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村里来了盗墓贼> 第一百四十九章 眼镜王蛇的传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九章 眼镜王蛇的传说(2 / 2)

江湖上,关于王蛇出身的说法有很多,而且根据流传地域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广西云南一带传言,王蛇是云南人,出生于苗家,自幼跟祖父上山打猎,得高人点化,走上挖墓盗宝之路。成年后因用情不专而受“情-蛊”之害,身体与精神均受损害,从此性格孤僻,荒诞不经。

蛊术是一种神秘的巫术,既能治病救人,也可杀人于无形。

蛊术当中最神秘的莫过于制“蛊”过程。传统的制法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蜈蚣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

“蛊”的种类极多,有“蛇蛊”、“蝎蛊”、“猫鬼蛊”、“虫蛊”等。表面上看,“蛊”乃有形之物,实际了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施“蛊”者可以利用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取其性命,这就是蛊术。

“情-蛊”,又名“情花蛊”,是所有蛊术当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厉害的一种。

相传“情-蛊”为我国苗族所特有,是由苗族女孩子以自己“心血”喂养十年而得,可下在饭菜中,也可下在服饰上,施术对象常常是自己的情郎。

据说中了“情-蛊”的男人,如果不按时回到女孩身边,或与其他女人动情时,“情-蛊”蛊毒就会发作,犹如万箭穿心般痛苦。

“情-蛊”蛊毒只有下“蛊”之人可以解。但是,女孩子一旦解了“情-蛊”,此生就不能再有第二个男人,否则就会遭到蛊毒的反噬。

关于王蛇中了“情-蛊”的故事很多,但大都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陕西河南地区则传言,王蛇出生在盗墓世家,隶属“发丘派”。传说他天生聪慧,读书用功,学业终有所成,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其父辈原本希望他远离盗墓行当,走正道,做正常人。但天不随人愿,因盗墓与人结下冤仇,王蛇的父兄相继被仇人暗害。王蛇气恨不过,扛起了为父兄报仇大旗,但凡遇见盗墓者,便尾随其后,待机而动,杀人夺宝。

那么,王蛇到底是陕西人还是河南人,尚有争议。

一般情况下,陕西的盗墓行当时说起王蛇,就认定他是陕西人,而河南的人聊到王蛇,则发誓赌咒说他是河南人。

与陕西河南和广西云南两地的传言不同,江浙一带关于王蛇传言则更为离奇。他们相传王蛇明面是某大学的教授,实际上是一盗墓团伙的头脑。该团伙行事乖张,为人阴险,手段毒辣,以劫掠同行为荣。

至于王蛇表现出来的一些“蛇”性,是因为其中了某个大型古墓的毒咒,九死一生之后落下的后遗症。

也只有这些后遗症,才让人们看到了王蛇的影子。

对于白狼收集到的这些传言,马三很不满意。

马三想要的是对方的祖籍、年龄、相貌、口音等特征以及有可能在为谁做事,和做什么事,也就是王蛇的目的。而白狼传回来的一大堆信息里,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蛛丝马迹。

寻了这么多年的仇家,终于有了消息,而且还是仇家主动送上门来,这真是天赐良机。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马三一想到这,就坐不住了,他当即买了张去洛阳的火车票。

洛阳的董爷,或许知道的更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