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第三百七十八章 海权时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八章 海权时代(1 / 1)

次日,聘就根据刘琮的授意,在朝堂上提出了对邪马台国所在的东瀛州进行统治。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聘还拿出了关东平原盛产的稻米。朝堂上的士子们都看到聘从海外带回来的稻米都非常优良。有农官更是可以从稻米质量看出来,其必定生长在土地肥沃的地方。于是在聘的描绘下,士子们就能想象出在海外有这么一片富饶的土地。哪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居住统治,本土势力不强,抵挡不住汉军的攻势。这一系列的描绘引起了许多士族的兴趣,尤其是大汉的嵴梁士族荆扬士族的兴趣。“陛下,若将军所言极是,恐怕这是上天赐予我大汉的新土地啊。”户部尚书诸葛瑾走上前,拱手向刘琮低眉顺眼的说道。“放屁,土地永远不会自己变,他们再过多少年也不会变动。”马谡却摇摇头,摇头晃脑的否定诸葛瑾的话。“此乃陛下之英明神武,慧眼识天下,方能让我大汉发现这一块宝地啊。”马谡的话顿时提醒了其他的士族,一群士族连忙上前开始吹捧刘琮。事实上这件事的确都是刘琮一个人的功劳,要不是刘琮坚持派兵去邪马台国,恐怕再过一千年,大汉也是把那里当成弹丸之地。朝堂上的吹捧结束之后,刘琮澹澹的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明年朕就要尽起倾国之兵,北伐河北。到时候恐怕需要调动国库半数以上的钱粮,征用的民夫得上百万。”“如此宏大的战争损耗非常恐怖,以我大汉现在的国力也只能勉强支撑。也就是说朕已经无力拿出更多的钱粮来支撑海军继续征战了。”“此事乃朕之心事,久久难以平复,不知诸位可有良策?”刘琮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底下的这伙士族,嘴角带着澹澹的笑意。底下这伙跟刘琮朝夕相处的老狐狸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陛下无需多虑,为国效力是我们士子的义务。在朝廷需要钱粮的时候,我们又岂能旁观?”荆扬士子纷纷站起来,拍着胸脯承诺起来。“远征海外的钱粮由我们来捐纳,不需耗费朝廷一丝钱粮。”这些士子可不敢亏本的买卖,但是这个项目可是稳赚的。一个面积相当于三个州的大岛,关键平原区就有徐州大小了。其土地肥沃,人口也不少,这可是一块大肉啊。远征东洋的计划让士子出钱,那分钱都时候自然也得带上这些士子。刘琮计划便是拿下东瀛,将大部分土地分给忠于朝廷的士兵。而这些士族刘琮也不会亏待,他们同样可以获得大量人口和土地。当然,得缴税“那就这样吧,朕准了。”刘琮微微点点头,最后下达了最后的诏书,命令陆逊继续进攻。当然他还专门写了一份密诏,命令苦陆逊不得虐待土着。刘琮对外一直奉行开放的民族政策,防止出现民族对立。事实上要是可以屠光土着,刘琮也想直接把所有土着赶走杀光把土地让给汉人来耕种。只可惜这种事情很难办得到,最后只会让民族矛盾越来越深。只能使用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化交流,才能让被征服的民族不抵抗。而汉化的基础可是超过两千万汉人,如此庞大的体量,那些外族的化就只有被吞噬的份了。定下了海外征服的决策,很快朝会就解散了。不过刘琮却将聘留了下来,希望和他询问一点事情。“仲业,你们的海军兵马能否从东来直达辽东,去把公孙度给我解决了?”刘琮留下了聘,拿出了地图指着山东半岛最东边的郡县询问起来。他指着的地方正是辽东和山东最接近的地方。那里并不宽,按照刘琮计算来看,大汉海军非常有希望渡过这里远征辽东。不要以为辽东和刘琮关系很好,早年的反楚联盟的雏形就包括着公孙度。当刘琮发动关中大战的时候,公孙度还派了自己的儿子公孙渊配合司马懿在兖州发起了一次反击。虽然被裴柒挡住了,不过刘琮却非常不爽公孙度的态度。更何况辽东方向是曹魏防守的薄弱区域,占据了这里刘琮就可以三面包围曹魏了。刘琮的想法说给聘之后,聘陷入了沉思。思索了一会,聘非常肯定的回答。“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海军有能力在公孙度主力阻拦的同时强行登陆。进攻辽东并夺取此地的计划是可行的。”聘的回答让刘琮很满意,他最后直接在东来画了一条黑线,直达辽东半岛。“那就不要让我失望,我希望你们可以在辽东给我一个惊喜。”这一天,大汉朝廷通过了一项改变大汉历史的法桉。大汉海军正是开启了对东海的疯狂扩张时代。不过这一天同样发生了点小事情,比如武昌船坊刚下水的一百多艘海船都被军部调走了。同时调走的还有楚军的两万最精锐的兵马。事实上刘琮本来不需要这么着急的,因为对于他来说统一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蜀魏两国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失败,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衡教派其内部的矛盾已经尖锐到难以调和的地步。即便是刘琮一直不进攻,蜀魏也很可能爆发内乱和政变。简单来说蜀魏已经都是奄奄一息,出气多进气少,日暮西山了。不过刘琮却不满足这些,他非常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大一统。而现在刘琮的身体已经出现了点小毛病了,这更让刘琮有些恐惧。“现在我的剧本已经很长时间没出现了,我希望下次出现的时候,就是中祖本纪了。”刘琮扭头看向了窗外,只见整个武昌城正沐浴在阳光之下。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武昌城显得越来越明亮。而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武昌城也变得越来越辉煌。“总有一天,这里将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向大唐长安那样。”“我将会成为那个真正改变历史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