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后宫团子阵线联萌> 第四百二十八章 纰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纰漏(2 / 2)

幸好萧景在关键时刻还能保持君子,要不然以她的意志力,估计明天大婚要耽误了……

啊呸!女流氓!

她赶紧念起般若心经,将那些少儿不宜的画面从脑子里赶出去,明天还要早起,她可不能顶着熊猫眼做新娘。

感觉眼睛一睁一闭的功夫,苏小酒便被人从软乎乎的被窝里薅起来塞进浴盆,浴汤上飘着满满的红色花瓣,都没来得及看清是玫瑰还是月季,便又被捞了出来。

几天未见,韩田氏热情不减,见她神色迷蒙,浑不知今夕何夕的样子,呵呵笑道:“给太子妃道喜了,今日大婚,由臣妇为您梳妆送嫁,您且先迷糊着,等头发梳好了臣妾叫您。”

说罢有一左一右两位宫人上前,架着她走到梳妆镜前将头发绞干,又涂了香喷喷的发油,苏小酒脑袋还没完全清醒,透过窗户往外看去,天色已经通亮,一个激灵道:“啊?已经日上三竿了?是我睡过头了么?”

“哪能呢?现在不过丑时,外面亮的是宫灯。”

太子册立大婚,双喜临门,宫中所有灯都燃了起来,加班挂好的灯笼也都点亮,整片皇宫皆沉浸在一片喜庆的大红色里。

随韩田氏来的还有一位官夫人,看着比韩田氏年轻些,生了张圆脸,看起来就一团和气。

苏小酒不认识,便拿询问的目光看向韩田氏。

韩田氏笑着解释道:“咱们南夏有个规矩,成婚当天要找有儿有女的全命之人为新娘子梳头,而且好事成双,所以臣妾便找了赵刺史家的夫人前来,一起为娘娘梳头。”

赵夫人静静听韩田氏介绍完,小步行至苏小酒身前福身见礼:“臣妾见过太子妃娘娘。”

看起来便循规蹈矩,是个本分人,苏小酒对她印象不错,笑着点头回应:“那就有劳两位夫人了。”

说是两人梳头,其实是一人动手,另一人从旁唱祝福词。

韩田氏笑道:“多年不曾为人送嫁,词都记不牢靠,还得累赵夫人。”

论起来她的诰命品阶要比赵夫人高,所以理应由她为苏小酒梳头,但她并没理所当然分派任务,而是故意这样说,让人听了心里舒坦。

赵夫人从善如流,连连摆手笑道:“臣妾手笨,梳头的精细活还得靠您。”

说罢清了清嗓子,开口唱道:“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梳好头发,宫人奉上一只托盘,苏小酒一眼便认出这是绍帝前几天从来的那身嫁衣,当时她忍住了没看,今天终于要穿上,心情不免激动。

只是该有的矜持还是得有,她老老实实坐在凳子上,等着韩田氏亲自上前揭开红绸,一件鸦色的凤冠霞帔映入眼帘。

宫人小心翼翼将其展开,苏小酒咦道:“婚服怎不是红色的?”

说完立刻后悔了,这么问显得太没见过世面,随即模糊记起,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朝代的婚服不是红色。

韩田氏笑道:“南夏与大渊婚俗多有不同,礼服历来是用鸦色,确实不如大渊的红色瞧着喜庆。”

入乡随俗的道理苏小酒明白,担心她们误会自己挑剔礼服颜色,赶紧打趣道:“是我孤陋寡闻了,还以为全天下的嫁衣都是红色。”

如今天下三分,以大渊,东黎,南夏鼎立,她不禁有些好奇:“却不知东黎的婚服又是什么样呢?”

这次是赵夫人答的:“回娘娘,东黎以玄色为尊,因此婚嫁礼服皆为玄色。”

聊着天不觉时候过的慢,迎亲的凤辇已经到了,按照婚程,萧景正在承天殿等她。

苏小酒面前遮了细密的珠帘,又谨遵礼仪垂眸缓步,随着凤辇摇摇晃晃走了差不多半个钟头。

承天殿早已候了观礼的朝臣,分成两列,萧景站在丹陛另一端,在看到苏小酒时面色一凝。

不止是他,所有人,包括绍帝都发现了端倪,只是碍于场合,谁也不敢将这天大的漏洞当场喊出来。

韩田氏跟赵夫人扶在苏小酒两侧,在遥望到丹陛尽头时,不约而同晃了晃身子——

群臣不敢高声指正,交头接耳的声音却此起彼伏,模模糊糊传进了苏小酒的耳中。

疑惑两位夫人不再继续往前走,她悄悄抬头,接着珠帘细碎的缝隙,终于看到了一身大红色礼服的萧景。

身形一震,她强忍着惊慌,低声问道:“太子怎会穿了红色的礼服?”

可她穿的却是青色,这是怎么回事?

绍帝的面色阴沉,看看远处的苏小酒,双手死死握住龙椅两侧的扶手,才压抑自己没能当场失控。

目光扫向一旁的大太监刘鉴,一字一顿问道:“礼服可是你亲手送到的?”

刘鉴两股战战,伏在地上面如死灰:“回陛下,奴才怕出叉子,当真是亲手托着礼服送到东宫去的呀!”

“那礼服为何会变成青色?嗯?!”

当年与墨茜相知相爱皆在大渊,对绍帝来说,墨茜愿意把自己交给他的那天,才是二人的大婚。

因此后来想补办婚礼,他特意按照大渊的礼俗,将婚服做了大红色。

殊不知,二人自此阴阳两隔,墨茜自始至终都没能穿上嫁衣。

他欠了墨茜一场婚礼,如今儿子成婚,他特意将这套礼服拿出来,就是为了能弥补当年遗憾。

如今,当着百官,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心中震怒可想而知。

“去查,到底是谁偷换了嫁衣,一经查出,就地正法!”

他话音落下,身后虚空处有风轻轻划过,却不见任何人的身影。

“你办事不力,婚礼过后,自己领五十大板,罚奉三年!”

“谢陛下不杀之恩!”

五十大板,不死也要脱层皮,但刘鉴不敢有任何怨言,谁让他当初忘了多加叮嘱,让太子妃好好看管婚服呢?

也不可谓不冤,毕竟谁又能想到,有人竟大胆如斯,将衣裳偷偷换了,谁知道安的什么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