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2章 情比钻坚(1 / 2)

郑毅见到袁崇焕的时候,几乎有点不敢相认。

几个月前见到他,也不过是有些消瘦而已。

如今则是瘦的像皮包骨头一般。

郑毅询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或者是不太适应这边的生活。

袁崇焕笑着回答并没有。

除了气候上有些不太适应之外,其他都没太大问题。

这边的生活跟大华没多大区别,除了热一些之外。

还有那些黑不溜秋的人,也是分外让他赶到惊奇。

不过袁崇焕可不是没见识的人。

好歹他也是大明帝国的进士。

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和地理著作。

尤其是三宝下西洋的一些风土,更是熟记于心。

比如吴襄父子呆的摩州城,在风物志中就是三宝曾经停留的木都骨束。

而作为他和吴襄父子分界线的麻林地,还有他辖域内的慢八撒等地,都是三宝曾经来过的地方。

尤其是在麻林地附近,袁崇焕在清理港口的时候,还发现了不少大明的铜钱。

清理出来之后看到是永乐通宝,而且品相还不错,更加佐证了三宝下西洋的路线。

本来袁崇焕也觉得当初郑和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来的时候乘坐的是大船,也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到。

三宝太监下七下西洋,从永乐到宣德年间持续了几十年。

他感觉最远也就是到大华如今在波斯湾的据点了不得。

没想到煌煌大明,竟然真的在永乐年间就到过万里之外。

当时发现永乐通宝的时候,他着实被这个发现弄得激动又自豪。

两百多年前先辈就已经将势力扩展到此处。

两百多年后,他投入大华才能重新来到这里。

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老朱家的那些后世子孙。

若是当初大明就占据这块宝地,大明统一天下也未可知。

他在这里几个月的时间,对于这边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

渔业资源丰富这个自不必说,他亲眼看到打渔的船都拖不动满载的渔网。

除此之外,这边的土地也算肥沃,沿海的平原可以种植甘蔗、烟草等。

这两种经济作物,在大华的时候袁崇焕也是见过的。

甘蔗可以提取出蔗糖,然后加工之后可以做雪糖。

卖到大明的时候,一包就将近一两银子。

如果将这里全都种植上甘蔗。

那一年的收获该有多少?

还有剑麻、丁香,也都是很好的经济作物,尤其丁香还是香料。

香料这东西,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价格昂贵的商品。

当然,大华如今是不怎么缺了,每年的香料都是论船来拉。

他亲眼见过,在大连府的港口,香料不停地卸下,然后运输到各地。

若是当初三宝太监时代,大明就将这里占领的话,那真的于国有大利。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也没生活在永乐时代,如今更不是大明的人了。

再说这些,除了徒增烦恼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他来到这里的人物就是开拓的,为大华开疆拓土、永固此疆。

当初葡萄牙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站稳了脚跟。

在当地建设了许多的甘蔗园。

当然也有不少的牧场和土地。

这边的当地人,比起吴襄父子那边要开化一些。

但是开化不代表亲善,相对来说甚至还有些仇视。

葡萄牙殖民者在这里开拓的时候他们仇视葡萄牙。

如今大华来了之后,他们同样仇视大华的管理。

组织了许多次的袭击,攻打葡萄牙人留下的城堡。

好在大华防守紧密,没有让他们得逞,也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但是这种骚扰也是烦不胜烦,对于开拓也是有相当的阻碍。

袁崇焕到了之后,在麻林地、慢八撒和桑感巴尔三大据点开展建设。

同时派出大军进入内陆,先沿着海岸线进行清理和收服。

别说这边的当地人,还真是有点欺软怕硬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