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SAN值狂降的我只能努力刷剧> 第180章 成神与仪式阵的信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成神与仪式阵的信息(1 / 2)

“我靠,这也能行?”

看完兰馨月留给童铎的那本不知名书籍中的某一章节,沈秀的眼睛已经瞪成了铜铃,实在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有了能让恐怖片中的场景降临现实的能力以后,沈秀自认自己对各种各样诡异事件的接受程度已经大大提高。

没曾想,这一章的内容居然再次突破他的接受限度,把他看得心跳不已。

“凝聚神性”,这就是这一章的名字。

刚才,沈秀在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等揉了揉眼睛,确定真的是这四个字,他又强行说服自己,具体内容肯定跟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压住好奇心,准备去看有关“仪式阵”的章节。

可当他真要翻到有关“仪式阵”的那两章的时候,却鬼使神差手一滑,多翻了好多页。

等书页停止翻动停下来的时候,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他极为好奇的“凝聚神性”那一章。

报着“既然都翻到这里了,那就先看看”的心态,沈秀开始逐字逐句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厚度堪比他上辈子所用过的字典,但里面的章节只有不到二十章。

可想而知每一章的内容会占据多少页。

然而,“凝聚神性”这一章所占的篇幅却出人意料的少,总共也就是五页不到。

沈秀看得很慢,生怕漏掉一个字,却也很快就看完了。

而刚才那句粗口就是他看完之后下意识说出来的。

不怪他情绪这么激动,实际上这一章的内容任谁看了都会如此,甚至会表现得更为夸张。

跟标题一样,这一章所讲的的确是如何凝聚神性。

不过跟沈秀理解的那种神性有些不一样,这里说的“神性”叫作“神格”更为合适。

“神格”,成神的资格,只有凝聚了“神格”,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超越旧日支配者,成为堪比外神的存在。

看完这短短几页,沈秀心神摇曳,大为震撼。

这本书里不仅存在有关“仪式阵”的信息,居然连教人如何成神都有记载。

虽说这上面的内容很是荒诞,凝聚神性的方法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童铎都能凭借这本书搞出“仪式阵”,那是不是真的照着这上面做了,就能成为“神”?

沈秀埋着头,紧紧抿着嘴唇,脸色变幻不定。

相信在这世上,在成神的诱惑前没人能顶得住。

哪怕是龙征这种传奇“支柱”,如果有机会更上一层楼,肯定是不会放过的,更别说超越“不朽”,成为“真神”。

沈秀说到底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就不可能四大皆空。

面对成神的诱惑,他自然也顶不住。

可成神并不是说成就能成的。

唐僧取经尚且有九九八十一难,成神就更不用说了,在成为神祇之前,有一个无法绕开的前提——获得权柄。

神之所以被称为神,就是有着其他生物没有的能力——祂们掌握了世间各种各样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权柄。

而凝聚“神性”,也就是逐步获得权柄的方式。

风险往往与收获成正比。

获得巨大收获,就意味着要冒很大危险。

凝聚“神性”也是如此,那条通往掌握权柄的道路堪比高架于深渊之上的独木桥,两侧空无一物,四周还有罡风和闪电,一个不慎就会葬身无尽深渊。

而沈秀之所以游移不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按照书中的方法,的确有可能会成功凝聚神性,但更有可能死在成神的道路上。

而按照《异体》一步一步修炼,只要解决掉挡在眼前的难题,晋升为“猎魔”,就一定能成就“支柱”,哪怕是从没有人触及过的“不朽”,他也有机会尝试一下。

只是“不朽”之后又该如何修炼,或者“不朽”已经是《异体》的天花板,这也是沈秀没能瞬间就做出选择的原因。

犹豫良久,沈秀深吸一口气,猛地将书合上。

“太难了...”

他一脸苦笑。

前者,虽然上限很高,却有身死道消的可能,后者稳扎稳打,但天花板就在眼前。

无论选择哪一种,似乎都是一个错误。

沈秀想了想,转头看向歪着脑袋打量自己的艾丽娅,问道:

“艾丽娅,如果在你面前有两条路,选择第一条,有可能会获得巨大的好处,但同样有可能遇上九死一生的情况,而选择第二条,则能顺顺利利得到一个价值有限的东西,只是这个‘东西’完全无法跟第一条得到的好处相比,让你来选,你会前者还是后者?”

艾丽娅眨巴眨巴眼睛,说出了一句让沈秀先是愕然,而后豁然开朗的话。

“父亲,那我能不能先选第二条路,等拿到那个‘东西’了再回头走第一条?”

沈秀愣了好一阵,才哈哈笑了起来。

没想到困扰自己的问题,居然能这样解决,果然是当局者迷啊。

的确,看似两条路,但凝聚“神性”并不与修炼《异体》冲突。

也就是说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而且在成为“支柱”甚至是“不朽”以后,凝聚“神性”时遇上的危险就会相对来说减小很多。

先成为“支柱”甚至是“不朽”,对于成神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艾丽娅虽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开怀大笑,但既然笑了,肯定是遇上高兴的事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时间,一人一血裔的笑声在房间中回荡开来。

有了目标之后,沈秀定了定心神,再次翻开那本书,找到有关“仪式阵”的章节,细细阅读起来。

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人,异事局都没有记载“仪式阵”的起源,却在这本书里被详细地写了出来。

“仪式阵”最初起源于那个诡异横行,旧日出没的年代。

那个时候的人类可以说是处于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朝不保夕,人人自危。

突然有一天,一位占星师在某处战场遗址发现了一块类似眼珠的红色晶石,在那块晶石中,有一簇极其微小的火苗。

奇异的物品通常代表了危险和机遇。

在现在是这样,在那个时代更是这样。

占星师不敢随意处理那块晶石,更不甘心把它扔在那里,犹豫再三,还是没忍住将其带回了家中,打算跟其他人交换需要的物品。

可没曾想,就在石头被带回去的当晚,一场蹊跷的大火就将占星师的家给烧成灰烬。

在那个年代,死一个人算不得什么大事,即便那人是一位占星师。

在占星师的家被烧毁的第二天,就有人迫不及待占据了那块土地,重新修建起一栋房子。

可好景不长,房子修好没多久,同样蹊跷的大火再次出现,而且这一次,大火绵延开来,将方圆百米内的房屋都给烧得一干二净。

等到大火熄灭,侥幸逃过一劫的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一场大火竟然烧出了一个诡异的图案,酷似一朵火苗,在火苗外围还有一个圆圈。

这个图案被有心人记录下来,随后传到了另一位占星师耳中。

经过他废寝忘食地研究,终于在几年之后发现这个图案所代表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