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第一百四十三章 去!给他两耳光!和珅斩知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三章 去!给他两耳光!和珅斩知县(2 / 2)

王仲岏吓了一跳,如触电般,从地上跳起来就拍了他后脑门一巴掌“你不要命啦!小禧!”

李乾回过头望了一眼两边脸已经肿成猪头的秦禧,倒是没怎么在意。

但吕布却冷笑望着他“怎么着?你还想报复?”

“今天就告诉你,你爷爷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叫魏……”

李乾早就猜到他没憋什么好屁,魏字刚出口就抬脚踢了他小腿一下。

要是在这喊出魏忠贤来,恐怕人家当场就能联想到宫里去。

“嘿嘿~老爷~”吕布立即收声。

一旁的老太监见他这副贱样,气的牙根痒痒,恨不得扑上来咬死他。

“魏……”

秦禧咬牙切齿地盯着吕布的背影,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一旁的几人这才松了口气,急忙过来看他的伤势。

“小禧,你赶紧跟我回家。”

周夫人泪眼汪汪地望着他肿的和猴屁股似的脸,心疼地想摸又不敢摸,却是又联想到了自家儿子身上“我前两天给小磊买的伤药,你回去赶紧抹上。”

“谢谢二姑婆。”秦禧闷闷地回道。

王仲岏也叹了口气,不知该说什么,一行人往来时的路上赶回去。

……

紫微殿,政事堂。

李乾今天只是看了一场审案,也没正正经经地在庞大的京城、热闹的朱雀门大街上逛一逛。

当时是因为突发事件,现在回过神来还是有些后悔,看来以后要经常出去才行。

“大伴。”

“奴婢在。”老太监当即凑过来。

李乾半靠在榻上“那天朕想找的那个磨镜师傅呢?你找到没有。”

“找到了,找到了。”

老太监当即回道“陛下,奴婢已经知道那人在哪家商行做营生了。”

“好。”

李乾来了精神“你去把人请来,朕要让他帮忙做一个物件儿!”

“是,陛下。”老太监应了声就要往外走。

经历了最近这一档子事儿,李乾开始渐渐怀疑起老太监的脑回路来,又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不要用强!”

“你打听打听他的工钱,给朕做事儿的时候照例付给他,做得好朕还有赏。”

老太监愕然,随后哭笑不得地解释道“陛下,就算咱们不给工钱,他也肯定屁颠屁颠地过来!”

“只要给宫里磨一次玻璃,此人必然会名声大噪,以后无论是东家的工钱,还是外面的私活,都得翻个好几番!”

李乾乍一听还觉得有些离谱,可随后又有些愕然。

好像还真有这种可能。

“那你去吧。”他挥了挥手。

不得不说,老太监办事儿还是很得力的,不一会儿就把人带回来了。

而且不是一个,老太监一口气儿带了四五个回来!

“陛下,这都是京城市面上手艺最好的磨镜师傅了!”

老太监笑着道“奴婢全给您带过来了!”

李乾打量着这些磨镜师傅,看样子都是大年纪,没有一个低于四十岁,而且个个的衣着都十分鲜亮,看起来也是高收入人群。

这些师傅进来之后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就算是胆大的也不敢打量皇宫里的东西,更是不敢打量李乾,跪地就拜“小人拜见陛下。”

李乾微微点头。

望远镜嘛,就是一片目镜,一片物镜。

但这两片镜子具体哪一片是凸透镜、哪一片是凹透镜,又或者全是凸透镜,又该多么凸,多么凹,两者之间摆放的距离又该是多少……

这些知识李乾早就还给了中学物理老师。

他得让师傅多磨几幅,多试一试才能做出来。

“都起来说话。”

李乾缓步走下来,笑着道“不用紧张,朕这次来叫你们干活,工钱照付给诸位。”

