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26章 百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百万贯(1 / 2)

冬至之后不久,&nbp;&nbp;就进了腊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腊月初八这天,明远喝到了寺庙之中熬煮的“七宝粥”和“五味粥”1,心想,&nbp;&nbp;这便是后世的腊八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然这腊八粥并不完全是“免费”的,&nbp;&nbp;汴京城中的各家寺庙在向信众与路人分发腊八粥的时候,&nbp;&nbp;同时也会化缘下一年上元节灯会的香油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募捐通常是明远最不喜欢的“金钱交易”方式。按照试验方制定的规则,他是不能在“非等价交换”的前提下将钱花出去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这次对明远来说毫无问题他只要声称,&nbp;&nbp;这些美味的腊八粥给自己带来了“愉悦”与“满足”,&nbp;&nbp;1127就只能同意他把大把的钱钞当做“等价交换”,&nbp;&nbp;捐给寺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毕竟“愉悦”与“满足”,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腊八之后,汴京百姓人人忙年,明远的朋友们也不例外。苏轼、蔡卞、贺铸……这些公务员朋友们为了赶在衙门封印之前把大部分公务都处理完,天天加班加点;薛绍彭和种师中在为了国子监的考试而奋力冲刺;而李格非等人则大多返乡,&nbp;&nbp;祭祖过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这些与千百年后他本时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如此一来,明远的日子就显得格外清闲,&nbp;&nbp;他甚至有空在自己家中,燃一炉清香,&nbp;&nbp;再泡一壶茗茶,&nbp;&nbp;顺手将这些日子里收集的各色古董文玩和书画好好整理,让1127帮忙留个档什么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忽听外面脚步声急促,&nbp;&nbp;明远的客厅外出现薛绍彭的身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道祖兄考完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只要看到薛绍彭那副如释重负的模样,&nbp;&nbp;就知道国子监终于放大假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薛绍彭往明远花厅中的躺床2上一摊,&nbp;&nbp;手脚支开,摆出一个标准的“大”字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怎么现在都和种师中小朋友一个德性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见这位薛大衙内深吸一口气,&nbp;&nbp;忽然间鼻翼扇动,&nbp;&nbp;似乎是闻到了什么,&nbp;&nbp;连忙翻身坐起,四处看看,终于见到了明远桌案上一只小香炉。香炉中青烟袅袅,室内那种清雅幽淡的速沉香味正是来源于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远之,你终于把它带到汴京城里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薛绍彭又惊又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刻在这只小香炉里轻快燃烧着的,正是一种以煤粉混合着香料一起制成的梅花形香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去年元日,明远就曾经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薛绍彭。当时薛绍彭爱不释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前一阵子他刚来汴京没多久,就被家人“押送”去国子监读书了,随身没有带够熏香用的物事,平日里最喜欢焚香的薛绍彭因此感觉,在国子监日子,好像又难熬了几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点点头,笑着说“刚来京城时,在各香行里一逛,发现京里人都喜欢自己‘合香’,便以为这种梅花香饼不会有什么市场。但现在看起来,也卖得不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种用模子压成梅花形状的香饼,是山阳炭厂的副产品——制作蜂窝煤时筛出特别细的煤粉,混上木粉和香料,浸湿后用模子压成形状,最后晒干,就制成了这样的小块香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它的优点是耐久,缺点是香型单一,不方便喜爱风雅的士大夫自行调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此明远原本不想在汴京市场主推这种香饼产品。而朱家桥炭行那里,一开始只是将这种香饼作为赠品,送给蜂窝煤购置较多的“大客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谁知这一赠送,渐渐地汴京城里用的人多了,也就有不少人喜欢上这个,到朱家桥炭行来问,能不能单独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这时才对本时空的居民到底有多爱香,有了一个准确直观的认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除了日常焚香、熏染衣物之外,汴京的大户人家出行,马车内也要熏香,不止是马车内,就连马车两侧,也各自挂着一枚碗口大小的铜制镂空香炉,内置点燃的香块。随着马车徐行,两边的香炉中便不断溢出香烟,令这马车成为真正的“宝马香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炭行所出的梅花香饼,则因为容易点着而又耐久,最适合挂在“宝马香车”两侧,立时成为了被大户人家所青睐的香饽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等到这梅花香饼真正上市,小门小户的汴京百姓也发现,这香饼味道清新好闻,点上一饼,室内能香一整天。而且价格便宜,不用费心思专门去调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时间这梅花香饼竟意外地风靡起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山阳炭厂“不得已”,又在原先速沉香料的基础上,多开发了四种香型,配合梅花的五瓣形状,放置在五瓣的小盒子里发卖。一时间竟被抢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今朱家桥炭行每日都得早早在门口挂上“香饼售罄”的告示,以避免那些专门来买香饼的主顾混在买蜂窝煤的客户里,排上好久的冤枉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远之,不愧是你!就属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薛绍彭把玩着明远专门给他留的一整套用漆盒盛着的梅花香饼,开心得像个小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随后他就从自己衣袖里掏出一张帖子,道“这是召饭帖,元章召饭3!”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也就是说,米芾终于没那么忙了,有工夫招呼大家搓饭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迅速一扫,只见这张帖子写得龙飞凤舞,有如笔下生花。可以想见,薛绍彭在写这张帖子的时候,是如何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薛绍彭还不忘提醒明远“远之,这次我还会特地带上御赐的龙凤团茶,顶顶好的密云小龙团,家中大人得了一些,我好不容易才讨了一点来,远之,千万别忘了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微笑道“好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薛绍彭却突然脸上一红,伸手挠挠头,道“远之,非是我有意疏远或者冷落,元章本就是你引荐我认识的朋友……谁知道我与他一见如故,那种感觉,就真的咱俩一生下来就是兄弟似的。所以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的笑容顿时更加灿烂“你和元章都是爱书法成痴,你俩亲如兄弟,我又有什么不痛快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你既得了密云小龙团,那届时必然要斗茶的,”明远想要炫耀他发明的斗茶“神器”,“我现在有了一件用来斗茶的宝物,‘茶百戏’绝不可能失败,万试万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真有这种好东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时候一斗,不就马上知道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激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薛绍彭最经受不得激,点头应了一声好,随即起身告辞——他还有几张帖子要送,都是送给汴京城里的朋友,斗茶、品茗、品评书画……三五至交好友一起坐在点着暖炉的屋子里,没有比这更惬意的冬季休闲活动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笑着目送薛绍彭离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心里却多少有点失落——当然不是因为薛绍彭与米芾要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俩货本来就是他撮合的,毕竟知道他们趣味相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是明远自己……却渐渐发觉自己其实有一肚子的心事,积累在心头,无人分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大概就是穿越者的宿命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知道旁人不知道的历史走向,却不能随意透露,透露了也不被理解——这让明远心头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旁观感与疏离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