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79章 千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千万贯(1 / 2)

不多时,&nbp;&nbp;高丽使臣完成了入京朝贡的使命,从汴京返回杭州,将从杭州港上船,&nbp;&nbp;返回高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副使金世祯在望湖楼上约见明远,而高丽正使王彬却自恃身份,&nbp;&nbp;再也不来见明远这等“普通商人”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也无所谓,&nbp;&nbp;反正对高丽使臣就从没有太高的期望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见面时,&nbp;&nbp;金世祯却表现出了对明远的十二分感激——感谢明远提供的信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谈起在汴京的经历,&nbp;&nbp;提到似乎大宋君臣只对耽罗所出产的马匹感兴趣。高丽使团一旦提出,&nbp;&nbp;愿意以耽罗的马匹交换,&nbp;&nbp;执政们就很快同意了,&nbp;&nbp;并且赠予使团大批礼品,&nbp;&nbp;令使团颇感到受宠若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外表没有任何异样,&nbp;&nbp;内心却暗暗好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是他事先给王雱去信,在信上将他所了解的高丽详情尽数告知,&nbp;&nbp;并且建议宋廷以耽罗的马为主要条件,&nbp;&nbp;同意与高丽的互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王安石那边权衡利弊之后,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安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刻明远却只是恭喜金世祯,并表示了对日后“合作”的期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还另外给了金世祯一张清单,上面列明了大宋允许向高丽出口的物品清单,主要包括瓷器、玻璃器皿、丝绢布匹、香料、糖和一部分高丽需要但是本地不出产的药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清单上有列出大致价格,&nbp;&nbp;但也提示了交易时自当“随行就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金世祯对清单上的价格很是满意,这意味着高丽王室王彬这一支若能垄断与大宋的海上互市,就将赚到巨额的利差。因此,&nbp;&nbp;他对明远的周到格外感激,&nbp;&nbp;但是却提出了一项明远令很难答应的要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高丽人想要买机械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怎么,&nbp;&nbp;金副使已经去过‘海事茶馆’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假作惊讶问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声名如雷贯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金世祯文绉绉地回答“可惜上次来时错过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暗自好笑高丽使臣上次来时,&nbp;&nbp;海事茶馆还根本还没有开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是高丽使臣去了一趟海事茶馆,就看中了不久前才放在那里的机械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机械钟尚且是本国极其罕有的商品,金副使真是好眼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狠狠地拍一记马屁再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金世祯顿时脸有得色,有点飘飘然的样子,又说“一枚机械钟,我国商人愿用10匹,不,100匹耽罗马来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100匹耽罗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心想,高丽使臣还真将这机械钟看得很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不过,他很担心,高丽人一旦将机械钟买回去,回头拆开来看明白原理,就说这是高丽人先发明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想了想,坐正了笑着回答“可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下一次高丽的商队带着耽罗好马来到杭州的时候,这机械钟就应该可以批量生产了,到时候副使想要购买,自然没问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刚才那一瞬间,明远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做一体化机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完全可以将制作机械钟的作坊分开,让一批工匠专门做机械钟的钟芯,再招一批审美出色的能工巧匠,专门为这些机械钟制作各种各样美观的外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届时,机械钟的内核可以完全做成一体化的,外面用铜壳包装,不用特殊方法无法打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另外他也很有把握,这些机械钟的钟芯零件需要特殊的技巧,这种技术极难为外人所掌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除非高丽建成整个从源头开始的产业链条,否则还真的难以将机械钟仿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他便慷慨地答允可以,只要你们将承诺的耽罗马运来,我们就换给你。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金世祯显然还有些不甘,希望明远有些“商业头脑”,主动将机械钟的样本送一枚给正使王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有现在这样一个承诺,其实也不错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金世祯抱着一丝遗憾,作别明远。高丽使团随即离开了杭州——准备向大宋输出来自耽罗的好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松了一口气原本他打算找机会去北高峰下山坳里的军器监作坊看一看。但是有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他一定得等到使臣确实离开杭州港之后,才会考虑前往军器监作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好,这时他又从京兆府那里收到了不少吴坚等人需要的材料,便命人赶了一辆大车,自己骑马押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车驾从杭州城外到北高峰下山坳,需要走上大半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清早从凤凰山出发,预计抵达时天色将晚,打算在北高峰下山坳住上一夜,第二天检视过军器监作坊的进展,再与吴坚等工匠详谈过,再回杭州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往北高峰下的山路崎岖不平,有车驾在,便行得较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走着走着,明远心中突然生出异样——这种情况他似乎以前遇到过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明远勒住马缰,翻身下马,来到那辆为军器监作坊运输物资的大车后,伸手一掀车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满载着的各种物资之中,坐着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此刻正相互看着,各自都伸出一枚食指,凑在嘴上,似乎在示意对方好像被发现了,噤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片刻后,种师中与宗泽,一个接着一个地从车驾上下来,乖巧地站在明远面前。宗泽低着头不敢看明远,种师中则面带羞赧,小声小声地叫了一声“明师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伸出手指,很想指指点点一番要不是知道你俩未来都是大宋的名将,这会儿就要把你们当奸细抓起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是他看看天色,只能又把手收回去,说“罢了,你们先跟着我,去到地方之后,你们谁也不许乱跑乱动,更加不能随意触碰那里的任何东西,做得到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