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54章 千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千万贯(1 / 2)

车马沿着南下的道路,&nbp;&nbp;渐行渐远,随着天色渐晚,他们竟又来到了一座长亭跟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轼终于有些支持不住,&nbp;&nbp;摇摇晃晃地从马背上下来,在亭中坐下。明远忙吩咐伴当取水来,喂苏轼慢慢饮下,以缓解他酒后的不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随行的马车,就泊在这座供行人休息的亭子旁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一回头,刚好看见史尚与向华也都已经下马,&nbp;&nbp;正跟在自己身后。向华无精打采地低着头,而史尚正拍着他的肩膀,似乎在低声宽慰什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心头忽然一亮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这个小伴当的想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是他才现在意识到,&nbp;&nbp;是不是太迟了一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忽听远处道路上蹄声的的,&nbp;&nbp;钉着蹄铁的马蹄急促地敲击着地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听惯了这个声音,一时感到无比欣喜,愁容尽去,笑生双靥。若是有不熟悉他的人在此,见到他这副容貌,怕是会像太白一般当场惊问“白玉谁家郎?1”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明远到底矜持了几分,只是从亭中站起身,&nbp;&nbp;站定了在原地,打定主意不能随意泄露自己的心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迎上前的却是一个小“叛徒”,原本正立在一旁独自啃着路边青草的“踏雪”,&nbp;&nbp;此刻竟一路小跑,迎上前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来人正是种建中,&nbp;&nbp;他奔驰到近前,&nbp;&nbp;翻身下马,&nbp;&nbp;大步流星地赶来,伸手扣住“踏雪”的缰绳,又抬起脸望着明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踏雪这家伙却卖好似的,伸出脖子去蹭蹭种建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恨得牙痒痒的,心想这个小没良心的踏雪,明明跟种建中相处没多时,却显然要与种建中更亲热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此刻根本不顾上其他人,他匆匆赶来,就是为了与明远说上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因此自他赶上明远一行,他的视线就再未离开过明远的双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师兄为何去而复返?”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故意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远,师兄难道不能再来送你一次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原来种建中此前确实有紧急公务在身,原本已经送到了城门口,无奈只得与贺铸一道,匆匆返回兴国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是他也是个极其精明干练的人,在军器监一年,诸事精熟,三下两下处理完了最紧急的公务,想到苏轼与明远一行有多人相送,定然走不太远,于是果断出城,果然在这里又赶上了明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口中说着“相送”,同时目光灼灼,盯着明远,似乎在说“师兄难道就不能想你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顿时涨红了脸低下头,很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却能感到一丝清淡的甜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远,此去经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的语气有些沉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啊,师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心头微沉,可还是打起精神“但是,我们两人有约定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与种建中的约定是君子之约种建中前往陕西,重转武职回归军中,将随王韶一道经营熙河,开疆拓土,剪除西夏羽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明远前往杭州,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他依旧是军器监的“顾问”,有一定的便宜行事之权,能够率领吴坚等工匠,在南方沿海之地继续研究火器,以期制造出更多可供军中使用的兵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个约定,仿佛跨越千里之遥,构筑起一道无形的联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为了种建中的人身安全,会尽一切所能,研制出威力巨大的,同时也是使用安全的武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种建中为了明远和更多人的平安喜乐,会忘记自身安危,不顾一切地冲锋在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种建中似乎并不满足于明远的这个答复,他又向前迈了半步,已经靠得很近,可以稍稍低下头俯视明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却耷拉着脑袋不看种建中,而是搜肠刮肚地找话说,终于想起了什么,抬头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师兄,前往陕西去的行李小弟都替你收拾好了,已经送到了府上,师兄临行前别忘记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伸手挠挠头,反问道“很多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个时空里路税很重,但是官员们任职期间在宋境内旅行,所带的行李却不会被征收路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算是官员的一项特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此不少官员去外地上任、卸任,都会随身携带大量货物——有些是为亲朋好友所带的礼品和必需品,也有些到了当地一转手,就可以买一笔大价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种建中这么问明远,是想知道明远是否需要他给远在京兆府的亲人捎带物品,又或是想要托他带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顿时失笑,扬起脸,指着自己的鼻尖问“师兄,你看我是不愿意交路税的人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交税是光明正大的花钱渠道,他巴不得多交点税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然后他伸手比划“大概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包裹。师兄若是轻骑上路,也可以很轻松地带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种建中便知,那肯定都是明远为他准备的路上必需品,和这次别离时送的礼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盯着明远,心头一时有无数话想要说,却又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说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亦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们这样面对面地站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