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闻昭> 67.徐州记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7.徐州记事(二)(2 / 2)

没教养的臭丫头!亏他之前对她那么好,不知感恩就算了,就因为昨天那么丁丁事儿,恩将仇报!

魏书悦拉着他的领子,眯眼

“敢翻我白眼?不服还是咋滴?你三番两次觊觎本公主的美色,又对本公主动手动脚,给你这点惩罚还算是轻的,要是让我三哥和父皇知道,有你好看!”

萧衡与她大眼瞪小眼,看着她那包子脸,动了动唇,听到最后,咽下到嘴的话,正所谓好男不跟恶女斗,这次,权当他助人为乐,匡扶正义了。

“你们俩在这干嘛呢?”

闻昭一脸好奇,拍拍萧衡背上的剑鞘,问魏书悦。

萧衡僵硬回头,对上闻昭满面笑容,无语望青天,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老天爷,你还能对我更好一点么?

果不其然,闻昭挑挑他脖子上的挂饰,无情嘲笑

“我说你现在怎么那么像钱老爷养的那宝贝财牛?”

钱老爷,钱满贯是住他俩对面的一个富商,本来是没资格住他们那个道级的,奈何人家有钱,招了个厚脸皮的工部侍郎杜骏做上门女婿,又勾搭了户部侍郎刘适结作忘年交,为人‘好善乐施’,且有陛下亲赐“天下第一善”为证。闻昭当时回京后得知自己有这么个富甲一方的财神爷做对门,兴奋地三天睡不着觉,她那个一毛不拔的爹哦,每次给她零花一抠再抠,给完还一脸肉痛,神神叨叨,闻昭不胜(能承受)其扰,想多要零花钱的心思都不敢有。最让她气愤的是她的死对头萧衡,仗着那几个姨娘宠他(呸!是怕他),天天吃香喝辣,买些小玩意儿,一手一只天香楼的鸡腿儿来她家串门儿。闻昭以为有了钱老爷(期待他发发善心,什么时候施舍施舍她。ps:闻爹:闺女你可长点心吧)自己就能再也不用嫉妒萧衡了,哪知,是她道行太浅,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个钱满贯比她爹还抠!她只不过刮坏他家一点门皮,那糟老头子硬是抓着她,闹到她爹面前让赔钱,说什么他的门是漆过金子的,信了他的鬼,她爹才不是好欺负的,不过也因祸得福,从此闻昭的零花涨了一半。

呵呵,不好意思,又给扯远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那财牛吧。据说是那钱老爷,满贯,有次和刘适出去郊游,走在乡间小路上,一不留神,踩着一坨牛屎,钱满贯当时很生气,看到前边一老汉牵着牛,理所当然把责任推到人身上,说他的鞋做工精细,用的全京都最好的底儿,最好的布,最好的线(故技重施),硬让人赔钱,那老汉当然是不答应了,拉扯间,那牛似有灵性,见主人被欺负,小蹄子一蹬,直接将满贯踢下田,满贯摔的那叫一个惨,爬上来准备理论却摸到两锭金子,愣了一下,可把他高兴坏了,当是那牛给踢出来的(蠢货,天上掉馅饼也不是这么掉的,人刘适多精明的一人,岂是会光明正大接受你贿赂的?)自此,满贯重金买下那牛,每天当菩萨一样供着,供了许久,那牛除了拉屎吃草,连跟牛毛都没给他掉下,满贯想尽办法,给它穿金戴银,也不济事。后来死了心,又舍不得杀,干脆留在院中当马和骡子使,每天让它驮驮货物,倒也成了京中一道怪景。

闻昭回过神,只觉萧衡此时越看越像那头牛,没绷住,捂着肚子笑了出声。

萧衡……

他就知道,真是冤家路窄。

魏镜和魏书悦不明所以,事后闻昭将钱满贯的事说给俩人听,魏镜感叹闻昭生活乐趣多,魏书悦却拿着这事刺激萧衡,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财牛萧,这俩人梁子也算是结下了……

闻昭几人来到淮江口岸,此刻正是商贸最繁忙之际,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派繁盛。

闻昭不由感慨

“此地竟比京都要热闹许多,说来,这里恢复得也太快了吧,丝毫看不出受过灾情的痕迹。”

萧衡赞同点头,又知一二内情

“说来还是陛下圣明,当初水患决堤,冲毁屋舍农田,民生凋敝,荆淮距帝都有一定距离,赈灾款难以按时抵达,灾民得不到补给,反心起,接二连三聚众闹事,简直火上浇油。陛下立时想出了以邻为助,就近补给的方法,暂缓危难,又设灾情署,筹粮筹资,并给予捐赠者奖励,这才让那些人等到赈款,绝了祸患。”

闻昭恍然,夸赞

“陛下圣明。”

天启帝治国二十一载,爱民如子,深得民心,故而建国虽浅,却人心向服,国运日昌。

魏书悦却看着魏镜,见他一脸淡然,并未有要打断萧衡的意思。忍下到嘴边的话

那日,长德殿,帝召四子,就灾事问政。梁王之意以武力镇压流民,杀鸡儆猴。四皇子五皇子以为先安民心为上策,将未被淹没百姓按灾情等次分摊粮食。帝皆不满意,又见岐王始终默然,留之,问其缘由,岐王言

“古曰‘施政以德,为政以仁’。四弟五弟所言未尝没有可取之处。”

帝笑,示意其说下去,岐王道

“此次水患沿江百姓,受害最深,闹事者多出于此,故而确应先行施救。然事急而不可急,万物皆有其法,凡事因势利导,因利乘便,就变而变,劣势,可迎刃而解。”

“怎么说?”

“此次受灾有两地,荆州徐州。徐州近年来商贸盛行,农事减,粮仓储存大不如前,而今水患害田,城区商贩囤积居奇,有甚者,大量屯粮,押高粮价,而州府吏欲以低价征粮不可得。灾民无粮救济,城区物价飞涨,民受其害而怨府兵治事不利,亦生反心,此乃隐患。荆州,情况不如徐州复杂,易于治理。”

“确如尔言,然可有不伤民心,而解两地困境之法?”

“所谓恩威并施,暂可缓徐州困境。至于荆州,帝师于其,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夫闻以邻为壑,何不可守望相助,共解其难?扬州、豫州、青州皆为可取之地,此外,灾事分散,不若分地集中而治,设专署于地方,负责筹集物品,就近送于灾地,且以重患当先。”

帝曰

“善。”

当时为找到裴至的调任批文,她可是费了好大功夫,到头来却发现裴至根本是在骗她,那些奏章中根本就没有他的!谁知向来习惯在为政殿议事的父皇突然领着她的四个哥哥到了长德殿,她避之不及,慌忙躲进了内间,将几人对话听了个大概,似懂非懂。直到今日萧衡提起,才恍然,大家都赞父皇圣明,却不知其后有一得力谋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