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81章 全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全天下(1 / 2)

从明高义断断续续的叙述里,&bsp&bsp明远又多了解了一些细节。

那“史彦方”充作联络人,在这些年里不断与明高义联络,给他一些钱财供他生活,&bsp&bsp也允许他自由行动。

但是明高义每每发现,&bsp&bsp这史彦方总是刻意引导,让他远离明远所在的地方,因此才有了汴京到杭州,&bsp&bsp再由杭州到广南的反反复复。

回归京兆府,&bsp&bsp那更是不可能的。再说明高义本人也耻于回乡。

这些年里,&bsp&bsp明高义确实听说了不少关于明远的消息,&bsp&bsp知道自己的儿子如今声名鹊起。明高义老怀安慰的同时,&bsp&bsp但是不能与儿子相认,&bsp&bsp终究是心中哀伤。

刚开始时,明高义总是放浪形骸,“一醉解千愁”。后来在杭州,一次他醉后失足落水,是西湖畔一群僧人入水相救,救了他一条性命,胜造七级浮屠。从此明高义又开始混迹杭州西湖畔的各大寺庙,&bsp&bsp想要在佛法中寻求解脱。

当然,&bsp&bsp他并不是真正想要“遁入空门”,&bsp&bsp只是想要逃避自己的内心。

因此明高义就算是与佛有缘,最多也只能算是个“点头之交”。他如今只是个在家的居士,还未正式剃度,自然也未有度牒。

但这个居士的身份,&bsp&bsp已经足够帮助明远了

就在近日,&bsp&bsp那史彦方来通知,&bsp&bsp说是明远有难,需要他出面解救。明高义当即匆匆赶来京城,紧赶慢赶,终于赶得及在开封府大堂上现身,也因此顺势解除了明远身上的所有麻烦……

明高义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再也停不下来。

而他也确实十多年不曾在至亲至爱的人面前吐露真实心声了,一时说到伤心处,总是八尺男儿,明高义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明远在旁,默默地烧了水,将手巾重新用热水烫过,绞干了再递到“父亲”手边,又沏了茶,免得这位又是说话有时哭泣的,到头来会脱水。

至于明高义究竟犯了什么样的过错——他既不是舒氏娘子,也不是明远那原身,没有资格判断。

但在他看来,明高义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固然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但未必不是个好人——从他二话不说就愿意收养十二娘一事上,可见一斑。

只是到后来明高义渐渐陷入了虚荣与名利织成的陷阱里,越陷越深。虽然他最终意识到这虚荣的代价是他的人生和他全家的幸福,这时明高义已经失去了太多,无力翻盘。

当然,明高义可能是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试验方”,因此看似有了“补过”的机会。

只可惜,明高义并不知道,他膝下的独子,已经早已换上了另个灵魂,而非他自己的至亲至爱。

想到这里,明远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低声问“阿爹,当年你决定把身份让给旁人的时候,可曾想过我阿娘是怎样想的……而我,又会作何想?”

这句话,他是代舒氏娘子,代那个早已不知何所终的原身灵魂发问的。

听到这里,明高义却显得相当紧张,用明远递来的手巾胡乱抹了一把脸,问“阿舒……你阿娘是如何想的?”

看来,这一位,真正紧张和在乎的,还是曾经相濡以沫的枕边人,而不是明远这个儿子。

明远瞬间竟觉得这家伙可能还有点救。

“我阿娘……她从不知道您曾经写过那样的信。”——要求和离的信。

明远一边说一边回想但其实舒氏娘子多多少少有些预感,可能这就是夫妻之间的默契,舒氏从丈夫的表现和态度里多少意识到了些什么。

“她对您一直很关切,后来……后来我来了汴京,名义上是来投奔您的,您却一直没有再回乡,我阿娘的态度就转为无奈,再后来……就不问了。”

明高义听得呆住,片刻后,竟怔怔地掉下泪来,几乎要捶胸顿足“阿舒,是我对不住你……”

明远毫无心理负担地看着明高义又痛哭了一阵,见他忏悔得差不多了,才淡淡地问“那史彦方有没有告诉你任何后续安排,之后你该去哪里呢?”

明高义摇摇头,顺从地道“没有——那史彦方说,此后的安排,全凭远哥的吩咐。”

——这和所说的完全一致。

明远想了想,试探着问道“阿爹,如果我带你回京兆府呢?”

这一句简简单单的建议,就像一枝利箭,在一瞬间将明高义连人带座椅钉在地面上,让他久久不能说话,甚至连呼吸都停住了。

明高义先是震惊,然后狂喜“阿舒,我能再见阿舒?我们一家人能团聚?这真的……真的可以吗?”

明远还未来得及答话,明高义的狂喜已经转为恐惧“我,我如今这副模样……能见阿舒吗?阿舒会不会怪我,恨我,唾弃我……”

明远淡淡地说“若是横渠县几位舅舅见到了你,会先一起冲上前来先打你一顿。”

明高义紧张不已地听明远说起横渠岳家,过了半晌,才意识到明远有可能是在假设或者是在开玩笑。

“十四年……十四年没有归家的男人。你那几位舅父见到为父,若是只打一顿,那恐怕还是为父占了偌大的便宜……”

最终,明高义苦笑着说。

明远想了想,问“如果我同意带你回京兆府,关于过去种种,你能不能保守秘密?”

“当然能!”

明高义继续苦笑,“过去五六年,为父就是一直以‘保守秘密’为生的。日后与你们一家重新团聚,为了你们,为父自然要继续将这秘密保守下去。”

“其实为父曾经在杭州,与庙里的师父们极隐晦地说起远哥身上发生的事——庙里的师父们都说,像远哥这样的人,恐怕是天上星宿,到人间造化历练来的。”

“远哥肯照应我们一家,已经是天大的幸事。我明高义,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明远这……

他终于想起了杭州西湖边寺院里,那个紧紧盯着自己看的诗僧,不知那时是不是在辨认自己是凡人还是星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