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1 / 2)

武拂衣一语道破在宫学内悄悄流传的内容。

被问讯的三人也没法隐瞒了。

虽然早就说好瞒着长辈与夫子偷偷读书,&nbp;&nbp;都要讲义气不能把偷看内容说出去,但谁能想到被一猜就中。

胤祯终是交代了来龙去脉,“四哥,&nbp;&nbp;书真不在我们身上,在李卫那里放着。”

事情起源于一场打赌。

李卫,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出生在江南富户人家。

今年十六岁,自幼读过四书五经,奈何一直没考中科举。本来想等年纪更大些,&nbp;&nbp;捐资谋求员外郎当一当。

买官,&nbp;&nbp;自古听来与贪污受贿有关,&nbp;&nbp;但朝廷还真就给合法名额。

只是走一条道很容易被瞧不起,&nbp;&nbp;基本就告别正经读书人了,更要遇上明主才能升官。

去年,&nbp;&nbp;柳暗花明又一村。理学院对外招生,考核数理格物,不考传统经文。

李卫立刻上京试一试。

他对数字很敏锐。也是家学渊源,&nbp;&nbp;谁叫家里做生意,让他从小对数钱在行。

闲着没事也瞎琢磨,要是他做了官该怎么兴修水利,也就对数理计算挺有一套。

这一来真就考上了。排名不高,&nbp;&nbp;踩着线过了。

等进了理学院,&nbp;&nbp;所处环境一如所料利弊各半。

师资好,&nbp;&nbp;学习内容在外不可求,更能和京城权贵成为同学。这些是好处。

不过,理学院并非世外桃源。

尤其是三分之一的平民学子,心理上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皇上提供了奖学金,&nbp;&nbp;让他们能够在京城维持基本生活,而且学校里也提供足够的文房四宝,不必担忧做不起学问。

但与皇室宗亲、朝臣子弟来比,平民学子在身份上的差异是用金钱也不能弥补的。

哪怕理学院的夫子们行事公允,但学生之间的抱团在所难免。

李卫入学后就与保泰不太对付。

人与人之间总会遇上气场不合,两人的不合不是老古板与不正经的冲突,而是谁比谁更不走寻常路的碰撞。

保泰自认在纨绔一道上在京城是数一数二了,也就胤禟比自己厉害些。

但遇上了成绩比他好一些,比他更会玩一些的李卫,这情绪上就有些不对劲。

尤其是去年冬天福全去世了。

尽管谈不上人走茶凉,但比起阿玛与康熙是兄弟的亲厚关系,做侄子的总是差了一截。

保泰心里不爽就向李卫找茬。

话赶话,两人最后决定文斗,就比一比谁更能找到惊险刺激的书。

保泰找了鬼怪故事,李卫则是掏出了半本英吉利文的手册。

为什么是半本?

这书是李卫的父亲去广州做生意时得到的。李父不懂英吉利文,这书就是个添头。

英吉利商人说此书称述人体奥秘,但原版是拉丁语,他一边读一边给随便翻译了一下。

翻了半本遇上李父问有没有新奇玩意?商人说书的原版不卖,但能把半本自己翻译的给李父,就是新奇玩意。

李父瞧不懂洋文,但瞧得明白配图。

既然是人体奥秘,必然要用图示。

商人也给画了几笔。还别说,画得忒是形象生动,比原版配图要刺激!

出于猎奇,李父把书带回江南。

李卫也好奇,他也不懂英吉利文,只能看图。然后直呼好家伙,这是剖腹挖心、断肢断腿都给弄上了,不限动物与人类。

来京时,把书给捎带上。

想在京城找到懂行的人给翻译一下书到底讲了什么?也想碰碰运气,能否补齐书的下半册。

斗书之时,李卫祭出这本大杀器。

哪怕从刺激配图的直观感受上,李卫已经胜了一筹,但保泰并不轻易认输。

保泰嘴硬坚持要查一查书的文字内容,谁的更加刺激惊险。他英文也不好,就找上了胤禟。

半本英文手册,兜兜转转,终是给翻译出来了。

它是英吉利人威廉·哈维在1628年写的《心血运动论》。半册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事,批驳了在欧罗巴流传千年的盖伦理论。

古罗马的盖伦认为,吃下去的食物通过肝脏产生血液。

这些血液又通过“三种灵气”被带到体内各个部位,被身体再次吸收。如此往复,有了血液潮汐论。

由于盖伦是古罗马的神医,这一理论被封为圭臬,在欧罗巴盛传千年之久。

16世纪初,西班牙医生米凯尔·塞尔维特发现了血液肺循环,对于盖伦的血液潮汐论提出了质疑。

但这一发现与当时神学理念相违背,反三位一体的观点让他遭受了宗教迫害,将其视为异端邪说被处以火刑。

哈维在赛尔维特死后的七十五年,完善了血液流通理论的体循环说。

通过从动物到人类的大量解剖实验,以及通过活人的实验,终是证明被封为圭臬的盖伦理论是错误的。

不过,1628年血液循环论提出后,再次遭遇了欧罗巴大批宗教、医学人士的批驳。

盖伦的理论岂可被挑战!

