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重生第一女状元> 第七十六章 诰哥入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诰哥入学(2 / 2)

表大爷看到潘二娘的架势更加害怕,“弟妹...”

舒老二上前扶了一下潘二娘,“你干啥。”语气并不严厉。

正在这时候,舒老大也走了进来,他刚才一直在东跨院里配药,那里现在成了他的临时小药房。

表大爷支支吾吾,但还是将刚才那些话又跟众人说了一遍。

“我们家有地,就是村里人,为啥不让俺们埋!?”潘二娘心直口快,入土是大事,哪能说搬就搬!

“那地早就是俺们家的了!”被潘二娘一激,于氏将事实脱口而出。

“啥?!”全家一时间都愣住了,转头看向舒老爷子,这地咋就成了她们家的!?

舒老爷子轻轻点了点头,“是,我给的。”说完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表大爷索性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明白,于氏在旁细数自家这些年来对土地的功劳。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众人听后又是不语。

沉默了半响,舒老大站起来道:“我爹和我娘不能分开,村长也得讲理,给咱们通融通融。以后咱们这些人,自会另找地方。”

还有一句话舒老大没有说,若儿孙有出息,这些事儿都不用自己操心;若儿孙没出息,埋哪儿不是埋。

“那,那...”表大爷“那”了半天,也没“那”出个所以然来。

舒老大又道:“我们自然也不会去打扰你。”

双方的意思很明白,若我爹(四舅)不在了,你们家的这门亲,就算是到头了。

于氏暗暗松了口气,她还真怕舒老大愿意认他们这门亲,以后常来常往的,不好意思不帮忙看着(老人家的坟墓)。

晴岚觉得于氏自作多情:你谁啊,香饽饽呐!

******

也许是舒老二两口子的精心照料起了作用,亦或者是儿孙满堂让舒老爷子略感开怀,他不但熬过了这个年,还熬过了整个正月。

二月初四的早上,舒老爷子病逝,阖家披麻戴孝,入殓治丧。

舒二姑两口子谁也没和舒家人商量,就自觉当起了“总管”,财务事务一把抓,让接受舒家委派的赵承志颇为尴尬。这次就连舒大姑都觉得妹妹做的有些过分,你一个出了门子的闺女,娘家的事儿瞎掺和什么!

舒家的矛盾暂且不表,初四这天晚上,府学的郭学正翻完教授和教谕们批好的试卷,手握朱笔,笔尖在三个人的名字之间来回徘徊,就是迟迟下不定决心。

三试已经结束,录取的名单也即将公布,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知府大人的小舅子忽然到访,打乱了他的章程。

郭学正不得不划掉一个学生,好空出名额给那附学之人。

他考虑再三,决定从成绩排在最后几名的考生中选出一个家世一般的,这样既不得罪上头,也能让自己内心少点儿罪恶感。没有家世,再好的学问又有什么用,还不如让给有门子的官贵子弟,也算是对学里做了点贡献。

在大顺,公办教师的业务考核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直接挂钩,若达不到要求,学里的所有老师包括学正自己,都要接受严厉的处罚,而且很有可能会丢职失业。

选来选去,郭学正把倒数第三名的考生划掉,不过一个商户之子,成不了大器後。

郭学正把舒明诰划掉后,重新誊抄了一份名单,搁在案子上,等明日一早贴在府学门口。

这一幕恰巧被守在屋顶的吴十瞧了个正着,他不耐烦等第二日放榜,所以想提前知道结果。

吴十思索了一秒钟后悄然离开,过不久又返了回来,进到郭家内室。

半夜里,郭学正被憋醒了,觉得帐子里好闷厛,准备起身开窗户通通风。

谁知他一起身,“嘭!”竟撞到了脑袋!

这可把他吓得不轻,鞋都顾不得穿,从床上飞奔而逃。等他点了灯,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一手举起一块砚台,悄悄地往床边挪去。

怎么是他!?!

郭学正惊讶的看着被五花大绑的拴在床柱上的人,嘴里塞着袜子,面朝自己,汗如雨下,神色恐惧,不是知府的小舅子又是哪个!

郭学正手忙脚乱的将人解下,那人早没了先前高人一等的姿态,跪在床上不停冲郭学正磕头道:“不来了,不来了,我们不来了。”

郭学正一时间惊惶不已,谁这么大胆,把人吓成这样!

安抚好知府的小舅子,郭学正再难入睡,他伏在案前,准备再誊抄一份名单。谁知刚拿起那张单子,几页纸轻飘飘地落在脚边。

郭学正低下头,无意间扫到上面的字迹,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这是自己的笔记,这些纸张来自同一本册子,自己每年收取考生贿赂的账册!

再看那名单,前头没什么改动,但末尾却多了一个考生的名字:舒明诰!

郭学正吓得手酥腿软,这舒明诰是何许人也,怎么...怎么能不声不响的就闯到自己家里来,还绑架了一个大活人!

郭学正盯着那名字,仿佛要将它烧出一个洞来,手中的名单比赤焰还要烫手。

“学正大人,名单出来了吗?”两个时辰后,贴榜的公差候在门外催请,看看天色,时候已经不早了。

唉...就这样吧,郭学正不再犹豫,拿着单子信步而出。

******

舒老爷子的葬礼办的很隆重,扛幡的时候,阴阳先生再三叮嘱舒家三兄弟:“灵幡一起,三年运势全无,切不可与人争口角。”

尽管舒老爷子清醒的时候一直强调要把他和肖美圆埋在一起,但舒老大还是将两人的灵柩离得远远的,中间隔了一棵大柳树。

晴岚和明宇烧完头七,准备回书院,两口子商量了半天,舒老二还是坚持让潘二娘去济南照顾孩子们,潘二娘拗不过他,只得应下。

舒老二请潘大舅一路护送娘仨,并留在济南多照顾些日子,等他这边过了百日坟,再去济南找他们。

潘大舅欣然应下。如今两个儿子渐渐长大,善哥儿也能独当一面了,再说还有他爹,家里没啥不放心的。倒是妹妹那边,听说食肆的买卖不好,得想法子快些支起摊子来才行。

诰哥儿自是不知道入学中间的曲折,顺利成为府学中的一员。

这边书院中,晴岚也迎来了新同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