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八章(2 / 2)

这个计划,李易文已经听过许多次了,但如今陆逸明提起,还是让他忍不住心情激荡:“你说了这么多年的智能手机,终于要做出来了?我记得当初在这上面,我们可是什么姬处都没有的吧?”

陆逸明对此也是感触颇多:“可不是嘛,一切从零开始,折腾了这么些年,花出去的钱数以百亿计,总算是稍微看到点希望了。”

从转型准备做手机开始,陆逸明就费尽心思去一一搞定了生产牌照、屏幕、触控、电池、基带、芯片、摄像头等等技术。

每一个硬件都是一道关卡,哪怕提前知道了答案,这解题过程却也是不能省的。

而夏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又很落后,所以陆逸明只能用钱去砸,硬是攻破了一个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技术难关。

甚至为了不被人在芯片上面卡脖子,还费劲巴拉的去布局半导体产业,找人抢先研发新一代光刻机。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奠定自身在移动互联时代的霸主地位!

陆逸明和李易文聊了半天,最后终于决定放弃博客这个看似诱人,实则鸡肋的项目,不过陆逸明也告诉李易文,此事不宜张扬,等着其他同行去踩坑也挺好的。

李易文哭笑不得:“你啊你,还是那么恶趣味,整天净想着怎么看别人笑话了是吧?不讲武德啊。”

“商战无父子,讲什么武德?信不信我哪天要是走背运了,他们这些人啊,一个个都会跑过来落井下石,恨不得在我头顶上踩一万脚。”

“行吧,反正我说不过你。”

几天后,白云机场。

时清雪穿着一件天蓝色的碎花裙,露出洁白细腻的小腿,戴着一顶遮阳帽,站在陆逸明身边不停张望。

没多久,她的视线里就出现了一位身材高挑的职场女性。

纤细的柳腰下,是被包臀裙紧紧包裹着的迷人曲线,这位许久不见的小姨,身上的女人味愈发浓厚了。

“小姨。”

“小雪?”

两人很快就抱在一起,成熟的风韵与青春的靓丽,交织成一幅醉人的画卷。

“我们家小雪真是越来越漂亮了,瞧这脸蛋,嫩得我都想要亲一口。”

“小姨你用的什么护肤品啊,感觉你比之前又年轻了好多。”

“小嘴真甜。”

苏芸微和时清雪说了会儿话,这才看向陆逸明。

虽然陆逸明是她的晚辈,可论成就,她也只能高山仰止,甘拜下风。

回去的路上,苏芸微说了些美利坚那边的情况:“投资机构又开始对互联网企业感兴趣了,尤其是最近一家叫脸书的公司,非常火。”

说到这里,苏芸微又忍不住看向陆逸明,先是打量了他几眼,然后叹气:“也不知道你是运气好还是眼光毒辣,居然喝杯咖啡都能让你遇到一个准独角兽级别的好项目。”

陆逸明笑了笑,谦虚道:“我就是运气好而已。”

苏芸微听了却颇为不服气:“我怎么就没你这样的运气呢?你知不知道,脸书现在的估值已经是一亿美元了?”

就在不久之前,风投公司elprtners投资了1270万美元,脸书的估值正式突破一亿美元,成为了准独角兽级别的优质项目。

甚至在许多人眼里,这绝对不是脸书的顶点。

全美有将近两千万大学生,这些人都是脸书的潜在用户群体,他们年轻张扬,前途远大,用不了几年就是市场上的消费主力军。

毫不客气的说,脸书掌握了这群用户,就等于是坐拥了金山!

所以如今想要上车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多,对于陆逸明这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恨得牙痒痒。

就连苏芸微,都对陆逸明有些妒忌。

聊了几句之后,苏芸微又提起另一件事:“陆逸明,我觉得你要小心了,脸书在美利坚大火,国内恐怕很快就会出现模仿者。”

陆逸明对此倒是并不意外,早期国内的互联网,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抄袭狗。

qq抄的是cq,淘宝抄的是易贝,三大门户网站抄的雅虎,就连后来的东哥,也是直接开了写轮眼,照搬了亚马逊的模式。

没办法,习惯了摸着鹰酱过河嘛,都快把鹰酱给摸秃噜皮了。

陆逸明问苏芸微:“你是不是收到什么风声了?”

苏芸微点头:“已经开始有人在运作这件事了,许多风险投资也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到时候你的qq,在国内恐怕就会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了。”

做社交,从来都是赢家通吃,不存在大家划江而治的说法。

而脸书已经在美利坚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国内必然有人会效仿。

实际上,陆逸明对此并不意外。

上一世,在2005年秋,获美利坚特拉华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的王星立马盯上了大学校园sns这个细分领域。他在研究了脸书的模式之后,又综合了自己之前在sns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很快就开发出了校内网。

校内网当时一发布,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3万用户,增长可谓迅速。

当2006年校内网的用户量暴增后,王兴没有钱增加服务器和带宽,这才不得不饮恨将校内网卖给千象互动集团的ceo陈一舟,后者从岛国的软银哪里融到了43亿美元,并将校内网改为人人网,2011年人人公司上市。

虽然最后人人网终究没能在大浪淘沙中挺过来,撼动qq和微信的社交霸权,可陈一舟本人钱可没少赚。

原本没想到这一茬的陆逸明,忽然间就有了想法。

看见陆逸明陷入沉思的模样,苏芸微忍不住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陆逸明笑着说道:“原本我是不打算在国内复刻脸书的模式的,毕竟两国的国情不同,不过经你这么一提醒,我忽然觉得脸书的模式在夏国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脸书主要是通过照片分享来拉拢用户,依托于大学的社交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布局,把年轻的用户群体都吸引过来,然后将人留住。

在这方面,美利坚的大学生比较热情奔放,热衷于展现自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美利坚的大学生有钱,买得起数码照相机,这玩意儿要好几千呢,国内的大学生有几个买得起?

你连照片都拍不了,那还分享个鬼啊?

所以无论是校内网还是之后的人人网,在火热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销声匿迹,淹没在时代的巨浪之中。

反倒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摄像头像素的提升,让拍照分享这个功能,开始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看看后来的微信朋友圈,就知道夏国的用户其实也很奔放,也很热衷于展现自我。

之前之所以含蓄和内敛,主要还是穷闹的。

正因为知道这个结果,陆逸明才没打算复刻脸书,毕竟这个项目没啥利润。

可苏芸微带回来的消息,却给了陆逸明一个新的启发。

脸书的模式还是可行的,只是引进国内的话,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而与这个项目最为契合的,就属了。

陆逸明最早研发的时候,就是为了对标微信,是为了移动互联时代做的准备。

眼下虽然智能手机还没弄出来,可是完全可以先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啊,积累用户基数,等到智能手机一面世,直接就可以无缝衔接,瞬间就掌握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简直完美。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