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大明:我为皇太孙> 第一百零五章 视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视察!(2 / 2)

朱棣这话没有丝毫水份,他真的就是想来看看朱允熥到底在酝酿什么大动作。

大明那么大,到处都不开分店,偏偏在北平开了一家,他不相信这里面没有猫腻,虽然不怎么了解这个性格大变的侄儿,但他觉得如此行为绝不只是用来恶心他一下那么简单。

“既如此,那臣为殿下头前引路!”

本来打算走人的常升也不走了,对于战功显赫又没有任何污点在身的燕王,他拿出了最大的警戒心理。

他此行真正的任务是将后勤、军备、作战全都划分开来,而后做到职责明确的,不然区区一个裁军根本不需要堂堂的大明国公,左军都督府大都督亲自出面。

至于为何不派同是国公的李景隆过来,他就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也许太孙有自己的考量。

“这就是新的大明宝钞吗?做工不错!要比以前的更精细了,还有这金币跟银币,正面是洪武通宝,背面。。。这刻的是一个矿工吧?匠藉岂能与洪武二字并列?”

新铸的钱币朱棣其实早就看过了,这次正好借机询问一下原因。

把一个矿工刻在整个大明通用的珍贵金银货币上,如此做法让他很是生气。

“回禀燕王殿下,据太孙殿下所言,无论是铜铁亦或者金银之物,皆不过就是埋在黄土之内的东西罢了,只因其数量稀少,这才成为了货币的最佳之选,刻矿人于其上,只是证明此物的出处而已。”

听到常升的回答朱棣点了点头。

这样虽然也说得过去,但他还是觉得没有必要把一个挖矿的刻在金银上面。

就算金银是这些人挖出来的又怎么样?和他们有任何关系吗?

对于朱棣的这个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不过都被朱允熥给敷衍过去了。

他把钱币刻上矿工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为解放农民思想做准备,等将来开启大航海时代时,谁会忍得住如此巨大的诱惑?

钱都摆在你们眼前等你们去挖了,要是还无动于衷,那还是留在家里种田为好,因为根本抢不过别人。大明境内的金银不归私人所有,可是海外所得却全都是个人的,虽然有危险,但绝对可以一夜暴富。

朱允熥知道这个想法不会为儒家意识形态所接受,所以他也懒得说出来,免得一天到晚耳朵‘嗡嗡’叫。

真到了那一天,自然会有无数人自发去做的,而他需要做的只是在后面轻轻地推一把。

看完钱币之后,朱棣又视察了皇家商会,看到摆放的食盐之后,又故意装出了一副惊奇地样子。

“商会售卖食盐岂不断了边地各卫所的粮食来源?如若盐引无利可图,我大明怕是再无商人愿意屯粮戍边呐!”

朱棣这个问题很刁钻,常升也因此沉默下来。

因为朱允熥这两年还不打算废除开中法,尽管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变相掘这些商人的根,但毕竟还没影响到全局。

粮食不是一下子就凭空冒出来的,虽然成立了后勤部,但该花的钱还是得花,该给的盐引还是得给,直接一刀切了,会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燕王殿下误会了,食盐的存在只是为证明大明宝钞的购买力而已,不会伤及边境贸易的,除了食盐商会同样也售卖铁器,不过数量都没多少。”

常升答不上来,自然会有掌柜来帮他答,既然敢卖食盐,事先当然要想好说词。

而对于这个说法朱棣内心并不买帐。

说得好听数量没有多少,可需不需要增加不还他是朱允熥一句话的事情吗?看来这小子还打算对食盐开中之制动手啊!

视察了一遍下来,朱棣和朝中的大臣一样,也摸不清朱允熥的脉搏了。

他不知道朱允熥到底想干什么,一旦废除了中盐之法,哪还会有商人愿意来边境屯粮运粮?到那时全都只能由朝廷一力承担。

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处境更感担忧,似乎形势对他越来越不利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