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其他小说>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1311】陪葬女种田记39(51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11】陪葬女种田记39(5100)(2 / 2)

比如后世逢年过节都会用到的中国结,鞭炮串串,还有福字绣,寿字绣。

打络子也算是古代闺阁女子经常做的女红之一,有钱人家的小姐用这个练手,打赏下人,亦或者做好的送给闺中密友,穷苦人家的姑娘则用来赚取生活费,补贴家用,十个络子就算只给一文钱的工钱,也是弥足珍贵的。

白荷的手艺精湛,双面绣、苏绣、汴绣她都会,只不过做这个太费眼睛,如果真出手,也能赚不少钱。

她把柳儿当亲闺女一样悉心教导,她可以不靠这个赚钱,但如果柳儿会了这门手艺,将来就饿不死,所以只要她能学,她就会耐心的教导。

“来柳儿,这次你哥他们去县城的刺绣坊接了个永结同心的结络,我来教你怎么做,你学会了,就能多赚点嫁妆了。”

“还有双联结,双钱结,万字结,璎珞结、纽扣结、吉祥结等结式,简单的做三十个给你一个铜板,稍微难一点的,就是二十个十五个一个铜板,你像这个永结同心的结,那可是一个就给一个铜板,你可得好好学啊!”

柳儿一听到钱就眼冒星星了:“一个铜板诶,这么高的价格?我要学,姐,你可真是什么都会啊,连价格都给我打听好了,太好了,那我打上十五个结络,岂不是就能买一斤肥瘦相间的上好猪肉了?”

白荷看她馋嘴的小模样,不由笑道:“咱家不是有肉嘛,哪里还用得着你买,你呀,就把钱好好攒起来,将来出嫁了,也能挺直腰杆子做这十里八寸最有脸面的姑娘。”

古代的猪肉可不是瘦肉精喂出来的,那都是纯粮食纯草喂养的,做出来的红烧肉又香又糯,别说柳儿爱吃了,就是他们家三儿一次还能吃上一大块儿呢!

古代的猪肉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越肥越贵,五花肉十二文钱一斤,纯瘦的那种最便宜,十个铜板差不多就能买的到,带肥肉片子的差不多能要到十五文,这种肉最适合做扣肉了。

之前她们也给绣坊做过绣品,那个时候是教她学习阶段,绣手绢,二十条才给五个铜板,现在学会了中国结,一个就能得一个铜板,在柳儿看来,简直就是天降福星般的待遇了。

古代像是大夫、绣娘这些职业,都是需要传承的,如果你是大夫,孩子必然要继承你的衣钵学医的,这是规定,你没有别的选择,绣娘对比这个虽然没有那么严苛,毕竟这是传女不传男,传媳不传婿,有一门手艺,那可是代代相传下来的。

古代嫁娶的时候,媒婆也会先了解女方都会什么,会的越多,身价就越是高,所以柳儿很清楚的知道,她学会了读书写字算账做饭,如今再学会刺绣的话,那将来的身价,可是山里这些穷苦人家高攀不上的。

姐姐是为了她在谋将来,她又怎会让姐姐失望呢?

这越是和姐姐学的多,柳儿就越是觉得姐姐就是个宝藏,怎么也挖不完的那种。

她甚至觉得,这样优秀的姐姐,不应该屈居于山林,她应该有更广阔的人生才是,甚至还问白荷。

“怎么就和卫赢谈起了对象了呢?明明他配不上你,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对此,白荷是这么回答的,“我想找的,不一定是最般配自己的,但却是最适合过日子的,你也许现在不明白,将来慢慢明白也不迟。我想要的另一半,不需要比我优秀,只需要满心满眼的有我就行了。”

她是个女强人,经历了近二十世,什么样的人生没拥有过?

