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278. 布置 那可真是一份可以传之子孙的产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8. 布置 那可真是一份可以传之子孙的产业……(2 / 2)

项安是真怕自己亲娘在这个事上干出尴尬事来。

祝缨听了祝缨的话,道:“哦,那正好,接着干活去吧。你顺便呢,将梧州现有的各作坊都摸一摸底。再看看梧州的商人都干什么营行,这个事儿我叫赵振他们帮你,他们听你的安排。”

“这……他们能听我的吗”

“不听也得听。”

“是!”

“知道要查问什么事吗”

“请大人示下。”

祝缨道:“各种作坊一共有多少,各是干什么用的,一间门也不要漏下!用工、用料、规模、成本、成品。行商贩卖什么、从哪里进货,倒卖的人又常跑哪些路线……”祝缨报了个数,她要再彻底地将整个梧州的“工”、“商”给摸透了。

项安见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赶紧从腰间门也解开一个小袋子,掏出纸笔来记。这个起初是福禄县的时候江舟她们养成的习惯,后来项安等人也都学会了。尤其是在祝缨面前,祝缨可能随口就会说一些令她们茅塞顿开的话,教一些别人不会教的知识,她们就赶紧记笔记。

都记好了,项安心道:大人并不鄙视商人与工人,真是个好人。

獠人、穷人、女人、商人、工人、奴隶……所有这些别人提起来就会带些轻蔑口气的人,祝缨统统没有欺负过。相反,她对这些人都很好。

项安心里又是温暖又是酸涩。

她飞快地记着关键的字词,记好了,又问祝缨还有别的吩咐没有,如果没有她这就去办了。

祝缨道:“后天再开始吧,给赵振他们一点儿时间门休息。”

项安道:“不必事事都让他们几个去跑,我先安排几个机灵的丫头小子转一转,这里头还有一些事儿,都是行内的人才知道的,他们就算去了,人家与他不熟也不会告诉他们的。”

祝缨道:“那行,你去安排吧。”

“是!”

————————

项安之后是侯五。

祝缨见是他,笑道:“我还想晚上再与你聊一聊呢。”

侯五道:“我就几句话,别到晚上喝了酒就说不顺溜了。”

他要回的是这期间门府里的一些事,他这几个月也跟着进山去了。之前祝缨是不怎么带他进别业的,他之前的伤腿随着年龄的增加愈发地限制了他的活动。所以这次进山之后看到“祝家庄”他着实吓了一大跳!

山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大一个“别业”了

“小人行伍出身,到了别业一看,大人还有些地方……那我就说了”侯五背后说话诚实犀利,当面说话却有分寸。

祝缨道:“你说。”

侯五道:“有几样,您这别业建得不错,就是这路差了点儿。这次进山走的是塔郎线,路上补给全是靠寨子,万一他们将路一掐,您的别业就被阻在山里了,内外不通。还有那道山谷,多么好的地方啊!易守难攻,建个城门关隘,将门一关!这一路就妥了。”

祝缨听他说的这些,好像是教她造一个据险而守的城池一样,四面都是敌国。他又挑剔塔郎的路不好,喜金家的路更差!

但是表扬了别业周围的一些“小驿”,即路上的小补给屋,认为这个不错,方便管理别业的范围。

祝缨道:“我这就是个别业,为他们集市交易圈了块场子,避河水才迁到高处。”

侯五一怔,不好意思地说:“老毛病犯了,看着这个地势就,害!我想说,您就弄个别业也没什么,谁不置点家业呢您忙了这么些年,也得顾一下自己了。您又不盘剥百姓,也不喝兵血!就是任上置个庄子又怎么样呢就算在山下弄个庄子,谁也不能说什么。现在弄到山里,有点不上不下了。给您缴个租子都费劲!哪一天升了回京,卖都不好出手。”

侯五既觉得自己是个男仆上的头儿,就将自己对标了别人家的大管家而不是个护卫的头儿了。算账写字之类他是不行,胜在年纪大,见得多,他觉得祝缨这份产业有点鸡肋。

山里土地不那么肥沃,还交通不方便,还容易被獠人包围攻击,侯五以一个老军的眼光来看,这地方不咋地。

有点愁。

这么大一个地方,要放在山外,那可真是一份可以传之子孙的产业啊!

侯五扼腕。

祝缨笑道:“当年在京城的时候,有人教过我,不要买上等肥田。你道为什么上等田,谁都喜欢,招人抢。”

侯五道:“现在谁能抢您的啊,我不是教您那什么……”

祝缨笑笑:“我知道。京城已托人买田了。”

侯五也笑了:“那就太好啦!”

