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回到大明当崇祯> 第二九二章 剑指削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二章 剑指削藩(1 / 2)

周皇后有喜的消息传扬开来后,自然是满朝称颂贺喜之声,即使一向对崇祯极为不满的黄道周、倪元璐等东林党人,面上亦是一片喜色。

在封建王朝,皇帝有后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直接关系到王朝根基稳固与否。

至于什么开疆拓土,什么万国来朝,在大臣们看来那都只是面子工程而已,和皇帝有后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虽然只是周皇后才刚刚发现有喜,且未来生下来的也未必是龙子的,但毕竟证明了天子的身体没问题,只要勤劳耕耘,那么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崇祯对周皇后有喜之事也极为重视,虽然历史上周皇后生朱慈烺非常顺利,可毕竟崇祯穿越回来后改变了历史,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他严命王承恩,要把注意力更多集中于后宫之中,严防任何意外发生。

皇后有了身孕的消息,让朱由检又喜又忧,对周皇后肚子里的小生命,表现得比周皇后还要重视,为此他特地丢下了手上令人烦恼的政务,专门在后宫陪了周皇后七天时间。

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儿女情长注定不是他生命中的主流,再次投入繁忙的政务之后,朱由检频频会见阁部重臣和军中大佬,貌似不经意的言语中透露出削藩之意。

对朱由检透露出来的削藩之意,无论是阁部重臣还是军中大佬,一个个都表现得颇为谨慎,劝谏崇祯三思而后行。

以史为鉴,历代王朝有意进取的皇帝都打过削藩的主意,但是几乎每次削藩,总能掀起惊天动地的大动乱。

历史上著名的“削藩”有三次: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最高权威。

二是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强盛的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是以宋朝藩王的权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限制。

最为著名的一次便是本朝的建文帝削藩了,结果引发靖难之役,建文帝反被燕王朱棣拉下了帝位,削藩直接翻了车。

因为建文帝搞削藩把自己的帝和身家性命都搞丢,是以自他之后的历代大明天子均吸取教训,就再没有搞过什么公开的削藩动作,只是悄咪咪地剥夺了各地藩王的拥兵之权。

为了补偿各地藩王,朝廷对于各地藩王宗室的违法乱纪之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恐施压太过,再搞出一个什么靖难之役来。

不过长此以往,随着藩王宗室的人口不断繁衍,供养宗室已经成为了地方上最为沉重的负担,最终成为拖垮大明朝政的重要原因之一,宗室子弟与大明王朝一起滑向深渊。

朱由检作为穿越者,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弊端是拖垮明朝的重要原因,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