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偶像失格之日,巨星崛起之时>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公司事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公司事务(1 / 2)

其实比起上次宣传《不能说的秘密》,这次汪川的几天宣传旅程还算轻松。

汪川基本是象征性的参加一两场后,就可以休息处理自己的事情。

尽管陆昂再抱怨,汪川比他忙得多得多得多也是事实,宣传的主力还是他和周茜这对“母子”。

“我把所有作品都听完了,确实里边有不少好苗子,还有几首歌我也很喜欢。如果要在平台上播的话,到时候我肯定不会每期都在,应该也就能上第一期和最后一期,不知道会不会跟《爱乐之城》有冲突,我让唐若静跟你沟通具体的行程吧。反正我至少能上两期。”

汪川和视频另一边的李红阳通着话。

两人正在聊的是生如夏花原创音乐人大赛,经过山海音乐小半年的努力,所有报名参赛者都经过了初步筛选,也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作品重新进行了编曲,海选也即将进行。

这个比赛最初的设想只是跟很多大型唱片公司或者音乐平台发掘新歌手的比赛一样,线下组织一下,悄无声息的结束,直到比赛结束后一般人都没在意过这种比赛的存在,只会在偶尔发现一位不错的新人歌手时,去翻看对方的简历,才发现参加过某某比赛。

但由于去年汪川决定把《青花瓷》捐给生如夏花计划后,急剧暴增的预算以及可以利用汪川本身所拥有的巨大流量的优势,让山海音乐在内部对它进行了重新设计。

山海音乐希望这场比赛能够在网上得到一定的关注度,最好能把赛事的热度完全炒作起来,并在赛事结束后尝试运作生如夏花的巡演品牌,让生如夏花计划能够先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给自足,而非完全依靠汪川每年捐进来的一首歌曲收益。

这倒不是说汪川捐不起,这种自给同样体现在给参加这项赛事的音乐人们一个能够对外展示的平台——线上的流量关注以及线下的演出变现,因为如今华夏音乐市场最缺乏的就是让普通歌迷关注到新歌手和新音乐的平台。

——豆音在音乐流行上的传播确实无敌,但能在豆音流行的,都是风格近似的音乐,一些相对小众的音乐无法在它上边传播。

而且把这项赛事做大后,除了巡演的预期,汪川还想依托其做一个在华夏音乐市场上相对有含金量的专门颁发给新音乐人的奖项,不过那应该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到时候也要联合其它公司和平台一起做。

所以,这项赛事一开始所能吸引到的关注至关重要,不能按照普通的比赛来办,必须要以综艺的模式来运作。

在去年《青花瓷》发布,同时宣布大赛开始后,汪川拥有过亿粉丝的个人微博——这个要承认其中一大半粉都是买的,在推荐完朴世基的《clos》,就几乎变成了生如夏花大赛的官方宣传微博,三天两头就有一些参赛音乐人的歌曲被汪川推荐出去,而且带上生如夏花大赛的话题标签来进行宣传。

以至于现在汪川的微博吸引了大量想淘歌的歌迷关注,为赛事的宣传开了个好头。

——毕竟汪川的微博不像其他流量那样,日常发一些奇奇怪怪的文字和照片恶心人,最多也就汪川偶尔出来发一两条意味不明但比较搞的微博。

而且汪川庞大的粉丝群也因为有内部统一的指导,在赛事的流量上也贡献了非常多的努力。

于是就成功引起了赞助商和几家视频平台的兴趣。

其中一直跟汪川签约多年,合作关系极其融洽的某国产乳类龙头已经答应为赛事本身提供冠名费,具体多少要看汪川能保证的出场频率如何,以及山海会为这项赛事拉来多少大牌歌手做评委。

几家视频平台也同样关注于此。

企鹅音乐和云音乐同样对这项赛事很感兴趣,不过问题在于与山海卖给企鹅音乐的版权协议是否会有冲突,因为在去年决定提升生如夏花计划的规格之后,山海音乐就把它独立了出来,成立了盛夏音乐挂在山海娱乐下边,取代了原来的生如夏花厂牌,虽然暂时同样还是李红阳在负责。

