑,却不知道说什么。知道妹妹在担心什么。可这些事情自己也没经历过,自己怎么教她啊而且,官人应该轻车熟路的紧。耶律弥勒和朱唤儿都离开了新房。今夜官人大婚,西院除了新人,不住其他人。耶律弥勒、朱唤儿、耶律观音等人,都暂时改到其他院子里按照计划,明夜也是如此,因为今夜李凤梧和文浅墨洞房,明夜是和文淑臻洞房。李凤梧站在门口,笑眯眯的对浅墨道:“娘子还怕为夫么”文浅墨很有些忸怩,低着头不发一言。文淑臻略略含羞的剜了官人一眼,“浅墨尚小,官人就不要捉弄于她了。”李凤梧哈哈大笑,“大娘子也别急着回去,咱夫妻三人还没喝交杯酒呢”这本来是闹洞房的程序。不过在自己强烈要求下,没有闹洞房,但交杯酒还是得喝的。喝完交杯酒。文淑臻笑着摸了摸妹纸的头,轻柔的笑道:“我家妹纸终于长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