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布莱肯林场> 26 早期教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 早期教育(2 / 2)

“好。”艾米正有此意,答应下来。

第二天是周一,林义龙带着艾米的奶奶去了温布利的两位表弟的超市——然后任奶奶带着行李在温布利附近的萨德伯里住进了一家退休人员公寓,开始她在伦敦的独居生活。

花费了整整一天,林义龙和艾米(周一正休)到了傍晚才忙活完,不过也没时间继续温存,林义龙要直接回到南威尔士,和耶昂姐妹商议谭雅和娜塔莎的未来进路。

小耶昂姐妹即满三岁,到了多动且基雷的房子里到处都是两个女儿顽皮的痕迹,幼儿园的指导教师没办法在照顾其他孩子的同时发散掉两个女孩的活泼,放话出来,要么谭雅和娜塔莎的父母好好解决,要么请两个捣蛋鬼另谋他处。

幼儿园这样做无可厚非,毕竟只是一个帮助父母照看孩子的地方——虽然也提供早教,但考虑到各个孩子的生长进度的不同,不可能要求一个收入只有两万三千多镑的幼儿园教师去针对每一个幼儿推出什么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林义龙自然不是什么早教专家,虽然他和女儿们的关系属于非常信任的那一类,但有的时候还是有些怯懦,觉得自己当不好一个合格的父亲。话又说回来,早期教育毕竟还是有从事这方面专业的教育者,是可以拿钱聘请的——换句话说,就是最合理的规划者。

这位林义龙和耶昂姐妹选择的早教专家,通过一周的观察和测验,安排的时间表,除了每天两个小时的语言课以及常识课,剩下的时间表都是姐妹俩兴趣组的课程——令人咋舌的是,小耶昂姐妹选择的,是钢琴和芭蕾。

林义龙本能地觉得和自己的兴趣有关。

怎么说呢,小孩子们——或者说成年人也一样——需要的是一种赞成和鼓励,好的方面是这样,坏的方面也是这样。这种赞成和鼓励,有的时候是通过外界的他人赞成,有的时候是自我赞成。很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的教育缺失,或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肯定,让孩子们往“应该在社会价值上不被支持”的方向上:比如大人们之间的聊天,想打发孩子们自己去找乐趣的时候,有些时候就是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肯定。

所以,林义龙本身,在孩子们面前一直是充满着笑容的,给予她们肯定的——只要他稍稍不悦,就可以让这种和善的微笑去掉,变成冷峻的样子。女儿们就能从他的表情上读到“父亲不喜欢,所以我不应该做”这种情况。林义龙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女儿们的生活起居,陪她们玩,和她们一起吃午饭,给她们读故事会,弄些机械类的小玩意一步一步的讲解,非常非常耐心。

小孩子们的模仿对象和参照对象只可能父母亲人或者兄弟姐妹这样的亲近人:林义龙喜欢游泳,喜欢钢琴,喜欢芭蕾;让谭雅和娜塔莎觉得兴趣往这边“更有可能”获得父母双亲的肯定和赞扬,于是下意识地就选择了这些。

既然选定了某种兴趣,就需要培养,然后慢慢付出一些努力,最后使之成为爱好。

尽管孩子们的年龄并不能正式地开始接触童子功,也没到练软开的年纪,可常识一下音乐以及美育启蒙教育总是没错的,正好也散发一下精力。

不过,孩子们所在的幼儿园并不支持这些,想要专业的辅导就只能在外面找。找这种辅导教师也依然是一笔开销,而且因为兴趣班可能会占用幼儿园的看护时间,需要家长接送。

每天送女儿们去这些兴趣班的任务还是由林义龙来承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