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两京风华录> 第一百六十二章 暗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暗淡(1 / 2)

那边李淮宁也道,“这味道咸鲜味,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是对厨师刀工的考校。这醉仙楼不愧是建康城中味道的点饭,名不虚传。”

左谒笑道,“还是淮宁夸赞了,下面一道便是扒烧整猪头,这道菜还有个来由,不知道各位可曾听说过。”

李程洵就不用说了,尝个味道能说出食材已是她的最大极限。

有个同窗道,“传说前朝年间,法海寺的一位莲法师,擅长烹调,烧的猪头肥嫩香甜,常以他亲手烧制的扒烧猪头款待施主,食之美不可言,誉为味压江南。

儿童们因为和尚会烧猪头,还编了一首歌谣传唱。

其实释门创教,弟子沿门托钵,并无专门吃素的习惯。

后来释加弟子提婆达多单立门户,提出不吃乳蛋鱼肉荤物。

梁武帝时,大立佛教,开始了佛教徒不吃荤吃素的斋戒制度。

后来莲法师把这手绝艺,传给庙里的一个厨师。厨师学会此法,在外面开了饭馆,专门烹制扒烧整猪头。

制成后先把头肉和舌头放入盘中,再将腮肉、猪耳、眼睛按原位装上,成一整猪头形,然后浇上原汤汁,保持了法海寺莲法师的手法和风味流传下来。”

李程洵正经,这手艺居然还来自和尚?看来凡界的佛法教众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嘛。

李淮宁不愧是博览群书之人,立刻补充道,“关于这一传说,虽无明文记载,但却可以在古籍中找到旁证。前朝的《扬州风土词萃》中收有白沙惺庵居士的《望江南》词。其中有一首写道:“扬州好,法海寺闲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这就可以看出,扬州法海寺的“扒烧整猪头”的确是很有名的。”

“是呀是呀,”一位同窗道,“扒烧整猪头,是扬州菜中素享盛名的“三头”之一。“三头”即“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其中尤以“扒烧整猪头”历史较为悠久,声誉最高。”

“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色泽红亮、肥嫩香甜,软糯醇口,油而不腻,香气浓郁,甜中带咸,风味不凡。”李程洵赞美道,看着左谒询问的眼神道,“猪头,酱油,冰糖,姜,八角,香菜,料酒,香醋,小葱,桂皮,茴香籽。”

“姜兄你这舌头也是没谁了,真是说的分毫不差。”左谒称赞道。

倒是李程洵好奇道,“这东西到底是如何制作?”

左谒也不吝啬道,“这东西要是我说出来,大家获取也不会做,还是得来这酒楼里。

首先姜洗净,切片,葱洗净,打成结。

香菜择洗干净,消毒,备用。将猪头镊净毛,放入清水中刮洗干净。猪面朝下放在砧板上,从后脑中间劈开,剔去骨头和猪脑,放入清水中浸泡约两小时,漂净血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