“陛下……”磨镜师傅们紧张的不行,还想说什么不要工钱的话。

但李乾没给他们继续说话的机会,笑着道“你们帮朕磨几片凸透镜……就是你们平日里磨的老花镜,朕要每个镜片都不一样,有平一点的,有圆一点的。”

磨镜师傅们一听,当即松了口气。

被叫来皇宫,他们还以为是要磨出什么水晶花来呢,那活他们可干不了。

可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简单的活,当下心中的忐忑也褪去了几分,齐齐恭声道“是,陛下,小人一定尽快磨出来。”

李乾笑着道“你们先别着急。”

“朕还要你们磨几片凹透镜,也就是你们平日里卖的少花镜,也要平的和不平的。”

这几天他也把老太监派出去,又买了几幅眼镜,现在已经明白了京城中的叆叇市场是怎么回事儿。

由于原料价格、制造手艺等问题,现在卖这种东西的商家还不多,而且东西很贵,是十足的高端奢侈品。

次一等的叆叇是玻璃磨的,价格一般在十两银子以内,比较浑浊,不清晰。

而最好的叆叇则是东海水晶磨制的,价格也是三四十两银子左右,后者就比前者清晰多了。

还有老花镜、少花镜之分,单片、双片之分……

“是,陛下,也包在小人身上。”

磨镜师傅们更是心中大定,这活儿也太简单了!

当下纷纷做着保证“陛下,小人只要半个月就能磨出好几副来!”

“陛下,小人更快……”

李乾笑呵呵地点点头“好,既然如此,这几日你们就住在宫里,朕要随时看你们磨出来的镜子!”

“大伴,你给他们在前朝寻个闲置的地方先住着。”

“是,陛下。”老太监应下声。

却不料下方的磨镜师傅们欲言又止“陛下,这磨镜子一个人可不快,能否将小人们的学徒也带过来?”

“是啊陛下,还有磨镜子的水晶、木镫、小磨……”

李乾大手一挥,表示这都不是问题“都去取来就是。”

“原料水晶的钱也照付给你们!”

“小人们哪敢收陛下的钱?”

师傅们吓了一跳,齐齐摆手“能给陛下干活,那是咱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李乾的态度倒是很坚持“这天底下哪有让人白干活的?给你们就拿着!”

磨镜师傅们见皇帝陛下态度强硬,自然也不敢再和他顶,只不过抬起头来谢恩的时候眼中却是多了几分尊敬。

这年头儿衙门里随便一个捕快出去吃饭都敢不给钱,随意吃拿卡要。

但没想到入宫来给皇帝陛下干活,竟然还能落着工钱!

虽说他们中有人可能看不上那十几两银子了,可有没有工钱这是两码事儿,最起码代表着一种尊重。

“去给他们安排个好点的住处。”

李乾打发了这些人出去,又问向老太监“大伴,宫里御用监现在可还有合用的匠人?”

要造这望远镜,单有镜片也不行,还得要镜筒。

李乾现在也不奢望能做出那种能伸缩的望远镜,他只要长筒的就行了。

而这种东西就不适合交给工部的工匠做了,因为那里人多眼杂,而且李乾没什么掌控力。

但宫里自己的衙门就不一样了。

老太监迟疑了片刻,还是回道“回陛下,还是有几个可用的木匠、玉匠的。”

“有没有会鼓捣铜、铁的?”李乾皱着眉头。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望远镜,李乾还是希望能搞得稍微好一点。

木头的是不是有点太糊弄了?最起码也得是个铜的吧?

老太监急忙回道“那得去银作局找了,那里的宦官们会打造金器、银器,想来弄个铜器也不成问题。”

“好。”

李乾笑着道“叫几个手艺好的、可靠的人过来,朕有用处。”

“是,陛下。”

老太监动作很快来到了银作局,这里的宦官们一听陛下有用,当即都对那几个名额抢破了头。

要不是老太监威望够,能压住人,说不定都要争得打起来。

“老祖宗,小的能干!”

