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43章 新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新居(1 / 2)

新落座的青砖瓦房就在老房子间隔不到十米的地方,&nbp;&nbp;因为宅基地是以顾二弟的名义批下来的,顾建国觉得兄弟俩住得近也好相互照顾,特意选了这位置。

比起原本老顾家的屋子,&nbp;&nbp;新房子距离山脚下的竹林更远一些,反倒是靠近生产队通往镇上的路口,&nbp;&nbp;可见顾三叔也是花了心思的。

顾明东拉着顾亮晨,抬头看崭新的房子。

乡下所谓的青砖,&nbp;&nbp;其实并不是青色,&nbp;&nbp;而是一种干燥时偏灰黑色,&nbp;&nbp;湿润时偏青黑色的砖头。

溪源镇并没有专门烧制青砖的窑炉,这批青砖还是顾老二找了关系,&nbp;&nbp;从隔壁菱乡运回来的,&nbp;&nbp;为此借了花钱借了运输队的车。

虽说为了这批砖头多费了不少心思,如今一看却都是值得的,&nbp;&nbp;青砖比泥砖干净整洁,&nbp;&nbp;带着一种天然的古朴美感,&nbp;&nbp;而且抗湿热,&nbp;&nbp;透气性和吸水性都极好,&nbp;&nbp;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上头用的也不是红瓦,而是这边常见的黑色瓦片,&nbp;&nbp;造房子的手艺粗糙,但最后成效不错,&nbp;&nbp;看着浑然一体。

等再过几年,烧制起来更方便的红砖流行起来,颜色亮丽的红砖就会迅速侵占青砖的时常,一直到很多年后被钢筋水泥彻底取代。

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建造这么古色古香的青砖房子,&nbp;&nbp;可得花大价钱。

新房子才刚刚落成,这会儿走进屋里头空荡荡的,温度却比外头暖和不少。

顾明东转了一圈,唯一可惜的是现在没有二层楼,乡下的泥工只会建单层,所以老顾家这青砖瓦房也是大三间,后头跟着一个厨房,并没有挑高。

“喜欢吗?”顾明东摸着儿子的小脑袋问。

顾亮晨点了点头,却又问道:“爸,这边也有三间房,隔开后就是六间,那我以后是不是不能跟你一起睡了?”

自从搬出两个姑姑的屋子,除非顾老二不在家,不然双胞胎都是跟着顾明东一起睡。

顾明东笑了一声:“你想跟爸睡还不容易,直接过来就是。”

“让大哥自己睡,他睡相可差了,老踢我。”顾亮晨偷笑道。

顾明东摸着下巴笑道:“等打好家具,让老二带着阿星过来住,帮大家暖房子。”

说曹操曹操到,外头探进来一个人头:“你俩是不是在说我?”

顾明东笑着招呼道:“在说你啥时候能住进来。”

顾二弟也挺喜欢新房子,乐呵呵的转了一圈:“如果咱们愿意用旧床旧柜子,那年前就能搬进来。”

顾明东手里头其实还有钱,但刚造好了新房子,他立刻拿出大笔钱来打家具太引人关注,便说:“倒也行,等后头再慢慢替换。”

一听这话,顾二弟就更高兴了:“大哥,到时候你还住中间这间,让老三她们住东边那屋,我住西边,反正我爱睡懒觉,正好早晨晒不到太阳。”

顾明东故意挑眉问道:“这宅基地可是你的,我搬过来算什么?”

顾二弟一听不干了:“大哥,你跟我生分了是不是,咱家好不容易造了新房子,我要是自己住新房子让你住旧的,那我成什么人了?”

顾亮晨仰起头,也说:“二叔,可你马上就要娶媳妇了,我爸总不能跟弟媳妇住一起。”

顾二弟脸都垮了:“晓茹可喜欢你们了,住一起她肯定很乐意。”

“再说了,我现在不还没娶媳妇吗?”

顾明东完全不觉得跟弟弟弟媳妇住在一起是好事儿,不过瞧顾老二那架势,如果他说一声不的话,这新房子宁愿空着。

再一想,宅基地虽然是弟弟的,但造房子的钱却全家有份儿,再者顾明南结婚怎么样也得再等两年。

顾明东便说:“我们搬过来住倒也行,到时候攒一攒钱,把老房子也推了重建。”

顾二弟听了果然高兴起来:“哥,我一定会好好赚钱,让全家都住上新房子。”

瞧着弟弟信心满满的架势,顾明东沉吟了一会儿,暗道自己连巡讲都只觉得麻烦,是不是太佛系了,直接躺平不太好。

心思一转,顾明东又乐呵呵的放下了,既然弟弟妹妹有心赚钱养家,他这个当大哥的含辛茹苦的将他们养大,享福也是应该的。

“等过几天请三叔家好好吃一顿饭,这次造房子我到处走没工夫盯着,你又得上班,能造成这样可见他们没少花心思。”

老顾家的新房子落成,生产队的社员们纷纷过来参观,伸手一摸那青砖,一个个也看着眼馋。

生产队能有青砖房子的,之前也就瘪老刘一家,其余都是泥砖居多,再差一些的,连泥砖都用不上,墙上都能拔出稻草来。

李铁柱就羡慕不已,私底下问顾明东:“阿东,你们造房子统共花了多少钱?”

