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42章 千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千万贯(1 / 2)

汴京城外的山阳镇如今很是繁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熟悉这里的人多半很惊讶去岁山阳还只是一个寻常镇子,镇上的人多半在京城里讨生活。一个冬天过去,山阳镇仿佛脱胎换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镇上只有一条街,这条街道上现在到处都是店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街道几乎比得上汴京城的街道那般拥挤。每天从城中出来,到这里订货、取货、运货的人和车马络绎不绝。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镇上好多居民都翻修了自家的房院,租赁给来山阳镇上工的工匠与伙计居住。此外,他们还能以煮饭做菜,浆洗缝补之类为生。这两项收入叠在一起,生计比以前要容易不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山阳镇目前最主要的产业是与石炭相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虽说春季天气渐暖,取暖的需求不似以前那样旺盛,但是汴京城中大大小小的正店与脚店,如今都用蜂窝煤烹饪;各家香水行,都用蜂窝煤来烧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此这蜂窝煤的出货量,一点儿不比冬天时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除了山阳炭厂源源不断向外输出蜂窝煤以外,这里也同样是香料的集散地,以及煤渣的回收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另外,宫黎的玻璃作坊距离山阳镇不远,因为山阳镇交通方便,在这里特别选定店址,开了一家玻璃制品的“样品行”,不供应零售,专供大客户到这边来看样订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除了这些店面,剩下的就是各种从食店、脚店、香水行……甚至汴京城里的一家瓦子在镇子外头建了一座小型勾栏,每一旬到此演出三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山阳炭厂和军器监作坊,似乎在须臾之间就给这座平平无奇的小镇子带来了令人瞠目的变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日午后,明远从军器监的山阳作坊出来闲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带着向华,随意沿着主街走了几步,突然就与耶律浚打了一个照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向华在明远身后,也认出了对面的人就是那日在长庆楼上与明远叫板的辽国副使,“啊”的一声叫出口,但一看明远的手势,马上闭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少年人实诚得紧,也没法儿装成若无其事,只能以手捂嘴,涨红一张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也沉下了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的斡鲁朵手下在山阳镇打探不到什么,他便想着亲自过来,凭借辽国太子殿下的火眼金睛,许是能看出什么线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他再次乔装,穿戴上汉人衣冠,用软幞头遮住自己的特殊发式,对镜自照,只觉得不输于汉家儿郎的文采风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谁曾想一到山阳镇,他便马上被人认出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对明远的印象很深,毕竟那时长庆楼整间閤子里,明远的相貌最为出众,令人一见便再难忘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同样地,对方也显然记住了耶律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时两人在山阳镇的大街上不期而遇,面面相对。明远连抽出1127牌“便面”的机会都没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明远睁圆了眼望着耶律浚,然后小心翼翼地拱手,问“兄台可是……耶鲁斡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日在长庆楼,萧阿鲁带曾经用这个名字来称呼耶律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个答复正中耶律浚的下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最怕明远一见面就喝破“哎呀原来辽国副使不声不响跑这里来了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见到明远如此上道,耶律浚点点头,用流利的汉话回答“正是……按照汉人的习惯,你可以称呼我为……萧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为自己捏造了一个假名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假装信了,忙向耶律浚告知自己的姓名,然后极其热情地指指身后山阳镇的店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弟的身家产业都在这镇上。兄台既来,自当由小弟带着,在山阳镇好好游览一番。萧兄,可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刻的明远,表现得十足十是个精明而年轻的本地商人,万分热情地邀请辽国副使去看看他的各项产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事实上,耶律浚的行动就受到了明远的控制,他走到哪里都有明远陪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向华已经心领神会地偷偷溜走,去与开封府事先安排在山阳镇上的弓手打过招呼,远远地监视耶律浚与明远一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借此机会,明远带着耶律浚将自家产业逛了个遍带他去看玻璃厂产出的玻璃窗和玻璃器皿;用石炭粉和香料合成制出的“香饼”,和用来生火取暖的蜂窝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者是奢侈消费品,后者是生活必须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光看耶律浚对这两者的态度,应当便能大致看出这位辽国副使对大宋各产业的态度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对各种玩器香料明显不感兴趣,对于石炭做成的燃料也只是随便看了看,倒是对军器监那边炼焦之后出产的沥青有点好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名少年甚至伸手去盛有沥青的大缸里,捞了一指温热还未完全凝固的沥青出来,凑到鼻边闻了闻,然后露出一副“怎么这么臭”的模样,甩甩手指,想要将那些黑乎乎黏答答的东西甩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笑着回答“这是沥青!是用来修路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说着引耶律浚去看山阳镇人筑路时用的一大缸沥青,已经搅拌均匀的砂石,和用来将路面压平的磙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依靠这些东西,山阳镇已经把主要街道整修了一遍,以应付陡然增长的交通压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一见,便详细询问了沥青的制法“这种路面看起来平整而坚固,不容易被压出辙印,也不容易泡水泥泞,有利频繁交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心里顿时有几分佩服耶律浚的眼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是不能苟同耶律浚对于沥青的“想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嗯,这东西黑乎乎、油汪汪,跟石炭一个样,你们是不是像榨油一样,将石炭用力压迫,把里面藏着的炭油都榨出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这孩子的思路怎么会这么发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吧,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对一切没见识过的东西都很好奇,明远给他讲解时,也听得很认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是明远能够看出,耶律浚的态度中有种倨傲,眼神也时不时流露出些许轻视——宋人的这些生意与货物,都不是他要打探的目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明远表现得越发殷勤。耶律浚但凡有问题,他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所有的话题都在明远掌握之中,他绝不会故意扯到什么“敏感”话题上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看看明远,终于问起了明远的目的“明远,你对我如此热情,是否有所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当然有所图——就是要把你忽悠得远离山阳镇,不要再来打这里的主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耶律浚见他欲言又止,自以为猜到了“想必是想与我大辽互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