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想拯救的不是世界> 第四十章 日常战斗与调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日常战斗与调查(2 / 2)

“毕竟算是被救一命,想交个朋友。”

果然还是没有实际上的收获,自来到莱茵的日子中,洛言接着四处奔走的支援任务,尝试打听消息,这样的交谈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但是既没有队伍编号,也没有具体人员,只是模糊的信息,对于每日大小战斗无数的莱茵战线来说太过于笼统。

果然,一个人的力量去追查太过于渺小,之前预估的中队长的位置也没有带来多大帮助,帝国高层可以轻易获得的消息到这里举步维艰,这种对帝国没什么大用的刻意封锁给予了洛言极大的阻力。

可太过于追求影响力又会违反组织的准则,这恐怕是使徒完成组织任务的难点之一。

按照这个规则,最好的行事方式应是在事态没有扩大之前快速找到源头进行处理,自己却因连连受伤而只能追查事件发生后留下的痕迹。

话虽如此,可想想即使没有受伤能得到明确线索想要在硕大的战场有什么收获也难若登天。

这次事件的源头到底是一个小bug引起的连锁反应,如考核任务一般,还是重生、穿越基本无从考知。

况且无论是什么,以现在的情况了看对方都低调得可怕,对比世界线这一手段就直接被废掉了。

既然这一条路前进困难,可以换一条路走,尽管现在看来也不是通衢大道就是了。

能行得通的只有等待对方的行动而获得新的线索。

这条路不仅不可控因素多,还很看运气,运气意味着变数,变数代表未知,等价于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不是洛言所期望看到的。

若是之前,洛言还会去试一试,那时的事件未发展到现在的状态,容错率较大,可能性也大。

但时至今日,世界线的变动毫无变化,很可能对方已经万事俱备,只等最后时机的到来,也许下一次就是对方完成目的,变动率一次性超过15%,洛言失败之时。

无计可施,现在的情况还真是应了这个词语,下一步的行动该如何,此时的洛言陷入了迷茫。

走在帐外,即使是初春,冷风依然一阵一阵的,一个个走在外面的士兵拉紧领口,形色冲冲,渴望快点逃离这样的天气,只有洛言一人在慢慢度步。

他没有放弃思考,若是连思考也放弃,那他就真的不剩什么了。

突然,洛言脚步一顿,低垂的头也抬了起来。

他发现,他似乎疏漏了什么。

东南战线,北方战线,对方两次行动都把二〇三魔导大队都牵扯在内好像并不是取得军功那么简单。

那么,联想之前的分析,对方既然不会真的蠢到想用这样的方式上位,那就是对方地位并不高迫切希望发展势力了,希望在帝国清算之前完成目的。

这样的目的应该是短期,而且能保障完成这件事之后帝国不会追究,或者无法追究。

联系这些进行假设,对方希望靠着双面间谍的行为快速上位,然后,靠着途中发展的势力给予帝国致命一击然后迅速反叛到敌国得到难以想象的权利,也有可能对方就是敌国间谍。

想到这,洛言再次快速整理了一下世界线,那符合这致命一击条件,并且时间接近的事件,只有一个,亚雷努市失陷。

而这件事在原世界线中,扭转大局的正是二〇三航空魔导大队。

现在,以这个假设为前提,之前的两件事,很可能是专门为了大队而设计的。

目的很简单,控制。

就像洛言指挥会有反对者一般,谭雅在失去三分之一由她亲手训练的部下之后对一个大队的指挥力度肯定大不如前。

即使不需要全面控制,只需要在作战时,这三分之一的人稍稍动点手脚,那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甚至就连谭雅本身,对方都想要控制,毕竟她是一艘比战机还要灵活的战列舰。

到这里,似乎逻辑上说得通,但洛言还有一点想不明白。

若对方的目的真是已经大到想要给予帝国重创的程度,那帝国为何视若无睹。

这样的手段连洛言都能顺藤摸瓜地去追查,更不要说帝国了,那粗略的消息封锁手段对于洛言来说是天堑,对于帝国却是纸一般。

要说帝国高层有他们的人,这样的话,也就不会动用之前那些粗浅的手段了。

而且,这个假设的前提的对方知道世界线,而知道的情况下又为何对自己没有任何动作。

洛言叹了一口气,果然还是缺少关键性线索,这一点的漏洞可能令猜想与实际情况南辕北辙。

可他还是要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因为推翻了这一猜测,别无选择了。

更何况这还为只能等待的那一条路提供了他们可能动手的依据,让只能由运气决定的事件变成了有理可依的命题,不再是空中楼阁。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