如果不冲突的话,云音乐愿意在app内给生如夏花提供一个单独的榜单来帮忙运作,而企鹅音乐暂时并不愿意提供,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专门给自己培养新人的榜单。他们告知盛夏音乐,如果要给生如夏花单独的榜单,必须让企鹅音乐在赛事、甚至是盛夏娱乐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只不过,实际上最终还是要和企鹅音乐合作的,云音乐只是山海娱乐找来谈判的工具人。

去年山海音乐在剥离盛夏音乐的时候,是顶着企鹅音乐和寰球音乐的反对强行进行的,当时为了让决议能够推行下去,山海娱乐给企鹅和寰球做出了承诺,可以让他们在盛夏娱乐的融资中拥有一定程度的优待,而且山海音乐很快就会再次放开融资,届时放给他们更多的份额。

目前就是谈判暂时僵持住了,企鹅与寰球要得太多,山海并不想给那么多。

这些事情汪川并没有具体参与决策,而是只要求了把山海音乐和盛夏音乐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底线。

所以企鹅和寰球那边也没人来拿这些事情烦汪川,汪川依旧能完全专心自己的个人事务,只是偶尔跟李红阳沟通下新情况。

“行。”李红阳点了头,“谭新明有意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比赛,我跟他沟通后,感觉他的思路还不错,我把策划桉发到你邮箱了,最好这两天就能定下来。”

“行。”

汪川答应道。

“还有我们准备好的几个企划方桉,下边大概提供了十几种思路,你看完后选出四五个出来,我们就能直接先去联系运作。不过这件事情不急,月底前给我回复就行。”

李红阳又说道。

“好。”

汪川再次答应。

李红阳所说的,是山海音乐准备做联系国内的一些知名歌手,进行一些合作,来吸引国内乐迷的关注,同时也算是活跃当前的音乐市场环境。

当然,更是想逐渐增加山海音乐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也就是混混人缘。

曾经山海娱乐那个小综艺工作室所提出的,为社会上一些特殊的人写歌就在其中。

汪川听说还有想做乱七八糟主题的,像是什么主流歌手演唱二次元风格的歌曲,科幻主题,与故宫博物院融洽的合作后进一步互相有意的国宝主题,或者是专门的男女对唱主题……

这种企划做起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看圈内人脉资源如何,别人给不给面子,以及参加后能得到多大的关注。

而如果是现在的汪川准备牵头带着国内的歌手们玩一玩的话,还是比较好支棱起来的。

汪川想这么玩也是因为天天发专辑编故事编烦了,而且好多喜欢的歌曲编不进去……

按照李红阳的意思,这也是可以当成综艺来做的——做成综艺会有一千万人看的话单纯发歌也就最多一百万人听,每年一个主题拍一季,还可以把名字叫做《汪川和他的朋友们》之类的。

有点像是给汪川冲国内音乐市场带头大哥地位的感觉……领军人和带头大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汪川现在是完全无可争议的华语乐坛领军人。

等挂了李红阳的通话后,汪川又和潘灵海接通了视频。

汪川要和她谈的是山海娱乐的重组计划,以及公司的后续发展战略。

山海娱乐已经决定最快在今年年底进行第二次融资,这也是进行重组的目的之一,给潜在的投资人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提前扫清融资后可能会存在的经营障碍。

重组计划的核心,是把影视制作和艺人经纪这两项山海娱乐本部最重要的业务分别成立单独的公司运营。而山海娱乐作为一个集团总公司,下边分别有n+1、山海影视、山海经纪、山海音乐、盛夏音乐五家子公司,不再负责具体经营,只做战略决策。

其中影视制作业务是核心中的核心,初步计划是山海影视作为一个大型影视制作公司,在专门的制作业务上进行工作室化运营,每个工作室负责制作专门的类型片,都市、古偶、科幻、悬疑等等,有点类似于唱片公司的厂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