“老祖宗,让小的去吧,小的一定不在陛下那给老祖宗丢脸……”

银作局衙门里,宦官们争先恐后,有人还暗中给老太监袖子里塞银子。

老太监却没收他们的银子,冷眼打量了这些人片刻,出声点了几个人“刘大有、孙福、张广……”

被点到的人纷纷大喜,快步跑到了老太监身后。

没被点到的人面上则带着失望之色,眼巴巴地望着魏忠贤“老祖宗,以后还有没有这档子事儿?”

“是啊老祖宗,陛下不会只要这一次人吧……”

老太监都带人走到门口了,闻言却是回过头来,

“以后还有没有这事儿咱倒是不知道。”

“但要是有的人手脚还是那么不干净,和外边不清不楚的……”

他冷冷地瞧了这些人一眼,语气不是很和善“不光是轮不着什么好事儿,就连饭碗子也是有可能丢了的!”

那几个叫的最凶的宦官一下子如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声不吭起来。

其他大多宦官也目光闪烁,不敢和老太监对视。

众人向他身旁望去,果然被选中的人都是平日里比较老实的几个,心中这才有了几分明悟。

老太监冷哼一声后,这才向外匆匆而去……

紫微殿,和宦官们说话比和外面那些磨镜师傅说话还痛快的多。

李乾无论提什么要求,宦官们都满口答应下来!

“陛下,就这么一个筒子?太简单了!”

“陛下,体这现不出奴婢们的手艺来啊!要不在上面錾个花?”

“这是陛下的御用之物,肯定还得雕几条龙吧?这活就让奴婢来好了……”

宦官们的态度让李乾很满意“近些日子你们往那些磨镜师傅那跑的勤一点,镜片磨多大,筒子打多粗,你们都商量着来,朕也会经常去看你们!”

“这事儿办好了,朕有赏!”

“谢陛下!”几个宦官大喜,跪地再拜。

李乾笑眯眯地望着几个宦官离去的背影,心中对自己的望远镜更加期待起来。

当然,他也知道只凭这几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就算他们能做出来,也不会试验如何达到望远效果,不会组装。

无论如何,他都得经常往那里跑的。

……

荥阳郡,管城县。

管城作为荥阳郡的郡治所在,也是整个郡里最繁华的县城。

只不过因为灾情的原因,如今的管城却是不复昨日繁华,反而一片萧条,大街上到处都有衣衫不整、流浪讨饭的灾民。

郡守衙门里,荥阳郡守颜杲卿、管城知县王永平正与当地一干士绅欢送和珅和大人。

“和大人为荥阳百姓带来了一线生机!下官替荥阳的灾民,谢过和大人的恩德!”

颜杲卿目中含着泪,向和珅躬身行了一礼。

众多乡绅、官员也心悦诚服地向和珅躬身行礼,脸上满是真诚,再也不见往日里逢迎钦差的那种虚伪笑容。

“哈哈,都起来,都起来……”

和珅还有片刻的手足无措,但很快反应过来,笑着托起了颜杲卿的胳膊“本官只不过做了些微末,正是有颜郡守这样的父母官,在加上父老乡亲们的配合,才有如今之局面……”

“再说了,大堤的事儿八字也还没一撇……”

众多官员,乡绅却是不听他解释,尤其是颜杲卿,抓着和大人的胳膊就是不放,虎目含泪地望着他“和大人这借粮修堤之策,当真不知救了我荥阳多少百姓的性命!”

