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178章 二更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 二更合一(1 / 2)

康熙派陈廷敬出使罗斯国,&bsp&bsp确实有挑拨罗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任务。

但康熙和胤礽都以为,这挑拨就是语言上的挑拨一下。

目前罗斯国是双王并立。

沙皇费奥多尔夭折之后,&bsp&bsp剩下两个能继承皇位的皇子。皇后之子伊凡智力低下,于是群臣立彼得为帝。

公主索菲亚发动政变,拥立自己智力低下的弟弟为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并立,将彼得一世流放到莫斯科郊外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实际掌握了罗斯国权力。

索菲亚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一方面,她多次拒绝支持她的射击军杀彼得、自立为女沙皇的提议,&bsp&bsp并将射击军放在莫斯科郊外;另一方面,在彼得一世年应该亲政的时候,她拒绝交还权力。

在索菲亚矛盾的时候,&bsp&bsp彼得一世被流放到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后,&bsp&bsp召集了一群少年组建了“少年军”,依靠少年军击败射击军,将索菲亚关进了修道院。

彼得一世和胤禔同岁,&bsp&bsp比胤礽大两岁。但因为路易十四和康熙的超长待机,让彼得一世成为这个时期和路易十四、康熙并列的超级帝王。

等等,&bsp&bsp年,康熙二十八年,&bsp&bsp那不就是去年吗?

胤礽陷入沉思。

胤礽在走神的时候,陈廷敬向康熙禀报自己做了什么事。

陈廷敬到达罗斯国之后,&bsp&bsp立刻散去千金,收买罗斯国高层。

康熙眼皮子跳了跳。

他知道陈廷敬是多么正直的一个人。他居然面不改色地说自己在罗斯国贿赂贵族,&bsp&bsp康熙差点稳不住心神,&bsp&bsp询问陈廷敬是不是被鬼魂附身了。

显然,&bsp&bsp陈廷敬跟着胤礽周游欧洲列国之后,&bsp&bsp对那些野蛮国家对待殖民地的比满清入关更血腥和残忍的罪行震撼太深。于是在对待外国上,他拥有极其灵活的道德底线。

贿赂贵族,打探消息,理清罗斯国皇族极其复杂的权力脉络后,陈廷敬很快就发现了索菲亚内心的善良和软弱。

胤礽终于回过神,仔细倾听陈廷敬的汇报,并和自己记忆中罗斯国的情况作比较。

索菲亚执政期间,也接受了西方文化和科技,不过他的执政和彼得一世不同的是,她对平民更善良一些,对外扩张也更理智一些。

她赦免逃逸农奴,减轻农奴和普通农民负担;签订《尼布楚条约》和与波兰互不侵犯条约,将罗斯国主要兵力用于侵占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半岛,为罗斯国争夺能直接与西欧通航的黑海入海口。

显然,索菲亚执政水平不低,且有改革罗斯国农奴制、对逃逸农奴较为友好的一面。这一点让她饱受罗斯国地主诟病,罗斯国旧贵族更支持彼得一世。

比起索菲亚,彼得一世的政策就更激进些,提升罗斯国国力更快更显著。

彼得一世加大压榨农奴和普通农民,鼓励大地主进行圈地运动,直接购买一整个村庄的平民作为农奴投入工厂做工;在康熙和雍正诸部取消人头税的时候,彼得一世新增人头税,让国库充裕的同时,让大地主购买平民当农奴更加容易。

这样罗斯国土地很快就集中到了大地主手中,大地主迅速转型成为大资本家,促进了罗斯国朝着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转变。

陈廷敬接触了索菲亚和彼得之后,认定若是彼得掌权,罗斯国对大清的威胁会更大。

即使现在彼得可能会与大清停战,但未来,罗斯国一定会变成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向华夏大地发起血腥掠夺战争,以满足其国内胃口越来越大的大地主大资本家。

因为在彼得的计划中,没有提升平民待遇这一项。也就是说,他们国内几乎不可能有能消化大量工业制品的市场,只能对外倾销和掠夺。

听到陈廷敬对彼得一世理念的叙述,康熙脸色阴沉。

他听出来了,陈廷敬其实是委婉向他进谏。

彼得一世想走的路,大清也能走。

只要不抑制土地兼并,更加严苛的剥削平民,平民就会沦为佃户,被大地主所控制。

到时候大清再鼓励建立工厂,打通海外航线,将国内产出的商品大量倾销海外,从大地主转变成大工厂主的地方豪强就会疯狂支持海外扩张,迅速为大清完成工业化建设。

大清的国力,或许就看上去蒸蒸日上了。

“彼得一世的改革看似增强了罗斯国的国力,但实际上增强的国力都到了大地主大工厂主手中,这群人是不交税的。”胤礽道,“最后国家就成了豪强们谋夺利益的工具。直到这个战争机器精疲力尽,国内秩序崩溃,民众不堪压迫揭竿而起。而换了一个皇帝,豪强仍旧霸占着广袤的土地和数量众多的农奴,照旧能将接下来的国家当做自己的傀儡。”

罗斯国之后强大吗?