疲了乏了,啥都不想去折腾,就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种感觉,柳儿永远都不会明白,也不需要明白。

赶着年前最后一次进城,是柳儿和小芒、安大娘一起去的,柳儿是去交自己这半个来月的成果换银子,小芒和安大娘则是去卖自家做的咸鸭蛋和麻辣豆腐干儿,外加干腐竹。

这几样可都是稀罕物,也是安家这个把月来攒下来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全都送到县城去卖,主要也是想趁着年前,给家里多一项进项,当然,此次进城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去接自己的哥哥回家。

安小光回来了,他是自己骑马回来的,会先停靠县城,算着时间差不多就是腊月中旬这段时间,所以安大娘就带着儿子进城看看,本来柳儿是不想去的,但白荷想着她也好久没回家看看了,就让她跟着回家打扫打扫,这样有她在的话,安家母子才不会在她家显得拘束。

其实说白了,白荷是觉得小芒和柳儿挺般配的,不过这是她一厢情愿的看法,至于将来能不能成,还得看他们自己之间的缘分。

也许小芒现在还配不上柳儿,但人是她要教导的,也经由她确认过的人品和能力,又怎会亏了自己认的这个妹妹?

柳儿不在家,这胖小子的重量可就压在她身上了,之前不觉得,现在才发现这小闺女在自己身边,可是没少干活啊,尤其这胖小子,吃的又胖又壮实的,刚一岁多点儿,就二十来斤了,这还得了?

小雨生已经开始学单字音说话了,不会喊爹和娘,因为他没有,姐姐喊的最好,其次是叔叔,卫叔平日里抱他次数最多,很多时候他都觉得不好意思。

“我这年纪都能当他爷爷了,这喊叔叔,怪别扭的。”

但孩子跟白荷是一辈的,又和卫赢是默认的情侣关系,如果喊爷爷,那才觉得可笑。

所以即使觉得别扭,这个辈份也是万万不能乱了的。

小家伙现在每天喝两次奶,早晚各一次,中午和下午有鸡蛋和豆腐羹加餐,晌午还会给他吃点肉。

基本上不做辅食,太复杂的他也不爱吃,鸡蛋羹和双皮奶大概是吃习惯了,从来不挑,当然,这年代的孩子吃啥都香,也不懂得挑食,除非有过敏源,幸好他们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卫赢打渔回来之后,就带着翔子进山找猎物去了,虽说家里今年过年已经有很多食物了,但他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猎人,一年到头不打点野味回来,似乎对不起他这个身份,所以和翔子两个人一商量,可就进山了。

这也是为什么翔子没有跟着安家母子俩进城的原因。

所以这几天到了吃饭点儿,那就是卫城、崔雨生以及白荷三人,当然,偶尔干爹送完豆腐,也会被白荷强留下来蹭顿饭,因为两家的关系实在是好,老爹一回生二回可就熟了,主要还是白荷做的饭菜太好吃了,他忍不住啊,所以就借着送豆腐豆干的时候,留下来吃顿晌午饭,至于早上和晚上,都是家里剩什么,他自己坐着吃什么。

安家兄弟四五个呢,他排老三,上面两个,下面两个,每个儿子轮半个月的伺候老爹老娘,早就分了家,都是各过各的,白荷没过继到他家的时候,就属他们家条件最差,现在在白荷的帮扶下,不说过的最差,起码吃喝是不愁了,至于穿,乡下老百姓都是自给自足,缝缝补补又三年,住就更不用说了,村子里统一盖的新房子。

所以干爹对于现状,何止是满意啊,简直可以说做梦都要笑醒了。

因为前些日子在白荷的教导下,小芒已经可以给自家奶奶扎针了,而且扎的还不错,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以前老太太最瞧不起他们这一房,总觉得儿媳妇太强势,把自己儿子治得太狠,即使生了俩儿子,也从来没给她好脸色看,当初认白荷这个干闺女,老太太还不乐意,要不是安大娘自己强势,硬別过了这个念头,只怕现在他们依然过着被人瞧不起的日子。

所以说,安大娘成就了白荷的户籍,而白荷用安小芒和豆腐生意,回报了两口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