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06章 百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百万贯(1 / 2)

明远来时,&nbp;&nbp;就已经考虑好了一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自己骑着踏雪,伴当向华骑着一匹,牵着一匹,&nbp;&nbp;马行里的坐骑。两人三马到的这城外庄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回去时当然是三人并辔。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在一路上将军器监新建作坊中的各种情形尽数告诉明远,他们是如何炼焦的,&nbp;&nbp;又是如何用焦炭炼铁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还提到监中的工匠发明了脚踩式的锻锤,&nbp;&nbp;锻造兵器铁甲时能比以前快上至少一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便大拍马屁,说种建中此举极其符合恩师张载的“生产力”之说,然后又暗搓搓地提示,&nbp;&nbp;既然有脚踩式的锻锤,就也能有畜力的锻锤,&nbp;&nbp;甚至是风力水力都可以一起上阵,驱动锻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听着,&nbp;&nbp;虽然有时会觉得小师弟惯会口里跑马,&nbp;&nbp;尽说些不靠谱的,可是听到后来,&nbp;&nbp;竟又觉得极有道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两人一旦来到汴京城墙跟前,就极有默契地再也不谈军器监中的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前种建中为明远做过“保密培训”,&nbp;&nbp;让他知道,汴京城中其实有不少辽人在此生活。他们是不是辽国探子两说,&nbp;&nbp;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稳妥些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两人随即不再谈公事,&nbp;&nbp;聊起闲话。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师兄,再过几天就是我生日,&nbp;&nbp;只是那天,&nbp;&nbp;你好像不是旬休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回想起上一次在这个时空过生日的情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那时他还在陕西,&nbp;&nbp;长安城下着初雪,&nbp;&nbp;他与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一起品尝“拨霞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还传来了延州被围的坏消息,害他以为身边的这个家伙挂掉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能和这家伙并辔而行,明远现在想来,还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吗?那明日师兄陪你一整天,算是提前为你庆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把话说完,突然想起“小远,你生辰是哪一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说了日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顿时讶然“哎呀,原来你我的生日竟然只差三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的生日比种建中的早三天,可巧的是,种建中的生辰,刚好是下一个旬休的日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顿时翘起了小尾巴,得意地道“原来我还比师兄早出世三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从马上伸出猿臂,准确无误地敲到了明远的小脑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师兄比你年长三年少三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算起来种建中也不过是个弱冠青年,但说话行事比明远要老成太多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伸手揉着自己的脑袋“何必这么较真呢?这样好了,师兄生辰那日,我做东,为师兄庆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暗暗算了算种建中的出生年月,对于种建中的身份全然没有任何线索——这是自然的,谁了解历史上的人物会去特别记他们的出生年月,大致能记得是哪朝哪宗,已经很了不得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种建中确确实实只是个无名之辈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啦,小远莫恼,今日师兄可以先做东,请你去香水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对明远这一身衣物上的污渍心怀抱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再说他知道自己带人炼出焦炭,作为军器监丞,多少能得到些奖赏。因此一向手头拮据的种监丞,竟破天荒地大方起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两人去了常去的香水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在香水行里宽衣解带之前,还特地去了香水行有专人看守的那一排锁柜,将他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锁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一定是《武经总要》之类的要紧物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两人将浑身上下彻底洗了个清爽,然后各自换了干净的便服,重新上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去哪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然是你的长庆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说到长庆楼,种建中还是有些耿耿于怀。最开始时他完全没把明远的长庆楼当回事,直到后来亲身在楼下遇上带着火油的黄厨,才感到无比后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再说,他也从工匠们口中听到了城中的传言,说那长庆楼最是特别,在正店里时常能吃到脚店的招牌菜,而且和外头脚店里价格一模一样。那楼里的水牌常换常新,但也有几样非常出众的茶食,是一直都有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被夸奖了的明远顿时显出得意非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世人都晓长庆楼的东家姓“史”,种建中却想也不想,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明远的手笔。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难得这次种建中没有指责他胡乱花钱,看来上次是真的吓着他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两人从香水行出来,慢慢打马,往长庆楼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汴京的交通,如往常一般拥挤,街面上被堵了个水泄不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跟在明远身后的向华饿了,直接跃下马去路边的小茶摊上买了个面茧,再回来的时候他的马匹也只是随着人潮向前移动了十几步而已——这样拥挤的街道,连马儿都跑不出三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明远和种建中都不着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汴京城的夜生活这才刚刚开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若是愿意,他们尽可以通宵达旦地饮宴与欢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坐在马背上,视野很好,一眼便见到前面不远处丰乐楼的彩楼欢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汴梁日报》前日里接了丰乐楼的一单“广告”,介绍丰乐楼新到的一种美酒——那酒的名字很特别,叫做“酒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一直很有兴趣这“酒露”究竟是什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听说日报社的“探店”记者试过这种酒之后回来,只管傻笑,问他那酒怎么样,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唯有“好”一个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就更有兴趣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要不要今日到那丰乐楼上,去试一试那“酒露”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要知道,史尚其实始终为他在丰乐楼预订了一间小閤子,他想什么时候去,都会有自己的位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明远偏头看了看种建中,他便想种师兄难得进一次城,还是尽着他的喜好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想着,人群中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远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探头张望,街上人太多了,似乎还有好几人在一同挥手,根本看不清到底是谁人唤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彝叔!彝叔!”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打招呼的人显然同时认识明远和种建中,连声招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也听见了,他目力绝好,在已经掌灯的街道上扫了一圈,一眼看见了跳起来向他们打招呼的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子瞻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原来是苏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