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人民力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人民力量(1 / 2)

少年都松德赞从小接受的教育与生存环境,让他所当然的认为大乾应该为他夺回政权和地位。

他的父亲也跟他说,大乾会帮助他们赞普一脉拿回政权,而作为条件吐蕃则是再次成为大乾的藩属国。

都松德赞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所以才一路跑到大乾寻求帮助。

现在宋扬却直言这是不可能的,吐蕃或者说都松德赞必须拿出相应的代价,不仅仅是什么藩属国。

宋扬也说了,臣服大乾什么的,这都是废话,提出来毫无意义。

吐蕃本就是大乾藩属国,根本提不上再次臣服的问题。

都松德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傻傻的站在那里。

没想到大乾之行竟然这么不顺利。

被关了两年,好不容易逃出来,竟然还要面对这些从来没有想过得问题。

少年心情抑郁,蓝瘦香菇。

“小都松……小德赞啊!你先回去吧。好好想想本王刚才提出的问题,想好你能拿出什么东西做交换,再过来找本王谈。”

“至于外面的吐蕃大军,你可以放心,在最后定论之前,吐蕃人接不走你。”

宋扬摆摆手打发都松德赞回去,顺便还给他吃了个定心丸,确保他在石堡城这段时间的人身安全。

都松德赞有些失落,他虽然还想说点儿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宋扬发话了,他只能行了个礼,恭敬地低着头退去。

“诸位,说说吧。这小子该不该帮?吐蕃该不该打?不打的话,如何处置他。打的话,该如何打。”

都松德赞走了,宋扬看向众人问道。

“嗯……卑职认为吐蕃要打!但的确不能和这小子说的一样无条件的打。”于明想了一下说道。

“吐蕃是咱们的藩国,将吐蕃打下来,大乾西南就多一道屏障,且剑南道、陇右道、西域诸地也将太平下来。”

“所以卑职觉得吐蕃要打!”

吐蕃强大时,经常会威胁着些地区,当年与吐蕃对峙,大乾在这些地区修建了不少堡垒。

石堡城就是那个时代修建的。

“至于吐蕃要付出的东西……除了钱粮和一些军力以外,最少也要改土归流吧。”

“有了流官管理,咱们对吐蕃的控制才会更加方便。”

“可以利用流官在吐蕃各地推行大乾教化,时间长了百姓认同感应该会提升吧。”

“百姓认同感有了,才方便长治久安。”

一些新鲜的词汇,是于明从宋扬那里学来的。

最后于明的意见是打,并且将吐蕃打造成西域四镇之前那种状态,派遣流官管理当地政务。

当年的西域四镇就是流官管政务,征西军管军务。

而当地的那些小国王只负责管理自己的民族事务。

于明说完,轮到了魏南。

魏南琢磨了一下,看向宋扬和于明说道:“不然干脆就一步到位。直接建立生产建设兵团!将吐蕃纳为直属州!这样吐蕃以后就真正是大乾的一部分!”

“咱们的武力足以征服吐蕃,推翻那个什么国师,咱们就直接将吐蕃牢牢掌控!”

他的想法更为激进一些,直接将吐蕃变成北地边军和现在的西域四镇。

这样中原王朝对吐蕃的管理就变得更加集权。

听了他俩的话宋扬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坐在末位的赵养。

原本参加这种会议的还应该有个宋承旺。

不过这小子和他的玉华妹子来到石堡城就趴窝了。

俩人的高反都特别厉害,到现在都四五天了也没缓过来,连今天守城战都没来参加……

赵养看到宋扬看过来,便站起身要回话。

“坐下说吧,本王开会习惯坐着说话。”宋扬压压手道。

赵养道了声谢,小心的坐下说道:“王爷,两位将军。末将的想法是……是……”

赵养犹犹豫豫似乎不太敢说。

宋扬微笑着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赵养还是有些犹豫,宋扬干脆说道:

“赵将军啊。尽管畅所欲言!开会嘛,只需说出自己的想法!又不是你说了就一定会用你的办法,是非对错本王自会判断。”

有了宋扬这话,赵养这才鼓起勇气说道:“末将觉得,吐蕃之地不要也罢!”

