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汉末之风起并州> 第八十一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 / 2)

袁术凭袁氏四世三公之威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振臂一呼,从者云集。更带甲十万,雄视天下。

当是时,天下皆以袁术为最强诸侯,将横扫群雄,代汉而立。袁术自己也深信代汉者当涂高的春秋谶语。

可是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袁术竟然不修法度,以劫掠为资,导致丧失民心。更奢资无厌,纵情享受。

而此时张瑞却在关西艰苦拼搏,颁布最严禁酒令,积蓄粮食,重建长安,安抚百姓,扫荡强梁,开拓领地。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发挥的淋漓尽致。

如今张瑞顺天应时,承天下之望,一统山河,挥师三十万南下。

一直纵情享受,不恤民心,不积粮秣,令军人以河螺、蒲赢为食的袁术,凭什么不陷于险境?

这种形势,能拼死一搏,扭转形势,都是天幸。

十月二十七日,袁术布置好淮河一线防御,正式率军从寿春出征合肥。

出征这个词,完全是因为袁术过度紧张才导致的。

事实上,合肥与寿春距离只有百余里,中间只隔了一个承德县。

十万大军旌旗战鼓遥遥相望,绵延数十里。从这规模宏大的行军阵列便能知晓,这完全是一次在自家门口的防御作战。前军踏过合肥边境,后军才刚刚离开寿春,抵达承德。说出征着实有些夸张了。

正率领三万关西最精锐大军围攻合肥的张辽,很快便从斥候那里得知了袁术亲率十万大军前来进攻的消息。

右骁卫大军文武将校齐聚一堂,荀攸作为参军,为众人详细介绍军情,说道“袁术一改消极怠战之态,从寿春出兵,正迅速南下,明显意图增援合肥。我军若继续攻城,将陷于敌军夹击之中,腹背受敌。”

右骁卫将军徐晃问道“袁术大军规模如何?”

“人数尚不能确定,斥候回报袁军旌旗无数,连绵不绝。因此推算,人数或为我军数倍。”

面对数倍敌军的战事,关西大军不是没有打过。但关键是如今大军身处敌军腹地,若稍有差池便是全军覆灭的结局。所以众人才如此谨慎。

徐晃问道“吾等是否先深沟固垒,做好防御?”

徐晃倒不是怯战,而是右骁卫大军已经打出了非常大的功绩,一路高歌猛进,将九江防御搅的天翻地覆。不但切断了扬州援军,还将寿春守军引出了城池。

关西三十万大军,没有哪一路是一群庸才。此时只要己等深沟固垒,立于不败之地。左武卫、左翊卫等精锐禁军很快就会突破淮河防线,二十万大军云集南下,能以泰山压顶之势,灭亡袁术。

先胜后战,是徐晃特别推崇的军事理论。

但张辽起身,语气振奋,说道“不,吾等向前。袁术此时必然也是这种想法,以为吾等会深沟固垒,死守营地。定不能料到吾等身处险地,却敢发起猛攻。此战攻敌不备,必奏以奇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