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玄幻小说>渡娘之后封神时代> 第四百四十三章难办之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三章难办之处(2 / 2)

以科技改变世界的道路最终还是中道崩殂。

芸姚留下的主张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几乎是没有什么用,因为大家都要向现实低头,连孟子都建议齐王要吞并内乱中的燕国,这可是谈仁义的孟子,在关键的时候一样是以现实的角度出发。

所以法家能脱颖而出也不奇怪了,因为他们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提出理论,他们更重视操作,也就是利益的再分配。

理论对利益分配没用,还是要上手操作。

芸姚分析了一下中原诸子和西方教的差异,就是诸子都致力于解决实际的问题,而西方教则想要解决为什么活的问题,还要回答生活中的万般苦难。

诸子不会考虑苦难的问题,毕竟苦难从来都是和人族相伴的,这种东西为什么要考虑?只要能安安稳稳地种田过日子,受点苦不是正常的么?

所以《易传》早就说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其思考为什么苦难,不如接受它之后自强不息。

对于能改变的,比如战争、洪水、瘟疫,中原诸子对它们都是红果果的蔑视,因为这些会影响农耕的因素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

对于不能改变的,比如七情六欲,比如痛苦悲伤,比如神鬼幽灵,诸子都选择避而不谈,劝人向善。谈了也是为了让人好好种田,并不是真的试图解释清楚。

不过如果有人来解释的话,中原之人也不会拒绝,甚至会非常乐意接受它。佛教教人脱离苦海,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避风港。

“脱实入虚,这是脱实入虚。”芸姚知道西方教来了之后,中原就进入了脱实入虚的环节。

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脱离苦海其实就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全民的逃避。

脱实入虚就好像是一个黑洞,很容易就拖垮一个民族。因为在心里完成自我安慰很简单,而在现实里自强不息却很难。

社会是不公平的,努力不见得能得到回报,这会打击大家的信心。当现实的自强不息变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去心灵中寻找安慰就简单多了,心灵世界里谁都可以成为阿Q。

脱实入虚容易,脱虚入实就难了。

好在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的操作经验,脱实入虚之后如果要回头还来得急。如果没有诸子百家的经验,脱实入虚之后再想从泥潭里爬出来可就难上加难了,因为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参考,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脱虚入实。

诸子百家留下的经验正是面对西方教大兴最好的武器,就好像是一根绳索,不管华夏脱实入虚到什么程度,只要还想回头总归是能拉着绳索爬上来的。

于是芸姚意识到要对付西方教,还是要利用现有的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