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第三百三十四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2 / 2)

不应该啊。

这个想法在陆逸明的脑海之中转了一圈就被放下。

他的思维重新回到林淑仪说的事情上面来,因为林淑仪的缘故,他最近也算是接触到了不少地产行业的内幕。

南湾的土地,除了当地居民手里祖传的,剩下的自然是归于国有。

私人土地零零散散,收购起来很麻烦,所以这点清汤寡水的利益,也就是能力较弱id关系户们看得上,并且一拥而上,瓜分利益。

而真正大势力大资本,看重的都是官方的土地竞标,这种一整块出售的地皮,才是真正的肥肉。

不过想要吃下,你也得有本钱才行。

一号地已经是李超人的囊中之物了,这条过江勐龙,可是连林家这样的坐地虎都自问不敌,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目标放在二号地上面。

但拿下二号地之后,林淑仪也没有信心能够拿下三号地了,景湾集团可没那么多现金能够肆意挥霍。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找来陆逸明。

原因无他,唯有钱耳!

“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跟你一起合作,拿下第三块地?”

陆逸明翘着二郎腿,脸上却是喜怒不形于色。

林淑仪看着他的脸,点了点头便直言不讳道:“没错!你现在手里面不是有一家精益地产吗?有参与竞拍的资格。”

对于赚钱这种事,陆逸明自然是很感兴趣的,所以随口问了句:“大概需要多少钱。”

林淑仪想了想,报了一个数字:“至少要七八亿才保险,同时拿下土地之后,开发成本不低于十个亿。”

陆逸明一听这话,当即皱着眉头陷入沉思:“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差不多要拿出全副身家来干这个?”

“是的,差不多要二十亿的资金。你手里面不是有一家精益地产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个资质,应该能去银行搞个抵押贷款什么的,减轻一点负担。”

陆逸明一脸正气地说道:“跟银行合作?不存在的。我就算是死,从这里跳下去摔死,我也绝对不会跟银行合作!”

跟银行合作?

那是说得好听,说直接点那就是帮银行打工,甚至是在被银行吸血!

陆逸明宁愿少赚点,也不想去银行贷款。

更何况上辈子,他可没少看见被银行催贷然后直接完犊子的地产公司,这种要仰人鼻息的生意,再赚钱他也不干。

毕竟他的膝盖骨太硬了,跪不下去啊。

林淑仪却觉得陆逸明难以理喻,但为了其中的巨大利益,她还是不肯死心:“那这样,你如何愿意跟我合作的话,我们可以成立合资公司,到时候从中运作一下,你的资金只需要进来走个过场,随时都能抽走。”

不得不说,林淑仪的这个方桉,让陆逸明心动了。

花着别人的钱,来搞自己的开发,想想都有一种pua别人的快感。

甚至无耻一点,像李超人那样买下来捂着不开发,坐等土地升值然后卖出,直接躺着挣钱,不要太舒服。

眼看着陆逸明似乎有些心动,林淑仪还以为事情有戏,当即更加卖力地承诺道:“我有信心,这一波如果操作好了,三年之内,至少有三倍利润。”

原本还打算委屈一下自己的陆逸明,听到这话却是明显一愣,同时嘴里也重复了一句:“三年?三倍利润?”

林淑仪还有些得意:“怎么样?很高吧。”

三年,三倍利润,投一百万,三年以后变成四百万,投十个亿进去,那就是三十亿了。

这买卖,划算得很呐。

然而,陆逸明对于这个,却是嗤之以鼻。

三年三倍利润,平摊下来每年才多少?连翻个倍都做不到,那玩个锤子。

简直就是给重生者丢脸!

更何况一九九八年到二零零一年这三年时间,世界范围内风云变幻,互联网飞速发展,这样的黄金岁月他不好好提前布局高科技领域,跑去盖房子……

但凡智商正常,都做不出这种违背祖宗的决定。

“算了算了,三十倍我还有点兴趣,三倍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林淑仪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或者是陆逸明的脑子出了问题。

这项目只要争取到手,那就是捡钱啊,而且四平八稳,想亏都难。

因此她一脸诧异,看傻子似地盯着陆逸明,把他从头打量到脚:“啊哈?不是吧,这种捡钱的事情你都不干?”

陆逸明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窝在沙发里,仰着脑袋有气无力说道:“这钱捡着太累了,我懒得弯腰,谁爱捡谁捡,反正我没兴趣。”

开玩笑,自己筹集二十亿现金,要是拿去砸互联网,十年后的利润率一百倍都是往小了说。

跟这比起来,三年三倍算个屁啊。

当然,林淑仪不是重生者,自然不会像陆逸明这样笃定。她就算是能想到互联网的发展,恐怕也不会想到互联网居然能够发展得那么勐。

林淑仪凤目一凝,峨眉微蹙:“难道你还有更好的门路?”

陆逸明想了想,最后还是提点她了两句:“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房地产赚钱太慢了,我更看好互联网。你真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就布局高科技产业吧,虽然风险很高,但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康庄大道。房地产不说是歪门邪道吧,却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为了这点钱惹一身骚,太不值当了。”

想想二十年后那些人是怎么骂房老板的。

陆逸明可不想背负那种骂名,一天到晚都被人戳嵴梁骨。

他虽然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但是至少还不打算在抬高房价这件事情上推波助澜,去掠夺那些苦命的工薪阶层。

林淑仪对陆逸明的话无语极了:“这点钱……你口气倒是不小,知道多少人为了你口中的‘这点钱’,挤破脑袋都想往里钻吗?”

陆逸明打了个哈欠:“这事不用说了,要是一两个亿,我就随便投点玩玩,可将近二十亿的资金投入,请恕我不能奉陪。”

见他态度坚决,林淑仪心中倍感可惜,却也无可奈何。

好歹是合作伙伴,陆逸明想了想,还是提醒林淑仪道:“千禧年马上就要到了,手里掌握点现金,机会向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别现在就一把梭哈了,不然过个十年八年的,有你后悔的时候。”

这话并非无的放失。

二零零零年四月三日,以美利坚的nadaq股票狂跌作为起点,宣告着互联网的第一次寒潮来袭。

到了那时,不仅是美利坚,就连夏国的许多网站也会纷纷倒闭,进入持续三年的低谷,互联网第一波浪潮就此进入严寒和冬季。

面对如此冲击,只有最有韧性和活力的互联网企业,才能从这场灾难中存活下来。

而这对资本而言,这却是最好的抄底时机,只要眼光不差,买到就是赚到,还是血赚的那种。

对于陆逸明的提醒,林淑仪将信将疑:“你确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