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82章 千万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千万贯(1 / 2)

八月十八,&nbp;&nbp;潮神生日这天,明远与苏轼、沈括相约,一道去观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八月十七日,苏轼已经与沈括一起从杭州城出发,&nbp;&nbp;打算去钱江边上的盐官镇观夜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因有一批工匠与管事刚好自汴京赶到杭州,&nbp;&nbp;不能把人撂下不理,自己去玩乐,&nbp;&nbp;于是在杭州城里多留了一夜。十八日清晨,&nbp;&nbp;天都还未亮,明远便带了两个长随,骑快马往盐官赶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路上车马盈于道路,&nbp;&nbp;幸亏明远这次是骑了骏马出门,&nbp;&nbp;否则届时要被堵在路上“观人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骑马出门还有一个好处熊孩子们没办法跟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曾想过带种师中和宗泽去看看热闹,但一想到他俩年纪还小,在这个时空观潮又是一件有点危险的事,&nbp;&nbp;就还是作罢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时他只要与苏轼沈括对好“口供”,&nbp;&nbp;便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盐官距离杭州不近,待他骑马赶到海盐江堤附近的时候已经快要到正午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沈括安排了家丁在大道旁等候着,一见到明远过来,连忙将人迎过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见富有观潮经验的沈括已经事先在江堤高处挑选了一个好位置,并且将一辆马车泊在那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轼坐在车上,见到明远来,&nbp;&nbp;笑眯眯地递给明远一个荷叶包,明远一打开,便有扑鼻香味传出,&nbp;&nbp;只见里面包着的是几样精致从食——原来竟是海盐特色外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长堤上都是卖这个的,&nbp;&nbp;某已经试过一个,&nbp;&nbp;味道绝妙,因想着远之大清早就从城中赶来,就为你预留了一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对此感激不已,他确实饿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边吃,明远一边问起苏轼昨晚观夜潮的经历如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出人意料地,苏轼竟脸色一白,流露出几分惧色,应当是被昨晚的夜潮吓得不轻。他一面回想,一面缓缓吟诗道“万人鼓噪骇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1……”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细想那诗中之意,却对即将到来的大潮更添几分期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时,他面前的江堤上已经站满了人,不少人都携带着雨具,面露满怀期待,一起探头望向潮水即将到来的方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来哟,让一让哟!弄潮儿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吆喝声响起,吴侬口音很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回头一看,见是一群精赤着上半身的年轻儿郎,手中或持大彩旗,或举小清凉伞,又或者直接在竹竿上绑着各色绸缎,正列成几队,从堤岸上行来,穿过人群,步下江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些儿郎们大多皮肤被晒得黝黑,一个个来到江岸边,就如泥鳅般跃入水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显然他们每一个人都精熟水性,无论在水中是踩水还是泅水,他们手中的小旗或者红绸,都不曾没入水中,甚至都没有被江水打湿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原来这就是弄潮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不由得羡慕起这些儿郎的胆气与水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苏轼也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2……果然是好胆色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时沈括匆匆赶来,道“差不多了,潮要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好奇心重,便向江堤上又挤了几步过去,将苏轼与沈括留在身后的大车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沈括看看苏轼,苏轼似乎浑身打了个激灵,抱了抱双臂,道“你我这两个可以称得上是老夫的家伙,还是别去凑他们年轻小伙的热闹,就在这里观潮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沈括知道这是苏轼昨晚观夜潮留下的“后遗症”,没多说什么,点头应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却对此并不知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越过两三排人群,让自己靠近江面。他努力探头,向东北方向的江面眺望,却看不出什么异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面的人群却一阵骚动,而江面上那些高举着红旗或者小伞的“弄潮儿”们,也个个都踩着水,从江面上探出身体,如临大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听见有人在大声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却还什么都没看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终于,明远在地平线上看见了一个小小的白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钱塘潮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毕竟是亲手做过“模拟”钱塘潮试验的人,钱塘潮在他的印象里还只是玻璃匣子里一道细细的水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可是,这念头刚刚转过,远处的小小白点立即变成了一道长长的白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时,耳边如闷雷一般的潮声传来。钱塘江中的弄潮儿们显得更为紧张。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几乎只是一转念的工夫,那道远处的白线已经成为一道翻翻滚滚的水墙。巨大的潮头泛着白色的浪花横推而至,而潮头后还跟着一浪接着一浪,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潮声已响至狮吼雷鸣一般,潮水带着千军万马之势朝明远这边奔涌。钱江水宛若喷珠溅玉。瞬间明远已觉自己的面孔和衣衫前襟全都被江水溅湿了——幸亏他刚才给自己穿上了一件油纸雨衣,否则浑身上下被打湿的这副模样,应当十分狼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一转头,竟发现刚才身边还站满的人竟全部都往后退了十几步,自己现在竟是孤零零地一人,站在距离江面最近的江堤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远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似乎是苏轼的声音,正在叫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心中也泛起不安的预感,迅速回身,飞快地往高处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在这时,一道巨大的潮浪突然涌起,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明远这边径直拍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时间围观的人群同时大声呼喊,但是却比不上身后的潮声惊天动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远心中只有两个字“完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用最快速度发足狂奔,但是潮水来得要比他快很多,明远踉踉跄跄地迈出几步,就觉身后已有一道水墙,遮蔽了正午的阳光,将他整个人笼罩在阴影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我会被卷入江中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