“下官这几日心忧灾民,夙夜难寐,但当日一听到高山县传来的和大人此策,当晚就睡了个好觉。”

和珅的胖脸都快笑僵了,正考虑着该怎么回这颜杲卿。

别说是他和珅了,就算是个普通的钦差到了地方上,当地郡县长官也都得在境内迎接的。

可他和珅到高山县的那天,这郡守颜杲卿竟然连面都没露。

当然,和珅也能理解他,毕竟北边还有个武陟县,那里也是荥阳郡的治下。

去了南岸,就得得罪严嵩,去了北岸,就得得罪他和珅,怎么做都是错。

还不如哪边都不去,这样还显得重视工作,更有气节一些。

而颜杲卿就是这么做的,他派人向两位钦差送了信儿,管城的灾情眼中,实在走不开,改日再向两位钦差赔罪。

和珅对他的选择还是很肯定的,还像拉拢拉拢这个机灵的郡守。

“颜郡守。”

和珅笑眯眯地道“本官来荥阳,就是为了赈灾修堤,此事乃职责在内,又何容退却?倒是颜郡守才是朝廷的实干之才啊!”

颜杲卿却摇了摇头,抹了把眼泪,感慨着道“从前下官也这样自诩,但如今见识到了和大人这样的能臣,下官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从前多有传闻,说和大人是什么京城巨贪,尸位素餐!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流言,都是无稽之谈!”

颜杲卿面上还有几分愤懑“也不知和大人这样的能臣得罪了什么人,竟被他们诋毁成那样!”

“若不是今日亲眼见了和大人,下官也要被流言骗过去了!”

和珅笑脸一僵,下面的众多乡绅、官员也是大汗。

当着人家和大人的面,这种话是能说的吗?

王永平满头大汗,急忙陪着笑替上司解释道“和大人,我们颜郡守的性子就是有点直率,您别放在心上……”

颜杲卿却不满地推开他“希年?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别放在心上?”

“本官这是有感而发,和大人乃是清官能臣,又如何说不得了!本官不仅要现在说,以后还要与同年们、同乡们说!”

和珅望着颜杲卿这样,也是哈哈一笑。

他倒是看出来了,这人大概是真的直,那天不去高山县、武陟县迎接也应该是这家伙的本来想法,而不是什么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颜郡守说的对!”

和珅一脸感慨地道“本官就是深为流言所害啊!”

见和珅都这么表现,一种官员、乡绅都看出来他没生气,这才纷纷开始笑着圆场。

“人心不古啊,连和大人这样的能臣都被流言所害!”

“是啊,也不知是什么用心险恶之人,竟然散播出这种空穴来风的流言中伤和大人……”

乡绅官员们的话倒也不全是吹捧,还是有几分真心的。

自从和珅到了管城,别人送的财物、珍宝一概不收,都是让他们去出钱出粮,修大堤。

无论是拉帮结伙地去,还是单人私下去送钱,都吃了闭门羹。

而且这次朝廷剥下来的赈灾粮也没少几分,和大人更是叮嘱下面不能缺斤少两,一定要多开设粥厂,不能饿死一个灾民!

无论这位和大人之前的名声如何,最起码这次管城县上下的乡绅、官员们对他的尊敬倒是真心的。

和珅笑眯眯地一边和乡绅们谈笑,一边再次提出告辞。

若是那场陛辞之前,和珅说不定还不怎么在乎名声,钱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可现在有了皇帝陛下的许诺,他也开始注重这方面了。

毕竟若是名声太坏,引得那些御史们群起攻讦,就算是皇帝陛下要保他,也得考虑考虑的。

“和大人高风亮节,咱们也不多留了!只能助和大人一路顺风!”

“和大人一定要经常回来巡视啊!咱们管城县大堤可离不开您……”

众多乡绅、官员一路送到城外,这才恋恋不舍地望着和大人的马车和护卫的兵丁远去。

“老爷,咱们这就去中牟了?”

刘全倚在车前,闷闷地望着车里的老爷。

对自家老爷近来的行为,刘大管家不是很能理解。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还是要表现盲目支持的。

和珅正在车厢里,望着窗外蒙面细雨失神,听了刘全的话这才回过神来。

“直接去中牟。”

和大人眯着眼睛,盘算着砍了中牟知县之后,对荥阳、对京城的影响……

7017k

</p>

<crpt>;</cr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