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影帝从天降系统开始> 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为什么要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为什么要笑?(1 / 2)

娄叶喜欢手持摄像,这个许愿能理解,文艺片导演都爱这个,许愿合作过的李煜和曹宝平就没少用。许愿也问过他们原因,他们觉得这样会更真实。

娄叶也喜欢长镜头,这个许愿也能理解,拍文艺片不用长镜头就好像吃煎饼果子不放鸡蛋,就没内味了。

这帮导演用长镜头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同样是为了追求真实,绝不是为了炫技。放眼第六代导演的文艺片,大部分长镜头都是静止长镜头,就是机器一架什么都不管,那叫个蛋的炫技,那就是忘关机了。

真正炫技的是运动长镜头,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复杂,场景调度、灯光布局、对焦、运镜和表演都要考虑进去,这不仅需要审美,还需要技术。

一个完美的运动长镜头不仅是导演一个人的工作,还需要摄影、美工、灯光和演员之间通力合作。除此之外,资金也要跟上,摄影车、斯坦尼康、移动轨道、起重机摇臂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这些拍文艺片的导演,可能也就剩下点儿审美了,技术和资金基本都跟不上……

最出名的运动长镜头应该是2002年的《俄罗斯方舟》,长到整部电影就是一个镜头拍下来的。

当然这是一部实验性比较强的作品,850名演员前前后后排练了七个多月,就为了这一次一镜到底。许愿特意在网上看过,反正他是没看进去,可能因为他不是俄罗斯人吧……

2006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的《人类之子》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运动长镜头。这个镜头长达4分07秒,讲的是男主角一行护送孕妇,驾车躲避各种疯狂的追杀。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这个镜头是在车内拍摄完成的,一开始平平无奇,很像是把摄影机固定在车头,但突然摄影机开始在车内移动,还旋转了起来,而且镜头还和车外的追杀人员有严密的互动关系,到了最后甚至还有下车杀人的镜头,这个一镜到底的运动长镜头,才叫炫技。

导演阿方索·卡隆和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把车放在一辆拖车上,再把车顶掀开,在上面做了一个支架,摄影机是由拖车后部的一个人用电脑控制的。顶上做了很多的机械装置,包括长轨移动,然后摄影机的支架可以180度甚至360度旋转。

这对摄影师的技术和想象力要求非常高,凭借这个镜头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拿到了威尼斯的最佳技术贡献奖。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这个长镜头,非常带感。)

许愿其实不太理解这帮文艺片导演的脑回路,这么追求真实拍纪录片去不就得了吗?后来还是曹宝平解答了许愿的疑惑,拍纪录片就没法夹带私货了……

许愿一开始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BBC的纪录片可没少夹带私货,九真一假,最容易忽悠小孩了。曹宝平脸涨得通红,他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看BBC的纪录片,憋了半天曹宝平才憋出一句他们要脸,许愿这才恍然。

刚才许愿朝急诊走的那个镜头娄叶本来是想一镜到底直接拍到自杀的,可那样不行,许愿又不能真的喷血,化妆师要上血包,墙上还要布置,娄叶这才在中间喊了一次咔。

许愿忍受不了的是娄叶喜欢晃镜头,刚才许愿坐在病床上的时候摄影指导曾建就扛着摄像机晃起来没完,给许愿差点晃吐了。这还是在监视器上看,这要是放在大屏幕上,不知道要吐几个观众呢。

许愿知道娄叶是想通过摇晃的镜头来烘托情绪和渲染气氛,可他还是接受不了。

“你觉得怎么样?”娄叶非常兴奋,有一种小孩向朋友炫耀自己心爱玩具的感觉。

“你就不怕观众在电影院里吐出来吗?”

“为什么会吐?”娄叶十分不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