顾明东比了个手势。

李铁柱倒吸一口气,苦着脸摇头:“这么多,我家怕是要再攒两年。”

“就为了这房子,我二弟三妹攒下来的工资都花得一干二净,秋后分粮食的时候,我一斤粮食没要,工分全换成票子了,这才勉强补上虚空。”

“三叔和我姑那边还欠了一些,只能等老二老三发了工资再慢慢还。”

得益于第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上河村生产队秋收之后还能分一波粮食。

这一次顾建国提前申明,上头发了话,等明年就得两次收成全部结束,交完公粮之后才能统一分粮食,没有分两次的说法了。

所以即使大部分人家第一次分到的粮食还没吃完,这一次工分也都是换成了粮食。

大家伙儿都饿怕了,心底也想要钱,但到底没有粮食重要,有粮食在仓库里头放着,他们心底就觉得安稳。

可顾明东不同,他大手一挥,直接把大部分工分都换成了钱。

当时生产队议论纷纷,暗道顾明东这是钻到了钱眼里,来年他们家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到时候还不得挨饿。

等老顾家造房子的消息放出去,社员们才恍然大悟,不是顾明东不想要粮食,是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顾老二的自行车太招人,为了掩人耳目,顾明东还问顾三叔和顾秀秀稍稍借了一些,别人不知道他们家的情况,顾秀秀却是明白的。

要是不开这个口,顾明东怕她琢磨出来,老顾家的钱只多不少。

李铁柱也是知道这情况的,叹了口气说:“苦是一时的,能换来这么大一座房子也值了。”

新房子是常见的大三间,但有小小的不同,听了顾明东的意见,每间屋子的面积更大,中间用可以拆卸的青砖作为阻挡,前后分割成两个房间,乍一看足足有六个房间可以用,这还不算后头加建的仓库和厨房。

这样一来单个的房间比农村常见的小,但房间多,私密感也强。

老顾家才几口人,住着足够了。

李铁柱瞧着,夸赞道:“你这法子好,中间隔一道不费事儿,孩子也能有个单独的屋子,临了分家了把这一道墙拆了,又是一个大屋子完全不耽误。”

“等我攒够了钱,我们家也这么干。”

比李铁柱更羡慕的是顾三婶。

前两年老顾家还过得凄凄惨惨,还得他们家扒拉,谁知道这才几年就起来了,新房子都已经盖上了。

顾三婶心底也为他们高兴,可偶尔也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回想起来,她几乎已经忘记顾明东以前的样子了,只知道这大侄子有本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稳如泰山,还能代替自家男人去巡讲,被上面的大领导点名夸奖。

再对比自家的两个棒槌儿子,顾三婶心底更不是滋味。

看完了新房子,顾三婶回家就拎着儿子的耳朵教训:“你说你白长个子不长脑子,你还比阿东大了那么多,下头的儿子眼瞧着就长大了,怎么就不知道攒点钱造新房子?”

顾保家十分委屈:“这能怪我吗,阿东下头两个工人呢,我也没个当工人还愿意填补家里的弟妹啊。”

顾保家无语的看着大哥:“哥,我哪儿对不住你了?”

眼看兄弟俩都要吵起来,顾建国咳嗽道:“行了,你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没点数吗,从小就是猪脑子笨脑袋,现在你骂他们做什么?”

顾三婶被气了个仰倒,狠狠的瞪了眼两个儿子。

转身却又问:“咱家也攒了一些钱,要不把老房子修一修?”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跟老顾家的老房子差不多年头,平时住着还好,但一到刮风下雨就容易漏水不说,屋子也不够大了。

“何必废这功夫,修一修费钱不说,也就面子光。”

顾建国教训完妻子,又看向两个儿子:“你们以为阿东能造新房子都是阿南小西的功劳?”

这一次顾保家也同意哥哥的观点:“那肯定的,他们一个在运输队,一个在回收站,而且都是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拿到手都有大几十,一年攒下来可不得好几百。”

因为顾明东得巡讲,所以建房子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是他们俩帮忙盯着,兄弟俩自然是知道底细的。

更难得的是,顾明南顾明西出息了,赚了钱还知道补贴家里,往常时不时瞧见顾明南拎着肉回家,他们赚到的工资恐怕全给了家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