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第三百九十二章 接收北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二章 接收北地(1 / 2)

十月底,宋扬这次是真的返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剑南道呆了几天,该了解的了解了,能办的事儿也办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打包好了东西踏上归途。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过这次返程的路径与来时不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走的是从剑南道北上,要先去山南西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没办法,黔中道的路实在太难走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走了一次就不想走第二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选择转道山南西道会好走很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心中深深认同了一句经典语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要致富先修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等时局稳定了一定要把黔中道的路给修通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深深的下定决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黔中道总是闹反叛,除了山区较多,道路不通也是主要原因。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道路修通了,大山内外互通有无,百姓们了解的多了,生活条件好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然也没人有心思天天搞叛乱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修路致富属于从根本上铲除叛乱滋生的土壤,所以宋扬才重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然,现在也就是打算打算,距离具体实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整个北方都在打仗,黔中道剑南道又是刚刚收回来,需要耗费人力物力的地方太多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江州这点儿底蕴根本折腾不起太大的工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从益州出来,宋扬回头看看这成都,城里没有武侯祠,也没有杜甫草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个时代的人与物与宋扬记忆中完全不同,没有追忆到宋扬想要的,便也没有再多呆的必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队伍缓缓开拔,一路向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回程的路上,宋扬只带了王永宁的五千岳州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牛老三则带着手下的灃州兵暂时留在了剑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几天,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的萧月白,从自己军中抽了两万人去高原集训了,这么一搞边境守卫便显得空虚不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萧月白向宋扬请求一些人手,帮忙镇守边关,防止吐蕃人东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事儿宋扬肯定是要支持的,于是便让牛老三留下一段时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方面镇守边关,一方面帮剑南道改革军制,向复兴军靠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吐蕃迟早是要收回来的,萧月白那两万兵马也不一定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打算让他们在就地改编招募一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行了萧将军。别送了,回去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了剑州边界,宋扬对萧月白说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离开益州,萧月白送了一路,一直送到了剑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再过去就是李承恩管辖的山南西道利州府地界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王爷保重。剑州局势稍稳,末将会立刻去江州拜见。”萧月白抱拳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行。边事还要靠你盯着,吐蕃如果有大举异动立刻向山南西道求助,本王会和李承恩说。”宋扬嘱咐一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王爷放心,末将明白。益州过来的路正在修缮,等到路修好了消息递送又能快很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啧啧。修路也好,给百姓们一个生计。不过水路不通是个大问题,等到北地战事了了,本王会尽快派人将长江水道打通。”宋扬砸吧着嘴说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陆路修缮,是萧月白自筹资金,宋扬实在管不起这么老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两年蜀中之地风调雨顺,萧月白攒了不少家底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投靠了宋扬,兵事方面的消耗就少了很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想把这些钱拿出来,投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益州有水路联通长江,这段水路落差极大,根本没办法通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且天灾之后,几处峡谷塌的塌堵的赌,也就更没办法行船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一直想着把水路打通,可是始终没有这个条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来实力不够技术条件不足,二来这边的黔中道、剑南道也没有收回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地盘已经拿回来了,技术方面可以让陈福带人来摸索着搞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手里有炸药,不行就炸,一点一点儿开,总能把水路通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若水路能通开,蜀中之地便不再闭塞了。实乃利国利民只大事!”萧月白有些欣喜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嗯。这事儿本王会记着,等几件大事搞定,咱们就研究水陆的事儿,到时候还得你配合一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需要末将配合的,末将定然全力以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好!就到这吧,回去吧。已经送了一路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王爷保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萧月白站在边界,望着宋扬远去,心中有些庆幸,庆幸大乾还有这么一位贤王,可以领导大乾再次崛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萧月白的爷爷是跟着太祖皇帝征战天下的将军,萧氏家族对大乾的认同非比寻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遇到宋扬之前,萧月白就打算平定剑南道和黔中还有吐蕃人以后,去内地寻找大乾后裔扶持一个大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宋扬出现了,他效忠大乾的愿望可以直接是现在宋扬身上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离开了剑州便是利州,才刚出了剑州界,李承恩就带着人迎过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下官李承恩,叩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前几天收到宋扬的通知,说要借道山南西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便立刻动身,从南郑赶来了利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路上紧赶慢赶,正好赶上宋扬到达利州边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大人,起来吧,一路辛苦了。”宋扬招招手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辛苦。王爷您远征黔中道,平定鸠安之乱,实属劳苦功高。下官能来伴驾是下官的荣幸。”李承恩点头哈腰的说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投靠宋扬以后,只在江州见过宋扬一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山南西道在他的治理下,民生恢复的很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百姓们不愁吃喝,住宿也有保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投靠宋扬以后,山南西道在江州的指导和山南东道的帮扶下,现在各州府都已经达到了自给自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且洋州、梁州、集州三地的粮食产量还有很大富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北伐以后,李承恩也没少给魏南输送粮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且为了配合北伐,李承恩也派遣州兵在西京道边界陈兵,给罗西集团也造成了一定压力,帮魏南那边分散了一定兵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和李承恩接上头,后面的路就是李承恩在引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要先去一趟南郑,山南西道收回来以后,他还没有来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次正好顺路看看山南东道的民生发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路上,宋扬和李承恩说了剑南道受到吐蕃骚扰的事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表示他也听说了,并且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他已经在利州布置了三万兵马,随时可以南下支持剑南道的防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王爷。陇右道那边宕州、武州等地原本贼兵控制的区域,前段时间都派人下官联络过,说是想投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下官那时不知您要往山南道来,所以文书送去了江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说起了陇右道的事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几年陇右道被罗信集团征服了,凉州以东的区域都是罗信集团的地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贼寇势弱,北伐军势如破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陇右道东南,靠近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的一些州府已经在为自己找后路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想了一下,给出了三条接收办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服从调度者,照单全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重视民生者,原职留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鱼肉乡里者,贬为平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能接受这三条的,允许投降,不接受的,就等着大军压境吧。你这边要在边境施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随时使用武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听了宋扬的话,立刻抱拳道“下官一定严格执行王爷的三策。陇右道那些州府兵力并不算强,若是出兵,必然可以顺利拿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现在的地位也是打出来的,前几年民乱闹得厉害,李承恩平定战乱,也练了一支不错的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行。你自己拿主意。能招降的,尽量招降,毕竟一旦动兵,伤及的还是百姓。陇右道这边不是贼寇主力所在,不要大张旗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下官明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陇右道东侧那些摇摆的州府该如何接收,和宋扬商量了一阵便算敲定下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收编三策作为指导性意见,是招降收编那些州府的前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承恩的执行能力还不错,让他打罗信集团未必打的过,但是对付那些随风倒的州府,没有什么问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达南郑已经是十一月六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路上经过的一些州府县城,宋扬也看到了山南西道的百姓生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与探子们和李承恩的上报基本一致,宋扬也对李承恩的感观加深了一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扬抵达南郑,刚安顿好了住处,一封六百里加急自北地而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西京长安克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