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1 / 2)

西域之地,&nbp;&nbp;清军与准噶尔部的战事打了三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允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获得了四哥提供的大量西域情报,以及有戴梓制作的新式火器辅助下,较为顺利地遏制住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入侵拉萨野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说是「较为」,&nbp;&nbp;因为前期有过一段僵持阶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开战后发现准噶尔部的火器装备精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若非老四提前一年多任命戴梓负责新式武器批量生产,且将新式武器提前一步供应给允祯练兵,&nbp;&nbp;很难说能在火力上对策妄阿拉布坦形成威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战争中,&nbp;&nbp;俘虏了准噶尔部的士兵,&nbp;&nbp;他们供出了准噶尔部的火力来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方面来自中亚国家,另一方面准噶尔部与沙俄也开战,利用被俘虏的俄兵制作火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沙俄的彼得一世曾经伪装进入欧洲各国学习科学技术,他的野心之大岂会不给沙俄配备精良武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策妄阿拉布坦倒是颇有远见,意识到冷兵器的时代将要过去,&nbp;&nbp;而不惜投入人力财力搞热武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过,&nbp;&nbp;这一次偷袭拉萨的结果远出意料之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清军来得速度之快,&nbp;&nbp;其装备之精良,其粮草之充足,&nbp;&nbp;仿佛提前知道了准噶尔部借用联姻搞吞并拉藏汗的突袭计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怎么可能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果突袭吞并计划能被提前猜中,&nbp;&nbp;但是新式火器装备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练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策妄阿拉布坦本以为康熙年迈,&nbp;&nbp;即便前些年听闻京城开设理学院,&nbp;&nbp;但清廷朝堂斗争不停,还在几个皇子继位夺递中相互倾轧,本该混乱才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允礽被废后,&nbp;&nbp;允禩被圈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哪怕康熙把皇位传给老四也不足为惧,这位常年在外考察并无听闻有武功方面特殊事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再说多年前,老四也曾随康熙攻打噶尔丹,何止没有突出表现,准确地说他是众皇子中最为不善武功的一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策妄阿拉布坦认为抢在老四登基初年发动判乱,&nbp;&nbp;能打清廷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撞了南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三年交战,允祯越打越猛,先阻断了准噶尔部入侵拉萨的可能性,将他们驱逐入西域腹地。不仅于此,居然还乘胜追击,越打距离准噶尔汗国的首府伊里越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战争的胜负,其决定性因素不只于战场上,更在战场之外的方方面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策妄阿拉布坦发现错误估计清廷实力是为时晚矣,试图采取另一策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面战场打不过,但能够用离间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果能让抚远大将军换人做,就能给准噶尔部争取修养生息的机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清廷上演的夺嫡之争提供了灵感,企图放出谣言,说允祯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哪怕允祯与雍正是一母同胞亲兄弟,但权力斗争可不会因为血缘关系就停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奈何,这一招恰似向瞎子抛媚眼,完全就是白费功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武拂衣用人不疑,而且十四若要造反也是师出无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康熙还好端端地活着,他又是心甘情愿禅让,老四的兄弟们凭什么蹦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更不提允祯从西域送回的密信内容,策妄阿拉布坦若是看了怕是要被当场气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允祯其实并不情愿领兵出征西域,早前康熙说好了再出京就带他去玩,但叫突来战事打乱步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做人不能任性,就把一腔怒气发泄在策妄阿拉布坦身上了,都怪这厮吃太饱搞叛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战争中难得的休息时间,允祯都用来构思长篇巨作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十四在信中写到,亏得四哥提供灵感来源,他在灵异志怪故事上打败不了近年仙逝的蒲松龄,那就开启修仙流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寰宇问仙路》将会阐述一个普通人,一步步修成金仙的征伐四方、恩怨情仇故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仗不能白打。率兵西域的经历,显然能为他写书刻画战争场面提供参考。届时给策妄阿拉布坦一个角色,就把他写成炮灰反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四哥,您也有角色。随身白胡子甄老道,仙风道骨非您莫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武拂衣收到密信,一脸无奈。战场也没治好十四的大清第一作家梦,索性也就别治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只承认提供了对西域作战的众多情报分析,至于曾经随口向十四讲的修仙文常见设定,那是概不承认是灵感提供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在十四完成长篇修仙文大纲时,与准噶尔部的战事终于结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清大胜,以策妄阿拉布坦的不久于人世为终结。准噶尔部投降,陷入了汗位继承的混乱之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没有急于将准噶尔部收归朝廷直接统辖,待其内部自相残杀之后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太长远的事,普通百姓不一定看得明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们知道的是雍正帝登基后大清获胜了,说明太上皇没选错人继承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果说西域之战没有直观感受,餐桌上的粮食则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允祯终于班师回朝,康熙也结束了比计划中耗时要久的南下考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去两广、云贵、福建一带,收获了一个大好消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茉雅琪研究而推广的高产作物试种计划,在持续八年的播种后显露成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去年,南方不幸遇上自然天气灾害,导致传统主粮稻米欠收。但在玉米、红薯的多年大面积种植作为补充粮食后,是不同以往地挺过了粮食急剧短缺,也就没有受灾流民出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限于本土种植新作物,还开始从东南亚暹罗等国进口粮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贸易有来有往,似玻璃、钟表等物品在南洋颇受欢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清水师为了维护此商贸航路的安全,给往来商船保驾护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新造的战舰师出有名,可以深入印度洋驱逐海盗船,变相获得了一次次的练兵机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从粮食到商贸,从民间到官方,大清终是从下至上迈开了探索海洋的脚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让百姓都吃到口粮,还远远不够。从有东西吃,到吃饱,到吃好,需要持之以恒的研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今,火种播撒了下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世人记住了茉雅琪这个名字,提起她不是说皇上的女儿,而是先承认了她农学家的身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仅因地制宜制定计划引导百姓种植收获了产作物,而且也在为民谋利地不断改进农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中,也有其母宋氏的一臂之力。汇编历代农书,给改良农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芒种客,是宋氏的笔名。其所著的《从汉至清农具图鉴》、《历代农书考证》、《农书中的地理环境演变》等等都又被新建立大清皇家学院收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提到出书,皇后乌拉那拉氏的《佛学论著》,与齐妃李氏在英文翻译字典后又搞出了《沙俄语初探》,同样都被收录于皇家学院图书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图书馆内不只专业书籍,也有一些趣味书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比如三昷先生的《神探牛顿》、《海盗奇闻》、《欧罗巴怪游录·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以《欧罗巴怪游录·上》最为销量火爆,其内容在大清人看来足够猎奇。比如伦敦精神病院是著名旅游景点,比如大庭广众购买安全套等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因这本书的内容对大清来说离经叛道,温宪没有公布真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倒是不怕被议论纷纷,而是在耐心等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等十多年后,人人都认可且推崇三昷先生是先驱者探索之后,再冷不丁揭露身份惊艳(吓)世人,女子也能闯荡在开拓不同文化的前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温宪不只出书,她也受邀成为讲解西洋习俗的夫子,将会任教于大清皇家学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清皇家学院,由康熙四十四年建立的理学院扩建而成。新增农学部,并且单独成立了医学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雍正三年初夏竣工,位于在京城西北侧,距离康熙居住的畅春园较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明年二月正式启用,由太上皇康熙担任第一任校长,而今年秋冬面向全国的学院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