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第26章 结交朋友的心理操纵术:人脉即是命脉(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结交朋友的心理操纵术:人脉即是命脉(3)(1 / 2)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跟别人的错误或者缺点较真,因为我们自己其实也是这样不完美的人。相反,学会满足别人的自尊心,才能使自己“长袖善舞”,讨人喜欢,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有句俗话说得好:“赠人金钱不如赠人面子!”

海格力斯效应:

以牙还牙是友谊的毒药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名叫蔺相如的人,他因屡屡在外交上立功被赵王拜为上卿,官爵在老将廉颇之上。

廉颇因此觉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好好羞辱蔺相如一番。蔺相如得知廉颇的话之后,因为不愿意与之发生冲突,便处处避让廉颇。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看到廉颇骑着马往这边而来,蔺相如连忙让众人到小巷中回避。

蔺相如看随从们很不满,便说道:“你们认为是廉将军厉害呢,还是秦王厉害?”随从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像秦王那么厉害的人我都不畏惧,难道我会怕廉将军吗?我认为,我和廉将军同朝为官,如果我们两个人不和,岂不就合了秦国的心思了吗?我对廉将军一再忍让是因为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将个人的恩怨掺和其中,这样才能为国家作贡献啊!”

蔺相如的话让手下的人十分敬佩,这段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后,廉颇深感羞愧,151便脱掉上衣,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府中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态度十分真诚,便连忙解开他身上的荆条,请他进屋坐下,两人交谈甚欢,之后便成了莫逆之交。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请罪”佳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忍让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谋略,只有真诚地对待他人,才能换来他人的真诚。

在希腊神话中,有位英雄叫做海格力斯。有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鼓起的袋子挡住了自己的路。海格力斯踩了那个东西一脚,想把它踩扁,没想到那个东西竟然膨胀起来,变得更大了。

海格力斯很生气,他拿起重物狠狠地砸向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却变得更大了,将路完全堵住了。海格力斯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位圣者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

“海格力斯,你别再动那个袋子了,它叫做仇恨袋。你不去管它,它就会变得和原来一样小;你要是攻击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决一死战。”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就像仇恨袋一样,两人互生怨气之后便会进一步加深矛盾,双方会想方设法互相攻击,最后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这种冤冤相报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处事方法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仇视对方。

我们面对矛盾和摩擦时,要学会与人为善,就事论事,不要将自己的个人情绪添加到事情中,这样才能快乐地生活。

从前,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吵架之后十分气愤,便独自一人到山谷里大声地吼道:“我恨死你了!”说完便听到“我恨死你了!我恨死你了!”的声音从山谷中不断响起。男孩很生气,又大声地吼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里传来很多“我恨你”的回音。男孩觉得很难过,跑回家哭着对妈妈说:“人们都恨我。”

母亲了解了原因之后,便带着男孩再次来到那个山谷,让他对着山谷大声喊道:“我爱你!”山谷中便传来了“我爱你”的回音,男孩高兴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想要让他人喜欢你,你就要先喜欢对方。

当我们对他人付出真诚的关爱时,他人也会回报我们以同样的真诚。如果我们因为他人无意的伤害就耿耿于怀,伺机报复,这样对方也会对你产生敌意。只有学会谦让和宽容,才可以让对方释然,双方才可以得到和解。

林肯在竞选总统之前于参议院作过一次演讲,当他站到讲台上时,有几个傲慢的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说之前,我们希望你记住,你可是一个修鞋匠的儿子。”

这句话让众人都大笑起来。林肯并没有恼羞成怒,他说道:“我很感谢您的话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一定记住您的话,因为我知道我做一名总统是没有办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般优秀的。”

众人听了他的一番话后,很感动于他宽大的胸怀。林肯接着说道:“对参议院的任何人来说,如果你们穿的鞋子是我父亲做的,鞋子不合脚的话我可以帮你们修整一下。虽然我不是鞋匠,但是我从我的父亲那里学到了很多做鞋子的技术。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但是我肯定不能像我的父亲做得那么优秀,毕竟他的手艺是无人可及的。”

这时,所有人对林肯的不屑都转变成了敬佩,他们为他的真诚和宽容热烈地鼓掌。

面对伤害过你的朋友,你要学会用宽容和善良来感动他。《诗经。卫风》中有这样一句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就是你对我好,我会对你更好,面对朋友是如此,面对伤害过你的朋友更应该如此,这样才能使得对方对你更加敬佩。以德报怨的时候,我们往往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对方最大的信赖。

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面临即将歇业的境地。

卡尔对别人解释: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自己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卡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我把每一个字都仔细听了。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顾客正因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而所指定的砖的型号却不是我们公司供应得了的,但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这使卡尔感到为难,需要遵从牧师的忠告,告153诉对手这项生意,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卡尔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盘踞在他心头。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