搞解剖、活人实验的哈维就异端,岂止是要封杀,更是要把他像赛尔维特一样搞死。

哈维的运气比前辈好,他是英吉利国王查理一世的御医而深受重用,才免于幸难。但他活着的时候,血液循环论始终没被学界接受。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他去世后的四年。

1661年,意大利学者观测到了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学说的正确性。

李卫捎来的半册书籍,大概就写了这些。

而有关哈维与赛尔维特的不同命运,是英国商人在一旁写的吐槽式批注。

经过胤禟推测,缺失的下半册应是哈维血液理论的进一步证明过程。

保泰获知了此书的文字内容后,终是认输了。对比鬼故事,在真人身上划刀子是更惊险刺激。

“然后,这半本哈维血液论就在理学院小范围流传开了。大家瞧个新鲜,而且还能练一练英吉利文。”

胤祯努力找着借口,“读的是英文版,再对比九哥译文,也是锻炼读洋文的本事。”

武拂衣腹诽:真是好极了!一书多用,还给做上阅读理解题了。

她看了看胤祯,又看向弘晖与弘昐,“这就是你们读此书的理由了?是你们的十四叔考验你们的英吉利文有无进步,给出了这份新作业?”

两个孩子讪讪点头。

弘晖说:“阿玛,十四叔没有骗您。阿哥所内也聊起了乱葬岗闹鬼传闻,我和大哥提到了以前遇到聊斋先生,十四叔说有比那更厉害的书,让我们翻一翻《心血运动论》。”

弘昐接着:“半道,弘昇知道这书,也是跟着一起读了。大半个月,我们把英文书给读完了。

越发觉得既然盖伦说的「三灵气说」是错的,那么乱葬岗闹鬼也就是假的,是要找一找证据。想着能不能直接观察尸体,就找了十四叔。”

胤祯把前因补充完整,“今年上了四哥的实验课,充分领会实践的重要性。保泰又心思活络起来,他再向李卫挑战。

李卫那小子嘴上说最喜欢四哥的实验课,就问他有没有本事把下半册没读到的哈维实验给复原出来。”

六个人大方向一致,索性豪气云天地定了夜探乱葬岗。

胤祯找补说:“昨夜是第一次行动。原计划就是去踩点,没想要挖尸,不曾想倒霉遇上了吕家人。真是没看黄历,出师不利。”

武拂衣耐着性子听完,充分体会槽多无口的含义。

一时间不知从哪里开始始点评。

难道要多谢李卫对她实验课的喜欢,促成了这些人领会实践的重要性,第一步就大跨步踏入了亡者领域?

不过,十四不老实。

以目前已经交代的内容,没提及他本人怎么想去乱葬岗,似乎就是单纯保护孩子们。

这可能吗?

武拂衣不动声色,暂且搁置这一点,先提了天亮后面对康熙时的注意事项。

“天亮后,入宫请罪。别用什么牛痘实验为借口,就把你们刚刚讲的内容照实说。”

不等三人支支吾吾,继续说,“别想着隐瞒,你们瞒不了。十四,你觉得用给牛痘研究找实验材料,以此能诓骗汗阿玛?我就问你一条,你说继续牛痘实验,搞方案了吗?实验目标是查实什么内容?你能回答出来?”

胤祯哑口无言,他确实答不上来。

何况他去乱葬岗的动机,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武拂衣正颜厉色,“一个谎言要用千万个谎言去圆,不如实话实话,求真实践没有错,但你们也要意识到此次事件的错误。没有与汗阿玛报备,而是偷偷摸摸行事。”

弘晖咬了咬唇,有的话没说,但写在了眼神里。「如果报备了,他们还有的去吗?」

武拂衣瞧得明白孩子的顾虑,她也不敢保证康熙能同意。比起康熙的同意,更在意的是几人的防范意识不够强。

没有正面点破弘晖所想,而是从侧面给出了建议。

她说:“乱葬岗虽然都是尸体,却并非没有危险。尸体上会否有致病的病源?你们做好防护了吗?

如果遇上的不是吕家人,而是心狠手辣的盗尸贼,能与对方对抗吗?

这些都是出发前应该思考清楚,谋定而后动。如果你们事前问一问我的建议,今夜的闹剧就不会发生。”

胤祯、弘昀、弘晖闻言若有所思,这话的意思是要陪着他们一起深入乱葬岗吗?

武拂衣不会在今天给出明确答复。

距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该休息养好精神再入宫。“最后一个问题,这书有多少人读过?”

话到此处,瞒也瞒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