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其他小说>那年那月那些光棍> 第168章 落落兄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落落兄 (2)(1 / 2)

落落兄正是这里面中的一员。

不过,二叔对于这个光棍印象比其他的要深刻的多。

当时,二叔的扶贫工作队队已经完成了对全村的摸排工作,村里几十口常驻人口都已经记录在册,包括他们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等,都已经记录在册。

但后来有人提醒,他们少一个人。

而这个人就是这个村的传奇人物——落落。落落姓候,他的名字不清楚,人们都叫他落落,至于为什么要叫落落这种奇怪的外号,这就不得而知了。

落落是本村的一个老光棍,年龄大概在五十岁左右,和其他光棍不同,这个人在八十年代曾经是本地的中考状元,中学后,他又成功考上大学,成为本地第三个成功考入名牌大学的人。

当年大学可是包分配工作的,在落落读过大学之后,他也被分配回当地,成功入职了一个铁饭碗。

毕业包分配,分配必得铁饭碗,甚至金饭碗。这就是大学生在几十年前为何那么金贵的原因,当年考大学的难度,和今天一比,差不多就是一个河南和江苏或者山东考生考一个一线城市双一流大学的难度,所以当年一个村里能出一个大学生真的是无上的荣耀。

落落哥是一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人,他觉得国家培养了他,他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建设祖国。即使自己吃苦受穷,都是应该的。

而且他觉得,如果能在最恶劣的环境奉献自己,那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于是,在落落强烈要求下,他被调换到了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并在那个地方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注:落落这个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是当年计划经济的一个产物,这个又叫做毕业分配,毕业分配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中专毕业生就业按国家下拨的计划指标进行统一安排。

毕业分配制度强调的是“服从国家”,对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技能、爱好、能力、特长及就业要求等不太重视。毕业分配在特定时期内,起到了推动人才流动和资源调配、协调不同行业和地区利益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弊端愈发显现。

具体来说,毕业分配的主要问题有:统得过死,包得过多,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不能事先了解、互相选择,容易造成人才配置与岗位的不适应,不利于调动三方积极性;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只有接收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不管是否需要,全部按计划分配,容易在造成人才积压浪费的同时,又难以得到急需人才的指标。而对学生来说,一进校门,就捧上“铁饭碗”,成了当然的“国家干部”,毕业即就业,缺乏学习动力,就让这些大学生产生了只要分配就万事大吉,在工作中就产生惰性,而在分配时,这些大学生又处在“听天由命”的被动地位,无法按自己的能力、职业技能、职业兴趣、特长和爱好选择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