他又说了护卫的事,除了山下刺史府里留守的护卫,他去别业里也看了别业的护卫。

又说:“小人多嘴,给项二说了些,他那弄的那些个,不大像样,那哪是个看家守城的样子啊兵带得稀烂,手里的棍棒跟要饭的似的,长短不一的!搁前头老侯爷跟前,一天得挨三顿军棍!”

祝缨道:“看他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你只管指出来。要怕他不高兴,你先说给我。”

“哎!”侯五有点得意了。

接下来他能说的就没什么了,满意地离开了。

再接下来,就是章别驾等人了。

章别驾是个能干的人,此时他实际管理的只是福禄、南平、思城三县,因而并不吃力。两人见面,祝缨道:“辛苦。”

“大人才是辛苦。”

寒暄过了,章别驾开始细说这段时间门的一些事情。譬如梧州继续涌入人流,管理上要当心一些。人口一旦流动,来的可不都是良民,甚至贼人的比例会比别的地方更高一些。章别驾请求:“往来商人、雇工,须得仔细严查,他们也不能到处乱住,以方便搜查,防止作奸犯科!这两年,咱们日子好过了些,贼也多拿了许多,以外地流入的居多。”

祝缨道:“也好。”这个是真的,不逼到了份儿上,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那流动的人口,都是什么成份穷苦到活不下去的,对,肯定有。为了多挣点儿的,那也是不少。此外就是一些闻着味儿过来的人。

章别驾道:“经过大人前两年的整顿,梧州凶案已少了许多,一年也出不了一个。自从外来的人多了,已有了殴斗重伤、害命未果的了。”

“抓到了吗”

“是。案卷在李司法那里了。”

祝缨道:“原来如此。”只要不告到她面前的大案,她几乎不亲自办案了,她负责本州案件的把关。

章别驾又说了一些,都与梧州近来制糖业的兴盛引起的问题有关。一个是人,一个是财。

“又有人见他人开设糖坊致富,他也眼热要开,空耗家财,致使沦为贫民。”章别驾说着,摇了摇头。他建议,得刺史府出一道令,让干不好的别瞎掺和!都老实种地去。

祝缨想了一下,道:“可以下令,谁要弃田经商建坊,都给把户籍给改过来。想挣钱是吧那就直接归入工匠一类。我倒看重工匠呢。”

章别驾也是笑了:“大人说得是。”

工匠与农夫都累、都惨,但是农夫的成色要高一些,一说起来“百姓”多指农夫,工匠就挨不上号了。祝缨确实是对工匠非常好的主官,别人就不一样了。一朝成为工匠,子孙难脱身。

祝缨叹了一口气:“糖是重利,种田也确实辛苦,可是田不能不种!他们的田也不能胡乱卖!这么卖下去,不就又是兼并了吗”

一兼并,那就完蛋了!没见着哪个朝廷能把兼并给管好了的!

祝缨道:“亏得有你!”

“大人过奖啦。”

两人又说一阵,章别驾问小吴走后,司仓怎么办。祝缨道:“先叫司仓佐将架子撑起来。咱们再看看,你有什么相中的合适人选么咱们可以给吏部说一声。”

章别驾其实遇到了与祝缨同样的问题,他家世代做官,亲朋故旧也都是北方人。不是朝廷指派,北方人没几个愿意过来的。

“再过两年,梧州糖的名声传播开来,就会好一些吧。”章别驾毫不避讳地说。糖是一种厚利的东西,名声传出去,就冲着这个钱,就会有一些人愿意来了。

祝缨道:“千里做官,只为吃穿。呿!”她小时候对官员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后来进京郑熹也没少吃她的孝敬,抄家的收入私藏下的,郑熹拿了最大的一份。也就到近些年,官做得大了、遇到的官员多了,才遇着了几个是真爱民之心的官员,这印象才好了一些。

章别驾道:“是啊……”

两人感慨一番,又交换了一点意见。章别驾告辞。

接着,又有刺史府的人挨着个儿都要趁着祝缨第二天开早会之前,要将自己的事先提前汇报完。

直到晚宴准备好了,事情才回完。其中李司功汇报的恶性案件还真多了几件,又抓着了两个外地的逃犯。也不是故意抓的,就是巧了,这人跑到梧州来,没忍住,又犯案了。江舟抓的人,发现不对,这人不像是新手。

祝缨道:“怪不得司功给她又记了一功呢。”

——————————

晚宴之后,一夜无话。

次日,祝缨就开始正式办公了。

她先让几个司仓佐将小吴的工作给接过去干了,有事直接向她或者章别驾汇报。又命发文给福禄县,让他们准备好迎接新的县令和县丞。

散会后,另派人去福禄县,叫林八郎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