强大,当然强大,都快成了欧洲宪兵了。

但这种强大有什么用?百姓越发贫困潦倒,国库一直岌岌可危,皇室完全成为对外扩张的傀儡。

越来越富裕的,只有那群“豪强”,这就是沙俄的寡头经济。

康熙揉了揉眉头“朕决不允许大清变成那样。”

华夏大地从古至今的治国理念都是国富民安,是从上层到老百姓都歌舞升平。

虽说他们心中贵族和平民的“歌舞升平”标准不一致,但平民百姓的温饱,一直是代代有志之士的目标。

康熙对外谋夺利益,也是想减轻国内百姓的负担,将负担转嫁到海外诸国身上,而不是为了扩张而扩张,让国内全面崩溃,大清皇室沦为傀儡。

陈廷敬心里松了一口气,继续道“臣认为,索菲亚执政,长远来看对罗斯国百姓更好。但她若能改革成功,或许能与大清保持更长久的和平。所以臣决定,支持索菲亚。”

索菲亚执政理念更温和,也更在乎国内平民。若大清更强盛,与大清为敌,显然没有直接与大清开放边境,共同富裕更划算。

康熙微微颔首“你的决定很正确。”

陈廷敬虽支持索菲亚,但索菲亚矛盾的性格,让她狠不下心杀死彼得一世,总幻想能维持现状。

于是陈廷敬转而直接找射击军合作。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若彼得一世继位,射击军肯定所有将领都会被清算。陈廷敬告诉他们,彼得一世已经组建好军队,随时准备和射击军作战,射击军不能坐等优柔寡断的索菲亚公主做决定。

这时候,他们必须拿出大清国内大阿哥党的行动力,不管大阿哥知不知道这件事,先以大阿哥的名义干了再说。

射击军作为老牌成建制的军队,其实势力比彼得一世的少年军略强一些,只是被彼得一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有索菲亚拖后腿。

当他们的头脑变成了陈廷敬和大清一众将领之后,又获得了大清的武器支援,射击军突然发难,攻陷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彼得一世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中流弹身亡。

历史中中流弹、流箭而死的名人太多了,这个世界中,彼得一世也成为了了其中之一。

当杀掉彼得一世之后,射击军将领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女沙皇冠冕,送到索菲亚面前。

索菲亚就这么一脸懵逼地成为了罗斯国第一任女沙皇。

原本沙俄第一任女沙皇是彼得一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在彼得一世死后登基,两年后去世,走的是武则天七十多岁登基,“爽一把就死”路线。

在叶卡捷琳娜一世前,沙俄禁止女性继位,所以索菲亚才如此犹豫,迟迟不敢动手。

在叶卡捷琳娜一世后,十八世纪包括叶卡捷琳娜一世,一共出了四任女沙皇。第四任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最为出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将沙俄打造成当时欧洲第一强国。

说来很巧,原本是德国边远小公国公主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原名叫索菲亚·奥古斯特,因讨好沙俄上层贵族,改成和彼得大帝的妻子、第一任女沙皇同名。

若未来德国再次和沙俄联姻,或许联姻的对象仍旧会落在索菲亚公主身上。

沙俄第一任女沙皇变成了“索菲亚一世”,那索菲亚公主或许就不会再改名,成为“索菲亚二世”和“索菲亚大帝”了。

历史的巧合,真是有趣。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啊。”康熙感慨道。

胤礽也感慨地点头。

华夏历史上下超过五千年,现在这个世界发生的任何大事,似乎都能从华夏一屋子的史书中找到“前车之鉴”。

这就是华夏的底蕴。

“那索菲亚公主……索菲亚女皇,可对大清介入他们内政有什么反应?”康熙问道。

陈廷敬严肃道“臣不过是和罗斯国射击军的几位将军有私交,卖给了他们一些物品,是合法正规、过了明路的交易。罗斯国政变,和我大清没有关系。我们没有介入他们内政。”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失声笑道“你说得对。和我们没关系。”

陈廷敬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如实禀报道“索菲亚女皇的书信和使臣将稍后到达。臣已经与索菲亚女皇口头上约定,罗斯国将全面退兵,开放双方边境市场交易,减少双方边税。但索菲亚女皇除了这些条款,似乎有与大清联姻的打算。”

康熙道“朕有很多女儿都等着嫁人,她应该有儿子吧?你觉得她哪个儿子最合适?”

陈廷敬的神情更尴尬了“皇上,索菲亚女皇还未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