他这话一说出口,宋扬三人都是一愣。

宋扬也是想要吐蕃的,他也想完成大一统。

吐蕃也是大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宋扬两世的认知,他不可能将吐蕃分离出去。

之前几年没有去管吐蕃,完全是没那个时间和精力。

这次因为都松德赞的事情,大军到了吐蕃边境,那就要提前将吐蕃问题摆在台面上来说。

赵养看到三人看来,特别是宋扬的面色不善,忙的解释道:

“王爷。吐蕃那地方百姓尚未开化。特别是下层百姓,基本都是农奴,根本没有人身自由。而那些平民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头人、土司的制约,算不上真正的自由之身。”

“因为当地百姓都在头人、土司的掌控中,所以往吐蕃派遣流官,权力方面会受到当地头人的极大限制,或者说根本发挥不出地方官的作用。”

“至于生产建设兵团……末将听说过,北地边军在搞。那种模式在北方或平原地带的确是很好的,但在吐蕃却未必能发挥作用。”

“吐蕃之土地非常贫瘠,普通粮食作物根本没法生长,大部分地区只能种些青稞,只有河流谷地才能种植小麦。但好的耕地基本都被土司头人掌管,基本上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土地了。”

“所以粮食很难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末将觉得生产建设兵团的意义不大。”

“若是抢夺一些优良土地,则需要消灭那些头人。这会导致吐蕃人的反抗与仇视。时间长了,一定会爆发矛盾。”

“所以……末将才觉得吐蕃之地,要与不要其实意义不大,只需让他们臣服即可。”

赵养一口气儿说完,总结起来的意见是吐蕃维持原状,或者说是回到高宗皇帝以前,臣服大乾时的状态。

那时吐蕃语大乾关系还算融洽密切,边境不需要驻防太多兵力。

双方都可以休养生息,大乾可以抽出更多精力发展自身力量。

这也是都松德赞他爹的想法,因此笃定大乾会帮吐蕃。

听了赵养的话,宋扬、于明、魏南三人都是陷入了沉思。

宋扬也明白,赵养说的有道理,吐蕃的内部情况的确如此。

下层百姓几乎没有人身自由。

也就是说政令根本到不了百姓这个层面。

若是头人们不执行这法令,流官将屁用没有。

至于生产建设兵团,既不能掌控百姓,又不能自给自足。

空有几个节点的兵力,没有什么意义,也不是长久之计。

宋扬脑中翻阅了他原本那个时代的史书,企图从中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

片刻后,他在吐蕃历史中看到了一个词语“属民大暴动”。

那个时代,吐蕃农奴与下层平民不堪奴隶主的压迫与多年的战乱,爆发了反抗奴隶主的大型起义。

事件波及到整个吐蕃地区。

致使吐蕃奴隶制度走向崩溃,赞普与王室只能四处逃命。

吐蕃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迈进了一大步。

再看现在的吐蕃时局。

天灾之前,吐蕃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动乱,四方势力互相倾轧,奴隶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极其艰难。

遭遇天灾后,奴隶主为了快速回血对于奴隶与平民的剥削越发严重。

最后这几年,国师丁赤贡嘉掌权,吐蕃各方势力虽然暂时妥协,停止了战乱。

但底层奴隶和平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

相反,为了满足国师的野心,很多平民被抓了壮丁,成为护法军的一员。

这也代表着他们从平民沦为了奴隶,社会地位再次下降。

虽然依靠着强大的军力,吐蕃还能保持着暂时的平静,但只要一个矛盾点出现,一切都会很快化为乌有。

这时的吐蕃竟然与匈奴有些相似。

强行粘合起来的力量,只需要打破几个节点就能将其彻底摧毁。

想到这里,宋扬突然沉声说道:

“本王明白了!”

宋扬一句话,三人都看向了他。

也不知道他到底明白啥了。

宋扬看了看三人说道:“本王是说,你们三个说的都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