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紫台行> 第二卷 天阶希抚翼 第一百章 唐氏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天阶希抚翼 第一百章 唐氏殁(2 / 2)

不多时,一身绀青宫装、挽着盘桓髻,虽然上了许多脂粉却还是可以看出面颊上的指印的晚玉快步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个不过尺宽的锦盒,见到孙氏,不由跪了下去,呜咽道:“右昭仪,娘娘……不对……娘子她方才趁着收拾东西乱忙的光景,叫逗烟姐姐托着奴婢翻墙出来,趁着夜色过来,说这里头的东西一定要亲手交到娘娘手里!”

孙氏听她改口称唐氏为娘子,这是坊间下仆称女主人的叫法,心头就是一凉,勉强道:“你拿过来。”

晚玉跪在地上,膝行几步,将那锦盒高高举起,递到了孙氏手中。

孙氏接过,心头的不祥之感却更重,她摩挲着锦盒许久竟不能开,最后还是坐在她膝上的新泰公主好奇,抬手揭开——却见尺宽的锦盒里,却只有一个约莫新泰公主手掌大小的香囊!

这香囊已经十分敝旧,连用料也只是寻常的粗布,甚至褪色已久,针脚却是极为细致,里头香气早已消散——望见这香囊,新泰公主用惯了好东西,自然看不上眼,正无趣的移开视线,却觉得一滴极热的泪滴落在自己颊上,她吃惊的仰起脸,便见孙氏低着头,全然没了右昭仪的嚣张与对牧氏的怨毒,眼中面上,俱是浓郁得化也化不开的——悲伤!

孙氏颤抖着手,几乎是一点、一点,费尽所有力气,才打开了这只粗陋的香囊,香囊里,只有一张泛黄的纸片,是个极为粗糙、坊间几文钱就能买到的平安符。

因着时间已远,这平安符上朱砂的痕迹都脱落了许多。

看到这张符,孙氏只觉脑中一晕!若非宛芹在旁扶得快,差点摔着了新泰公主,饶是如此,她也不敢再叫新泰继续坐在自己膝上,勉力道:“璎珞你且回去寻杨女史……”跟着又是眼前一黑!

祈年殿里众侍顿时乱成一团,只是孙氏紧紧攥着宛芹的手,晕了不过片刻又醒了过来,她眼前还是一片模糊,耳朵里也嗡嗡嗡的直响,听不清楚周围说什么,只抓着宛芹艰难的吩咐:“叫……叫居氏回来罢……”她仿佛叹息似的道,“阿姐她已经什么都不需要了!”

——太宁七年十一月初九,原本的凝晖唐氏因被宣徽牧碧微指责故意歪曲先昭训姜氏之死、意图离间牧碧微与西平公主母女之情闯宫大闹、并迫唐氏跪于碎瓷中赔罪后,又迎来了姬深一道废位的圣旨,唐氏在命晚玉送走锦盒后,支开所有宫人,于神仙殿一间偏僻的屋子中以金簪刺喉,自尽而亡,死时,殿外飞雪侵城,殿内兵荒马乱,凄凄一片。

唐氏倒毙于血泊中,特意换的一件霜色无绣玄缘宽袖外袍被血生生染作了殷红,神态却是出奇的安详。

这死讯在除了祈年殿外的地方并没有引起什么震动,和颐殿里高太后只是冷笑了一声,华罗殿中左昭仪曲氏眉头不皱的吩咐凌贤人去宣室殿询问姬深——宣室殿里,被从歌舞醇酒中打扰的姬深大为不耐烦,又见怀里小龚氏嘟着个嘴斜睨着自己,对凌贤人轻描淡写的道:“既然圣旨已下她才死,就按庶人之礼葬了就是,母后命幼菽理宫务,怎么什么小事也要朕来处置?”

他很不高兴。

孙氏在祈年殿里拉着一个老妇的手嚎啕痛哭:“陛下他这是怨怼阿姐死了都不叫他安生呢!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阿姐好歹伺候过他四年,殷勤有加啊!嬷嬷,你说怎么会这样?”

老妇抚着她的乌发,却是沉默不语。

“当初阿姐原本是不想留在宫里的!”孙氏紧紧抓着她,声音渐渐低下去,可每个字说出来却仿佛冰一样的寒冷锋利,她愣愣的盯着老妇的裙摆,“那时候我才被陛下觑中……没名没份的侍奉了他……四周的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她们说太后已经在给陛下择名门淑女为皇后,我不过一介贫门之女,还在宫中为奴,能得个美人之类的名份就不错了,我还生得这样好,将来别说皇后容不下,就是名门出身的妃子们也是容不下的……

“我心里害怕极了,没人商议,只有阿姐安慰我,所以我听人说,像我这样没根没基只有一副好容貌的女郎想在宫里出头,靠单打独斗是不成的,必定要寻个人做伴,大家联手才好生存下去,我立刻就想到了阿姐……嬷嬷你知道的,阿姐她原本一心熬到年纪出宫去嫁人,邻村的那个人是她进宫前就默默喜欢上了的……可到底还是被我哄得求得留在了宫里……嬷嬷,阿姐本来多好啊,没进宫前,虽然一般贫寒,我家却比她家穷多了,那时候她总是偷偷把吃食分与我,当年宫里买人,若不是她跪在内侍跟前一再替我哀求,那会我吃不饱穿不暖,年纪也不大,看着就是面黄饥瘦的模样,内侍本来是怎么都不肯要的……

“进了宫后,起初人家都嫌我年纪偏小又愚笨,或者欺我新来,那会若没阿姐帮着做事,我早就被欺负死了!后来在宫里好歹能吃饱了,我一天生得比一天好,连没进宫前,号称村里生得最好的阿姐也比我不上……可因此却招来更多人嫉妒,那会一些粗使宫女没事就爱寻我的不是,说着说着就要掐我脸,我身上被她们掐得成年累月没一处好地方……若不是偶然遇见嬷嬷你……”她把头俯伏在老妇的膝上,眼泪透过衣裳一直濡湿了老妇的膝,幽幽道,“孙嬷嬷,你才见我时就说我是会有大造化的人,所以要我隐藏起来莫叫宫里贵人遇见,如今我的确贵为右昭仪,可你没说阿姐也如此,所以我勉强留她下来反而害了她吗?”

“嬷嬷,你说在这宫里就要心狠,我以为我对阿姐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了。”孙氏低低得道,“可如今我见了那平安符,我才知道阿姐始终是阿姐,我这辈子欠她的……就是把唐家抬举上了丞相之位,也还不清了……”

她摊开手,掌心那张从唐氏最后送来锦盒的香囊里取出的平安符,早已被揉捏成团,这是当年孙氏进宫,她那后来活活饿死的阿娘忍饿跋涉数十里,为女儿求来的,是孙氏进宫后最为珍惜之物,四年前,她劝说原本定意要出宫的唐氏与自己一起留下来侍奉姬深,享受富贵时,为了打动唐氏,曾将这平安符连香囊一起送与唐氏,说了一番极为感人肺腑的话,使得唐氏下定决心丢开了少年时心头的那个人,决意与她同在宫闱携手搏一番富贵荣华……

如今言犹在耳,唐氏,却已经去了……

甚至她的葬礼,连宫嫔的标准都比不上,只能是庶人之礼下葬。

老妇孙嬷嬷安静而悲伤的望着膝上的孙氏,却只能长长一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