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第17章 赞美他人的心理操纵术:“溜须拍马”是门技术活(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赞美他人的心理操纵术:“溜须拍马”是门技术活(1)(1 / 2)

林肯曾经说过:“一滴蜜糖比一加仑苦胆汁更能捕获苍蝇。”人人都喜欢切合实际的称赞,这可以使他们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也是我们能快速地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拍马屁也是门技术活每当乾隆皇帝过生日的时候,下面的臣子都会为了博得皇帝的重视而献上价值不菲的珍宝。但是素有才子之名、以清廉著称的纪晓岚却不这么做。

在乾隆50岁寿辰时,他献给了乾隆皇帝一副对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乾隆皇帝看后,龙心大悦。

在乾隆80岁大寿时,纪晓岚依然没有送奇珍异宝,还是献上一副对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这时正逢乾隆皇帝在位五十五年,这一副对联让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十分高兴,于是大大地赏赐了纪晓岚。

由此我们看出,拍马屁原来也是有技术的。一句恰到好处的赞美要比十句不着调的恭维效果好得多。我们要把赞美说到对方的心坎上,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赞美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想要将“马屁”拍得又响又有效果其实是十分需要技巧的。

古时候,有两个书生中榜之后被任命到地方做官。临走之前,他们去拜访主考老师。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现在官场上风气不正,见谁都给戴一顶高帽子,你们以后千万别学这种坏风气!”

其中一个书生说道:“老师说的学生谨记在心。不过,现在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被戴上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这位老师听后,心中十分高兴。两个书生走出老师家门之后,刚才夸老师的那个书生对旁边的好友说:“看,高帽子刚才就送出去了一顶。”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面对喜欢还是不喜欢戴高帽的人,在不被对方发觉的情况下给他戴上一顶,他也会十分高兴的。

不过,高帽虽然好,但是尺寸也得和对方相宜。不合尺寸的高帽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溜须拍马的伪君子,反而对你心生反感。阿谀奉承的言辞会让他人对你的人品产生质疑,不论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都不会用明显的赞美之词来称赞他人,孔夫子就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由此可见,我们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注意赞美的技巧,切忌让人认为我们是无仁无义的阿谀谄媚者。想要让自己的赞美被对方欣然接受,那就要找到对方的“心坎”,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民国时期,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后,每天做梦都想当皇帝。有一天,他在午睡的时候被吵醒了。

他急忙询问是怎么回事。原来他十分喜爱的玉碗被一个小丫环给摔碎了!他非常生气,马上就要处死那个小丫环。这时,丫环哭着说:“都是奴婢的错,但奴婢是有原因的!”

袁世凯不耐烦地说:“有什么原因赶紧说!”“奴婢当时端着盛参汤的玉碗进来时,发现榻上躺着的不是大总统!奴婢一紧张就把碗给摔了。”丫环道。“混账!榻上不是我,那还能是谁!”袁世凯大怒。

“奴婢分明看到,榻上……榻上……”丫环边磕头边说道,“分明是一条八爪大金龙!”袁世凯听完之后心中大悦,更是认定自己就是真龙转世,这辈子注定是要当皇帝的。于是,他转身拿起一大叠钞票赏给了那个丫环。

这个聪明的丫环知道袁世凯十分想当皇上,在生死关头将这顶“真龙天子”的高帽送给袁世凯,不但没有丢了性命,反而得到了奖赏。由此可见,用心揣摩对方的心理,知道对方最想要什么样的赞美,我们就可以将赞美说到对方的心中去了。

另外,在赞美他人时,还要讲究场合。在严肃的公众场合中,我们极力赞美他人会让被赞美者觉得你是一个十分不会分场合的人,旁人也会鄙夷你的人品。所以说,在严肃的公众场合过分地赞美他人是十分不可取的。

我们应当选择在比较轻松的场合,比如酒会之类大家都在闲聊拉近感情的场合师家门之后,刚才夸老师的那个书生对旁边的好友说:“看,高帽子刚才就送出去了一顶。”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面对喜欢还是不喜欢戴高帽的人,在不被对方发觉的情况下给他戴上一顶,他也会十分高兴的。

不过,高帽虽然好,但是尺寸也得和对方相宜。不合尺寸的高帽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溜须拍马的伪君子,反而对你心生反感。阿谀奉承的言辞会让他人对你的人品产生质疑,不论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都不会用明显的赞美之词来称赞他人,孔夫子就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由此可见,我们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注意赞美的技巧,切忌让人认为我们是无仁无义的阿谀谄媚者。想要让自己的赞美被对方欣然接受,那就要找到对方的“心坎”,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民国时期,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后,每天做梦都想当皇帝。有一天,他在午睡的时候被吵醒了。

他急忙询问是怎么回事。原来他十分喜爱的玉碗被一个小丫环给摔碎了!他非常生气,马上就要处死那个小丫环。这时,丫环哭着说:“都是奴婢的错,但奴婢是有原因的!”

袁世凯不耐烦地说:“有什么原因赶紧说!”“奴婢当时端着盛参汤的玉碗进来时,发现榻上躺着的不是大总统!奴婢一紧张就把碗给摔了。”丫环道。“混账!榻上不是我,那还能是谁!”袁世凯大怒。

“奴婢分明看到,榻上……榻上……”丫环边磕头边说道,“分明是一条八爪大金龙!”袁世凯听完之后心中大悦,更是认定自己就是真龙转世,这辈子注定是要当皇帝的。于是,他转身拿起一大叠钞票赏给了那个丫环。

这个聪明的丫环知道袁世凯十分想当皇上,在生死关头将这顶“真龙天子”的高帽送给袁世凯,不但没有丢了性命,反而得到了奖赏。由此可见,用心揣摩对方的心理,知道对方最想要什么样的赞美,我们就可以将赞美说到对方的心中去了。

另外,在赞美他人时,还要讲究场合。在严肃的公众场合中,我们极力赞美他人会让被赞美者觉得你是一个十分不会分场合的人,旁人也会鄙夷你的人品。所以说,在严肃的公众场合过分地赞美他人是十分不可取的。

我们应当选择在比较轻松的场合,比如酒会之类大家都在闲聊拉近感情的场合对他人进行赞美。

还有,我们赞美对方时,要清楚对方的性格如何,脾气怎样,喜爱什么和讨厌什么。当我们与对方接触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慢慢琢磨出他的性格和喜好。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对方朋友的话语中得知此人的一些特性。

中国唐朝时期的李林甫,就是一个因为总在恰当时机进言而获得皇帝青睐的人。其实他的秘诀很简单-每次面圣之后,他都会赏赐皇上身边的侍婢们,这样一来,唐玄宗的一些事情他就能第一时间得知并作出反应。

虽然李林甫是一个奸臣,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赞美他人时要注意对方的心情、喜好等方面的策略,否则我们的赞美之词可能会被对方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奉承。

第一次见到对方时,利用他人的赞美来称赞对方是一种很明智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将好多人都说过的话再说一遍给对方听,那么对方只会觉得乏味,因为同样的称赞之语他说不定已经听了好多遍了。你再用同样的话来称赞对方时,对方心中肯定有“唉,都是这些话,肯定不是出自真心”的想法,会觉得你是个人云亦云的人。所以我们在称赞对方时要注意不能赞美他为人熟知的好处,要赞美对方鲜为人知的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